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格的保护和精神神赔偿的确立具有特殊的意义,作才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三个方面阐述依实际有效性,通过立法确认受害人依刑事附带民事程序取得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2.
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对精神损害赔偿额的认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界对于精神损害的补偿功能、抚慰功能似无疑问,但惩罚功能仍有异议.《民法典》对惩罚性赔偿规则的扩充体现了私法对于惩罚功能的现实需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惩罚功能便于弥补公法和私法惩罚性赔偿规则之间的空缺,同时有利于应对社会恶性侵权事件,制裁并惩罚加害人,保护人身权益.  相似文献   

3.
产品缺陷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有其重要的价值.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一方面立法存在严重的不足,这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十分不利.因此,应完善我国产品质量法,在立法上对我国产品缺陷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适用条件和数额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是目前法学理论界、司法界共同关心的热点.本文阐述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以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和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加害人因其侵权行为引起受害人精神利益损害而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其实质是用物质替代补偿精神利益。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即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实施了侵权行为且造成了损害事实和后果,侵权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精神损害赔偿应贯彻抚慰为主,补偿为辅,法官自由酌量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权运动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案例中涉及到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而我国法学界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致使长期以来,我国民事法律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规定得过于狭窄,不足以维护人身权利;对赔偿的数额标准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本文着重探讨了精神损害赔偿在适用范围和数额确定上的立法缺陷,并就这两个问题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法律实践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越显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建立起适应时代步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并针对我国的现状,借鉴国外的法律制度,制定出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的主体,以及通过各种依据和原则来明确赔偿的数额等相关条款,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8.
2010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及第47条分别规定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和恶意产品责任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这是我国民事基本法律首次对两制度的明确规定,是我国立法上的重要进步.但同时,因为两种制度在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及制度功能等方面多有交叉和重叠之处,在实际同时运用时会带来困惑,但《侵权责任法》及我国此前的相关法律或司法解释中对此均无明晰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标志着法律更加深入地保障公民的权益,随后多部法律相继出台,更是逐步完善了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内容。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该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赔偿范围具有局限性;法律没有规定具体明确的赔偿标准;司法实践中自由裁量性过大等,都急需解决。文章从研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出发,分析该制度的含义和范围,并就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精神对于人的生活越来越重要,面对精神遭受的伤害,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是救济无过错配偶一方权益的重要方法,是现代法律人性色彩的集中体现,也是各国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仍存在严重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本文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依据、适用范围、主体等问题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1.
精神损害是随着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确立而为人所常提及的概念,各国立法和判例对此称呼不一。损害的客体是什么,与财产损害有何区别,其具体内涵如何,本身有何特点,作在梳理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认为精神损害不只是侵权行为下才会发生,于合同不履行时也照样可能存在,宜将精神损害区分为“事实上精神损害”和“法律上精神损害”,以更好地理解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规定,并根据现实的需要完善这方面的立法。最后得出结论,“精神损害是一切非财产利益上的不利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将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性质确定为侵权责任。医疗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为“五要件”,其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就其义务主体部分来说是替代责任,如何解决医疗事故民事赔偿是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医疗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应当公正公平地维护医患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本对我国环境问题中不公正现象难以解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注重揭示导致这些不公正现象的法制方面的因素,并相应提出了顺利解决这些不公正现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于中国留学生在留学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严重的缺失,社会对于留学生的重视往往放在海归人才上,而忽视了准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大学应面向社会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为众多准留学生及其父母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交通肇事是一种常见犯罪,刑法将交通肇事罪划分为三个量刑档次,这种立法上的粗糙导致了刑法理论界的长期争论和困惑."逃逸"和"选逸致人死亡"应当以肇事者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是交通肇事罪的后果加重情节.研究交通肇事罪有其重大现实意义,而完善立法则是减少交通肇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工伤赔偿是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最具实践性的问题之一。工伤保险制度是对劳动者或其供养家 属在发生工伤后给予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的制度。但由于用人单位不履行为劳动者参保的法定义务,使劳动者丧 失社会保障。工伤赔偿案件是对劳动者这种权利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实效性问题,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选好切入点,突出内化环节,教育行为要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焦虑恐惧、自信心不足、缺乏冒险精神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英语学习动机不端正、缺乏毅力、性格内向、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远大理想等。应从认识学习重要性、培养毅力、树立信心等方面入手,减少学习压力,真正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9.
论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学样心理辅导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两在理论依据、内容、方法等方面又有所不同,所以,心理辅导应作为“心育”,与德、智、体诸育并立。  相似文献   

20.
双语教育相关议题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双语教育的目的,另一类是关于双语教育的实践。这两个方面彼此紧密联系,前者为后者创造环境和条件,并通过后者得以实现。本文将以中国的双语教育为大背景,首先简要讨论两个与双语教育的目的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四个与双语教育的实践相关的问题,即双语教育开始的年龄、双语教育类型的选择、教师与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