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与京剧之间,有过一段曲折的渊源.他对京剧经历了从不喜欢到逐渐热爱的转变过程.这在他所写的<谈梅兰芳>、<访梅兰芳>、<再访梅兰芳>、<梅兰芳不朽>等文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而在认同的背后,则是京剧的魅力、艺术的融通、艺术观念的契合,以及梅兰芳先生人格的感动.这一过程典型地凸现出中国现代文人对京剧艺术观念的转变,意味隽永.  相似文献   

2.
<又见梅兰芳>是中央电视台2004年推出的1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它全景式地呈现了关于梅兰芳的历史记忆,从影像修辞和精神实质上做到了对"美"和"幻想"的共同诠释,为文献纪录片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创作范本.  相似文献   

3.
范志熙(1815~1889),字月槎,清武昌县神山乡神四里人,木犀香馆主人.父字碧岭(1775~1838),龆龄时四子五经书已成诵,但科场不得志,元配张氏,继配王氏,生四男一女,志熙为其次子,王氏出.志熙道光二十九年(1849)副贡,咸丰十一年(1861)顺天举人,后两以回避不与会试.授国子监助教,俸满,同治三年(1864)至六年(1867)任江苏扬州府河务同知,又调补淮北监掣同知,累功保擢江苏候补道,加三品衔.能诗文,同光间以诗名.现存著作有:<范月槎诗文稿>不分卷,有稿本十九册,又有抄本一册;<退思存稿>五种八卷,子目为:<退思诗存>四卷、<退思文存>一卷、<仕隐图题词>一卷、<木犀香馆诗草>一卷、<都门唱和诗>一卷,有清光绪十四年(1888)木犀香馆刻本.因仕宦偃蹇不得志,尝作<仕隐图>以见意.娶胡氏,生德勖、德镕、德权、德培四子.  相似文献   

4.
随着陈凯歌新片<梅兰芳>的上映,位居"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对许多人来说,梅兰芳是中国京剧界当之无愧的大师.同时,除了舞台表演之外,他的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绘画以及收藏方面的造诣,让他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京剧领域.  相似文献   

5.
"新闻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我不记得什么人这样说过,拿它来形容今年的图书零售业倒是十分恰当.八月间<中华读书报>与<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山西省介休市新华书店向看书的读者收"看书费",每小时一元.九月初,<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报道北京中关村国营与民营两大书店的"折扣战"拉开序幕,书业界忧虑,读者高兴,引发许多评说.紧接着<中国新闻出版报>对久负盛名的王府井外文书店的"变脸",部分店面受到金银珠宝的挤压有一组文字,既报道又评论,跟着又有<北京图书节名社新书五折卖>(见<中华读书报>).如此种种,可以归结到一句话:图书销售走向市场经济这一回是真格的了.  相似文献   

6.
于丹又一次创造了书市神话!她在签售<于丹〈庄子〉心得>一书时,一口气签了10个小时,一共签掉了15060本.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04,(29):10-12
你看你看译名的脸 好的电影译名总能让人过目难忘,唤起观众强烈的观赏欲.大概在十多年前我读到大作家纳博科夫的惊世之作<洛丽塔>,几年后又看到根据这部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电影是台湾人的译名,叫<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个译名可以说令人喜出望外,它远比<洛丽塔>(Lolita)的原名要传神得多.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拿来主义>,开篇谈及当时的"送去主义"时,说:"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1]云云.对于梅兰芳先生的博士学位问题,即梅兰芳先生荣获名誉博士学位的具体原由,在鲁迅研究资料中均没有详尽的交代,从鲁迅研究的角度也许没有必要,但作为一则史实,从知人论世角度出发,有必要弄清楚.  相似文献   

9.
1994年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成立伊始,便成功地推出了世界著名的<米老鼠>卡通杂志中文版.10年间,<米老鼠>迅速成长,知名度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少年儿童最喜欢的杂志之一.2001年,第13期<米老鼠>的发行量首次突破了20万,次年又突破了30万大关,2003年销量已达40万,稳坐中国卡通杂志第一把交椅.随后,童趣公司又推出了中英文双语画刊<小熊维尼>,以及专门面向女孩的<小公主>和<魔力W.i.t.c.h.>.而这只是丹麦艾阁蒙出版公司在是世界范围内成功推广<米老鼠>杂志的举措之一.1948年9月,随着米老鼠的巨大成功,迪斯尼公司积极和丹麦的艾阁蒙公司合作,由后者出版了第一本<米老鼠>杂志.诞生之初,艾阁蒙每小时能卖出83本<米老鼠>,到了1998年,每小时能卖出15000本,也就是每秒钟卖出4本!到2004年为止,全世界有2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米老鼠>杂志,包括德国、英国、瑞典、挪威、以色列、泰国和中国等,其足迹遍布全球.  相似文献   

10.
当北京的高温又成了媒体的热议话题时,我静下心来看了两部纪录片--<西湖>和<大三峡>. <西湖>是浙江广电集团创作的,我收到此片颇为偶然:在浙江人民广播电台<阳光行动>的研讨会上,浙江广电的总编辑程蔚东送我的.  相似文献   

11.
让理论宣传可亲耐看 李瑞英 <光明日报>在宣传和学习<七个"怎么看">中,努力贯彻落实中宣部的宣传部署,积极拓展宣传空间,同时要求全社职工首先认真学习. 一、积极宣传<七个"怎么看">,引导干部群众关心现实,重大理论问题. <光明日报>从2010年7月1日起,连续刊发"七个怎么看"系列长篇文章:<携手同行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招工难"引发的思考--怎么看就业难>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刊物问世已经近40年了.从产品形态看,<复印报刊资料>既能提供一次文献,又具有二次文献的检索功能.由于具有这一特殊性,<复印报刊资料>成了我国社会科学各学科包括情报学理论研究人员重要参考和研究的文献.自从我进入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起,<复印报刊资料>就一直是我获取学术信息的朋友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对象.当然,作为社会科学情报学研究人员,我更感兴趣的还是<复印报刊资料>的派生产品--<报刊资料索引>.  相似文献   

13.
<尚贤堂(新学)月报>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创办的一份期刊,戊戌变法时期主要发行于北京地区.由于丁韪良曾代理主编过<华北月报>,<尚贤堂(新学)月报>又出版于李佳白主办的"尚贤堂"内,故通常将<尚贤堂(新学)月报>看做<华北月报>的续刊,同时作为"尚贤堂"的机关刊物.本文从丁韪良的传教思想及各报刊著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尚贤堂(新学)月报>与<华北月报>并无承继的关系,也并非"尚贤堂"的直属刊物.最后对<尚>的创办原因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张骥良  陈建华 《传媒》2005,(3):50-52
采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人生热线>节目主持人苏京平,第一个感觉就是他这条热线的确是够热的.在进行采访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十多次被热线铃声打断,只得一次又一次关机和开机.  相似文献   

15.
一、提出"大散文"观念.开创散文新时代 从笔者的生命年龄说要比<美文>大多了,从笔者的写作时间看也比<美文>长一些,但可以说与<美文>一块成长,是因为笔者的散文及报告文学写作几乎是与<美文>一块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美的攀登     
2003年,在"上海书展"现场,第一次评选"最美的书".当时,本人也忝列评委之一.这年评出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后来送到莱比锡,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的殊荣.  相似文献   

17.
<编辑之友>创办较早,是出版界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刊物.每期的<编辑之友>我都浏览一遍,好文章我还反复阅读.从总体上看,<编辑之友>的优势和特征还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一期争议极大的节目,该节目报道的是北大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经济半小时>栏目的主播在节目中说,身为三级甲等医院的北大医院非法行医,草菅人命.节目播出后,北大医院的反应极为激烈,卫生部的官员在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委婉地批评<经济半小时>栏目存在主观倾向,缺乏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  相似文献   

19.
五一节晚上.到人民大会堂看了一场音乐会,是朋友送的票.音乐会的主题是"我的祖国",名称是"中国歌坛著名歌唱家成名作原人原声大型交响演唱会".老实说,拿到票时.只是想和家人稍微放松一下,但没有想到演出效果有这么好.黄华丽唱<我的祖国>,聂建华唱<怀念战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卞小贞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刘秉义唱<我和我的祖国>,德德玛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耿莲凤唱<祖国一片新面貌>,尤泓斐唱<卖花姑娘>,杨洪基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李光羲唱<祝酒歌>,几乎每一支歌从开唱就有观众发自内心的热烈的掌声相伴随,观众时而把掌声汇集成同一个节奏为台上的歌唱打节拍,时而又屏住呼吸静静地欣赏.看到德德玛拖着病躯真情演唱时,我几乎感动得要流出眼泪.  相似文献   

20.
祝尚书先生所著<宋人总集叙录>一书正文部分共考证了约八十部现存宋人的总集,附录一<散佚宋人总集考>中又考证了多部宋代已经散佚的总集.本文在<叙录>之外,又补充考证了十多部<叙录>未收的宋人总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