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维康 《东南传播》2013,(12):63-65
在都市类报纸繁荣发展之时,同质化现象却越来越严重,怎样能在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报纸的独特个性的版面设计就成为了竞争的重点和核心.都市类报纸运用灵活的版面设计,独具特色的版面风格,牢牢地锁住了读者的眼球.本文通过对报纸版面风格的演变、版面设计对视觉传播效果的作用以及都市类报纸版面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来说明版面风格特色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和所起的作用,并了解当代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日后都市类报纸版面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潘宁 《传媒观察》2008,(4):40-41
走“平民化”路线是指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经济新闻报道“平民化”,就是要求,经济新闻报道能及时反映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并能以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报道。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闻报道平民化,就是要求经济新闻报道能及时反映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并能以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报道。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走平民化路线,是由受众定位、市民属性、市场策略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王少南 《东南传播》2010,(10):152-154
武汉的都市类报业市场竞争激烈,五份都市类报纸为了更为长远的发展,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之上,不断的进行版面构成的调整。在经历了2009年的大规模改版之后,武汉各家都市类报纸在版面构成上虽有差异,但是相似性依然很大,未来发展的空间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岳萍 《新闻导刊》2007,(2):11-13
最近十年,我国的都市类报纸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回首这十年,如果在都市类报纸的业内选择一个热门流行词,大约莫过于"可读性"。可读性几乎成为都市类报纸衡量稿件、衡量版面、衡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闻总是容易给读者过于深奥、枯燥和乏味的印象,然而,当都市类报纸发展到快读时代、娱乐化写作时代,经济新闻也顺应潮流,放下了晦涩难懂、高深莫测的架子。以更加亲民、更加明白晓畅的方式去“深度浅作”,以完全平民化的视角、简洁有力的述说,与读者共同感知生活的阴晴冷热。本文以《三峡商报》为例,就经济新闻中写作中的“深度浅作”的发展趋势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报道方向,平民化报道是都市类报纸编辑记者都应积极贯彻的,但平民化报道也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努力避免煽情、琐碎等以平民化为幌子的过度平民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马川 《新闻知识》2003,(6):48-49
社会新闻主打还是经济新闻主打? 大约从1996年开始,全国出现了“都市报热”。都市类报纸的迅速发展很快取代了晚报类报纸的垄断地位。都市类  相似文献   

9.
黄顺 《新闻世界》2008,(11):22-23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叶都市类报纸诞生以来,它以平民化视角和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市民提供了有都市特色的各类新闻信息,其中以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生活资讯为主,较好地满足了受众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进步、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多种思维的碰撞,人们的信息需求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提高生活类报纸的可读性,一定要重视版面质量,版面的设计直接体现编辑的水平和报纸的品质。如今对报纸的版面,也无不用比较"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和评判。所以我们说一张好报纸,一定是"好版面"与"好文章"的完美结合,必定有很强的贴近性与可读性。浏览国内一些成功的都市类报纸的版面,我们发现这些"好版面"既有亲近读者的"外秀",更有贴近读者的"内美"。笔者认为,生活类报纸版面的可读性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群众办报理念的指导下,特别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受都市类报纸崛起的影响与启发,许多党报在坚持做好时政报道的同时,开始尝试做贴近普通百姓的新闻及版面.那时普遍开设的是"读者来信""读者之声"类的版面,针对普通读者,直接传递他们的声音,兼有贴近性及互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当时尚作为现代都市的某种表达与某种精神存在时,一张都市类报纸中的时尚版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时尚版是介于传统的新闻版和综合性副刊之间的特色版面。在内容上,它可以涉及科技、家庭、旅游、消费等方面,又可以吃、穿、住、行、玩等为主题,同时,还能提供某些领域的新动向。都市类报纸中的时尚版面,正是为消费能力极强的白领女性群体提供指导性、服务性以及实用性的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13.
<正>在网络无孔不入的时代,有人说报纸将会消亡,尽管这已经被业内证明是一个伪命题,但是这一说法还是引起了纸媒从业人员的恐慌。在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们挖空心思,努力让自己的报纸吸引更多的受众。地市级的都市类报纸要想吸引读者,除了本土新闻版面要做好,网络版面同样很重要。那么在网络信息海量的情况下,地市级都市类报纸的网络版面如何突围,抓住读者的眼球呢?  相似文献   

14.
赵婷 《新闻爱好者》2011,(23):89-90
版面是报纸的窗户。报纸的版面设计质量是报纸能否引起读者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越来越突出图像艺术、重视设计的潮流下,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的版面设计个性化、艺术化,被不断强化。本文重点研究了都市报版面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实现报纸版面差异化、个性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媒体在“取悦”受众方面的你争我夺,随着“媒体经济”就是“眼球经济”理念的走红,如何吸引眼球成了媒体最头痛也最上心的事。于是诸多都市类报纸(包括晚报、晨报、快报等)开设了《视点》、《深读》、《重磅阅读》之类的透视性、纵深式报道版面。  相似文献   

16.
都市类报纸是目前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报纸群落,但是全球范围内媒介集团的扩张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都市类报纸发展遇到了挑战。媒介地理学作为从媒介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延伸出来的新型学科,以新颖的角度来观照媒介塑造的世界。作者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来看中国都市类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并对都市类报纸如何充分利用地方地理资源取得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丹 《今传媒》2014,(1):65-66
都市类报纸是目前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报纸群落,但是全球范围内媒介集团的扩张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都市类报纸发展遇到了挑战。媒介地理学作为从媒介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延伸出来的新型学科,以新颖的角度来观照媒介塑造的世界。作者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来看中国都市类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并对都市类报纸如何充分利用地方地理资源取得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的宗旨就是关注普通民众、贴近百姓生活,以老百姓为核心"受众",确立"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作为现代媒体,确立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是顺应历史的潮流,也是自觉遵守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本文从民生新闻的主体、内容、语言等方面,阐释当代媒体如何确立民生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  相似文献   

19.
徐虹 《传媒》2003,(1):34-35
在报纸市场化进程中,文化类新闻越来越成为报纸竞争的一个相当关键的部分。随着报纸的普遍的扩版,有关文化和时尚的版面获得了大规模的扩充。一些报纸以都市时尚或文化新闻作为报纸的重要特色。如《北京娱乐信报》是一张都市类的日报,但其标榜娱乐新闻特色的企图,无疑是它的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20.
翻开国内都市类报纸,经济版均以证券类、产经类的新闻居多,而消费类新闻大多揉杂于普通新闻版,显得很"低调"。从笔者就职的温州都市报看,近几年来,报纸每周会安排证券新闻5个版,消费新闻每周仅安排2个版,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还被缩减,每年近百个版消费新闻,最终见报的只有80个左右。那么,都市类报纸为何要"低调"对待消费新闻呢?实际上,从目前不少都市类报纸操作消费类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