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考的时间越近,许多同学的心情难免越急,想着有好多概念没懂,多少题目不会,多少方法不熟,焦虑之情也就不自觉地涌上心头。然而,急躁是无济于事的,不如顺其自然,以一颗平  相似文献   

2.
张锋 《湖北教育》2003,(7):20-20
读了刘沛生先生的《语文究竟应该干什么》(载《湖北教育》2003.1)一文,有些话不吐不快。首先,该文试图通过“做人”的涵义剥离出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路向有可取之处,但其结论——“不同的回答”——所指何物,让人不甚了了。仅凭“做社会主义的人”,推定的我国母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人才竞争的异常激烈,还在中小学阶段就有越来越多望子成龙的家长通过请家教、报补习班等形式为孩子大量“加餐“,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更是给学生延点,或双休日补课。这一系列做法给学生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更与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法律法规以及“减负”的规定是相违背的,那么——。  相似文献   

4.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六大改变之一,其中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备受教师的青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时时注意以研究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还尝试了一次专题研究性学习课作业。一、作业的构思——金蝉脱壳在教学高一《经济生活》新教材  相似文献   

5.
公开课上,某教师教学新词“孑孓”时解释,“孑孓就是蚊子的幼虫”,一带而过。而学生似乎意犹未尽,有个男生悄声嘀咕:“我看到过孑孓,他是蚊子的宝宝,我家门前的池塘里就有,身上还长了毛呢……”我当时就想,对于“孑孓”这一特殊的词语,该怎样教学才能把学生“喂饱”呢?  相似文献   

6.
《父母必读》2009,(7):148-149
当我们有非常焦虑、紧张的情绪,或者在工作中总有“不完美感”的时候,就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自己满意为止,以此来减轻焦虑并给自己一个“完美”的交代。  相似文献   

7.
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并且摆到了相当突出的位置。到底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应当怎样认识?这里登几篇章和实例,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世人皆知的一句俗语。也是人们所认为的真理,可我从细微的生活中,却领悟到了竹篮打水不一定空。何来此谈。这得从目前偶尔所得而议。  相似文献   

9.
也谈心结     
刘丹 《父母必读》2012,(9):124-125
未完成并不等于完全消失。那些心结会系住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由,使人无法全心全意地投入,经常让人在照顾过去和发展未来中矛盾地挣扎。  相似文献   

10.
“尊重学生”,成为当今教育者的基本共识。但是落实到实践层面,落实到操作细节,却与认识有着相当的差距。尊重学生的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可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也谈“教师角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文汇》杂志2005年第1期刊载了一篇题为《教师的“角色”》的署名文章。其中谈到,教师要“像母亲那般慈爱”,“像父亲那样严格”,“像哥哥姐姐那样亲切”,“像朋友那样平等”,“像奶奶那样耐心”,似都不无道理。这道理无非是教师既要关爱、亲切、耐心,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还得平等地对待学生。然而,这些都是比喻,而不是对“教师角色”问题的回答;好在同期杂志还有一篇文章,题为《老师,好好上课》。说起那篇文章的缘起,倒也有趣:有一位老师开始上课时,说了一句“同学们,好好学习”,想不到学生们随即齐声说:“老师,好好上课”。学生如此一…  相似文献   

12.
子瑜 《教育文汇》2014,(20):21-21
一次观摩一所学校“教学小创意”活动,很多老师都说自己怎样在“课前3分钟”上想点子,如何在课前3分钟让学生入静啦,组织课前3分钟演讲啦,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才艺展示啦……在另一所学校管理研讨会上,该校各处室负责人发言时的主题也是如何利用好课前3分钟。德育主任说的是开发课前3分钟“人静课程”,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进人安静状态;教务主任说的是课前3分钟开展经典诵读,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团委书记打算利用课前3分钟开展演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口才。  相似文献   

13.
也谈“智慧型教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教师的“新型号”实在不少,除了经常谈论的“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以外,在《江西教育科研》杂志2004年第1-2期合刊上,又出现了一个更新的型号,叫做“智慧型教师”。何谓“智慧型教师”?尽管作者说得头头是道,只是其中所谈的道理,所作的规定性,对于为数众多的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看来看去,还是捉摸不定。单是“智慧”这个关键词的解释,就犹如雾里观花。至于在什么前提下实现从“知识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转变,教师“转型”的那种前提是否存在,是否可能存在,那就更不知说了些什么和该说些什么。这倒未必是作…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关乎学生的语文素养,关乎语文教育的发展.有关语文教师素养问题的阐述很多,但感觉只是大而空泛的理论共识,缺少点具体的操作性.笔者结合自己近30年做语文教师的切身体会,从爱语文、爱阅读、爱专业期刊和文学期刊、爱写作和爱杂学五个方面,阐释了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必需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关乎学生的语文素养,关乎语文教育的发展。有关语文教师素养问题的阐述很多,但感觉只是大而空泛的理论共识,缺少点具体的操作性。笔者结合自己近30年做语文教师的切身体会,从爱语文、爱阅读、爱专业期刊和文学期刊、爱写作和爱杂学五个方面,阐释了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必需途径。  相似文献   

16.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科其所不睹,恐慎科其所不闻。莫见手隐,莫显手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看过一则报道:有一年端午节市场上惊现"天价粽子",1000元只能买6只;有些网站上销售的粽子礼盒,价格更是高达3398元。这与曾经的"天价月饼"一样,粽子与月饼充其量只是配角和点缀,让它们成为"天价"的,是那些随之搭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些论者对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批评,分析了韩愈在该句中所使用的“道”、“传道”以及由此构成的“师道”,认为人们的批评在逻辑上是错误的,没有准确地把握韩愈的原意。然后本文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对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当前教师教师和教师专业化主张中明显忽视“师道”的问题表示了担忧。  相似文献   

19.
英语由于其重要性一直在国际社会备受关注,然而“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在中国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阐述,对两者的不同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应如何对待这一现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