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贾艳丽 《寻根》2008,(4):36-40
“送羊”习俗 河南省汤阴县及周边安阳、林州等县市,自古就有“送羊”习俗。每年夏季麦收刚过,出嫁过的姑娘便会带着礼物回娘家瞧娘,当地有句俗语,叫“割罢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瞧娘不为瞧娘,为着跟娘去要羊”。一进农历六月,家里有外孙(甥)的村民便开始蒸“羊”送“羊”了.  相似文献   

2.
马洪文 《世界文化》2014,(12):44-46
<正>一处活生生的金矿遗存我们从黄金海岸飞往墨尔本,参观疏芬山金矿遗址。这座古老的矿山坐落在墨尔本西北112公里处的巴拉瑞特小镇。19世纪50年代在布宁永和贫穷角发现了金矿,小镇沸腾了,不久便涌进4万余名淘金客。从遥远的中国,一万多名农民揣着黄金梦,也不远万里来此地闯荡江湖。美国西部不是有个"旧金山"嘛,疏芬山便成了鼎鼎大名的"新  相似文献   

3.
李婧 《大理文化》2012,(11):48-51
人总有一处一直想去而一直没去的地方,若是时间隔得很久了,便可称之为梦想。我总有很多想要去的地方,对我来讲,湘西的凤凰便是其中一处。我是一个在湖南求学的白族学子,是大学文学课让我重新认识了自称为"乡下人"的文坛巨匠沈从文先生以及他笔下那个动人而美丽的湘西凤凰,许多年前第一次读《边城》时,就已经被触动,随着阅读的增加,渐渐地被他笔下的湘西所吸引,似乎走进了他的作品深处,对于我而言,凤凰是沈从文的凤凰,深深地流淌在他的血液里。凤凰在很多的人心  相似文献   

4.
苍山西坡行     
晓秋 《大理文化》2011,(7):48-49
关于苍山西坡的红杜鹃,想象着在大脑中描绘。有的说西坡红杜鹃的红,是无法模仿和复制的,那样的红有一种质感,是任何染料无法仿制的,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美丽;有的说西坡杜鹃花开的时候,会为大地铺上一块硕大的红色地毯;有的说开放的杜鹃花在夕阳里简直就是一幅油画……这些表述都带着巨大的诱惑力。早上9点我们从下关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便到了徒步爬苍山的起点——漾濞县西坡镇金盏河村桃树坪社。从桃树坪往上爬到我们当天的目的地——官房坪农场,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说  相似文献   

5.
登临太极     
小时便听说在滇西南涧、弥渡、巍山的交界处,与大理点苍山遥遥相对处,有一座名为"太极顶"的灵山,古名"小苍山".关于太极顶的峻拔雄伟和神秘传说早有耳闻,可就是无缘一睹.  相似文献   

6.
花木语     
正花木无声,山水不语,它们的语言我不懂,只能从它们的天成之美中感受点滴。许多花就开在身边,许多树就长在眼前,我却不知道它们的来处和去处,我对它们的爱终是肤浅。——题记合欢花木无言,它们的名字便是所有的陈述了。有一棵叫作"合欢"的树,幸福美满地长在我心里多年。我想象着  相似文献   

7.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辽宁省沈阳市以北,哈大公路七百八十四点七公里处东侧约 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奇怪的土山坡,西高东低,仰角一度,长约九十米,宽十五米.这个土山坡“怪”就怪在“上坡容易,下坡难”.怪坡自发现以来,吸引了无数的探秘者和游客.前不久,笔者在朋友的鼓动下曾赶早前往看个究竟.到达坡前,只见游人已经熙熙攘攘,都在亲身体验怪坡之“怪”.  相似文献   

8.
好人马大妈     
事情还得从18年前说起.那一年,16岁刚上高中的我,家里一下子增加了4口人,使原本只有4口人的家庭人口一下子翻了一番.当然,从父亲的角度讲,他喜欢或需要的只是后娘一人,可爱屋及乌,剩下的全成为后娘答应改嫁必不可少的筹码.不过,无论如何,作为我和弟弟,却只有高兴的份.这回,不但有了"娘",还凭空飞来3个兄弟姊妹和小伙伴,岂有不高兴的道理.可是,高兴归高兴,后娘却很快粉碎了我们的好心情.已上高中的我在父亲每日的打骂声中,一天天从一个尖子生变成了差生,直至把几种课本都读丢失了.升级考试,我成了班里少数几个留级生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在一块神秘的巨石前久久徘徊。巨石坐落在漾濞江东岸、点苍山西坡,被村人敬称为"仙人下棋处"。又因巨石顶端状如草帽,或称"草帽石"。巨石是有些来历的,甚至被人们奉若神明,顶礼膜拜。民间故事说:某日一牧童牧牛路经此地,见两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在巨石上对弈,遂立足观之。春秋交替,暑来寒往,一盘棋竟下了不知几年几月。待牧童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早已成为苍眉皓首的老叟……千百年来,牧童在此玩耍歇息,村人上山砍柴做活有时也在此躲风避雨。有栈道从山间通过,南来北往的旅人征夫行商,甚至文化人,对它肯定不会陌生——人们可谓司空见惯,只是不知其价值  相似文献   

10.
菊儿     
人的一生,像走一条弯弯曲曲的路,隔不多远,便会有十字路口供你选择。方向选对了,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选错了,也未必就走不出去,迂回绕行,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菊儿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11.
左中美 《大理文化》2010,(10):32-35
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北窗之下不仅可看《史记》,还可看风景。野草的后面是一处平房。雨后,房上红瓦鲜明,像出窑的新品,让人忍不住隔一会儿看一眼。喜欢它们的,除了我,还有一群鸽子。鸽群下午三点钟飞  相似文献   

12.
石宝山记     
石宝山顾名思义,其妙在石。果然,剑川县志称其得名由来,乃因"石相可宝"。剑川民间则形象地称其"会开花的石头"。只听说千年的铁树开花,没想到亿年的石头也能开花。就凭这一点,远在云南的石宝山便让人悠然神往。与参加中国报纸副刊年会的多数同行相比,我对石宝山的向往要早好些年。多年前撰写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丹霞》的时候,目光便曾久久地在石宝山的画页上流连。中国内地已发现的800多处丹霞地貌中,如石宝山这样大面积岩面龟裂的仅有3处。另2处,一是江西石城的通天寨,一是云南丽江的千龟山。海拔不过500米的通天寨,其石之奇已让我目瞪口呆了;海拔高达3000米的石  相似文献   

13.
杭州不仅有西湖,还有清河坊。泛舟西湖之后,你若有暇,可在西湖东岸柳浪闻莺处弃舟登岸,离西湖之漾漾,入临安之泱泱,让你的历史想象驾驭你的步伐,一路东行,于是,你便步入了清河坊。清河坊自古便是杭州的繁华地段。南宋定都杭州以后,筑九里皇城,依据"前朝  相似文献   

14.
牡丹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初年,江西有一处地方叫南安。这一任的南安太守姓杜名宝。他的夫人甄(zhen)氏,只给他生了个女儿,起名叫丽娘。 这一天,杜太守和夫人甄氏商量,想给女儿请个教书先生。 听说杜太守要为女儿延请老师,忽拉下子来了一大群秀才,有托人介绍来的,也有毛遂自荐的。不料杜太守一个也没看中,最后却找了个年近六旬的倒运秀才陈最良。  相似文献   

15.
研究原始文化的人,往往爱提西安半坡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并惊叹半坡人的创造精神。尤其是看到那些迷人的彩陶,都为其华丽、大方、悦目而倾倒。半坡遗址向人们揭示了一个距今约五千年的氏族聚落的生活情景。这是本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学家们的功绩。谁能料到,到了七十年代,陕西的考古学家从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九年化了八年功夫,又发掘了一处保存得比半坡遗址更为完整、年代更为早的遗  相似文献   

16.
周文华 《寻根》2015,(1):78-81
腾冲县地处云南西南边陲,有"极边第一城"之称。和顺是腾冲县的一个乡,位于县城西南4千米,比邻缅甸,是通往南亚的著名侨乡。全镇面积17.4平方千米,辖8个自然村,人口6000余,侨居国外的有1.8万多人,分布在缅甸、泰国、美国、日本等13个国家和地区。和顺,古名阳温登、河上屯,因河流绕村而过,故更名"和顺",有"和谐顺畅"之意。和顺先民多为明洪武  相似文献   

17.
施新弟 《大理文化》2021,(11):92-94
杜鹃花开的时候,很想去罗坪山看杜鹃花,一坡坡、一箐箐映满天际.从山脚到山顶,一路穿行在罗坪山莽莽林海,相伴而行的都是火红或粉白的杜鹃花.路边、沟畔、坡上,一丛丛,一簇簇,怒放枝头,灿若朝霞,写就罗坪山的诗情画意.诚然,我第一次置身杜鹃花铺就的茫茫林海,心都醉了. 罗坪山处于洱源西部,与大多数行者一样,我这次到罗坪山是为找"山"而来.至于杜鹃花,相遇确实是意外收获.没想到,大片大片杜鹃花把诗意种在了罗坪山上.可谓"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情不自禁,诗意里彰显的是罗坪山杜鹃花的美艳,更让我想起了旖旎洱海之源的风光,想起了被誉为白族舞蹈的"活化石"的西山"里格歌",想起了"神话王国""白族文化宝库""仙女撒歌的地方"和"歌舞之乡"等美称的地方,多么让人向往和着迷.  相似文献   

18.
古埃及国王的胡须古埃及的祭司隔一天就得刮一遍全身的毛,埃及的国王同时又是最高的祭司,当然得刮全身的毛了。但在举行仪式或参加重大活动时,国王又必须有胡须,以壮观瞻。这时便在下巴上戴上用头发做的假胡须。有地位的普通人也允许戴。国王的胡子长,胡子梢是齐的。...  相似文献   

19.
短篇二题     
杏花娘的春天 1 杏花娘捡破烂为生. 杏花娘一早起来,背上背个背篓,背篓里放一个蛇皮口袋,拄着一根竹棍,踉踉跄跄向着城市的大街走去. 街两旁的绿化带里,总会有废纸盒、废纸板、矿泉水瓶、易拉罐.杏花娘拄着拐棍,眼睛盯着绿化带.每捡到一样东西,她的目光就亮一下,嘴角也微微向上挑,是微笑,幸福的微笑.  相似文献   

20.
南洋娘惹     
吴正格 《寻根》2022,(2):37-40
"娘惹"是马来语的译音.据说,最初是从闽南话里演绎过来的,是对在南洋地区出生的已婚华裔妇女的称谓.她们虽然生活在海外,但对祭祖祈愿之事,仍是承袭着中国南方的古老习俗.过新年、春节也与国内一样.娘惹待人处事,都很有礼貌.她们说话,可谓南腔北调,语言颇杂,讲着南式的汉语,忽又掺杂进来闽南或粤地方言,或是马来语,甚至加上几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