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体育心理学课程教法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军  陈作松 《体育学刊》2001,8(2):55-56
传统的讲演式教学是体育心理学目前的主要教学方法。心理学教学应注意联。系科学实际,联系体育教学实际,联系专业实际,联系学生实际等4个方面。为提高教学质量,应加强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自学辅导、实践操作、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改革考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心理学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发挥体育心理学的作用,是高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体育考核评价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赵小刚 《体育教学》2006,(2):I0008-I000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使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2005年12月重庆市举行了课改体育优质课展示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使体育教师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走向。同时,使教师看到在新教育教学理念下体育教学实际操作的办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深感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  相似文献   

4.
黄秋玲 《体育世界》2012,(5):120-121
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开展的基础,其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水平。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重视教师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应深度挖掘潜在的体育课程资源,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建立校内外体育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体育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对体育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归纳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历程,总结3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基于体育与经济学科的互动影响,分析体育经济学学科交融特征,认为:基于经济学的强势历史地位,以及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和丰富的研究方法,现阶段经济学处于主导地位;但体育产品属性、市场共生与竞争特点、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超额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对公共财政的影响带动使体育经济学自身的特点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体育经济学虽还难称为独立学科,也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学派”,但其自身的发展以及与现实问题的交互演进使其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上不断创新,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体育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论述开展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根基,分析体育心理学课程注重身心的整体观、积极心理的育人观、服务他人的职业观以及实践导向的道德观等育人特证,而且在明确课程的整体特征后,从书本教学、学生经历以及体育精神3方面汲取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研究认为,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课堂表达来推动课程价值转换,知情合一的方式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精准把握体育专业学生的独特性来因材施教,重新建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来回馈教学,以此来推动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地落实,充分发挥体育心理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执行2003年新课程方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当前,我国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以培养复合型、多能一专复合型、一专多能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为主;大部分院系课程设置的总学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学科与术科的课程门数在增加,学时数呈下降趋势,整个课程朝着多样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中,单科院校注重术科课程的开设;师范类院校的学科课程学时数略高于术科课程学时的比例,综合性院校学科课程略低于术科课程;综合性院校的选修课程门数开设相对其它院校少.  相似文献   

8.
《体育心理学》课程体系与教材内容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王健  马红宇 《体育学刊》2000,(2):48-49,52
对《体育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容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包括:体育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三门相近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材内容的充实,调整及精简;实验课教学的加强。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学科层次与实践层次的争议长期存在,归因于二者的理论基础与探究模式不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要求二者搁置理论形态上的争议并寻求整合。在二者实现整合的过程中,基础课程理论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整合的路径也有了新的起点。消除争议,寻求共鸣是体育课程学科层次与实践层次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0.
试以素质教育的观点,初步探讨与体育课程改革密切相关几个问题,以期推动素质教育政策理念下体育课程的最优改革,加速实现我国21世纪体育课程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体育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革旧的教学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以此为起点。探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观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学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为切入点,以北京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基本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个性化、目标达成的全面化、课程多层次和小型化以及体育协会规模化等创新点,同时也揭示大学体育课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知识传递的基本架构以及教师指导能力亟待提高等等.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段健芝 《体育学刊》2006,13(2):8-10
走进当今大学体育课程,针对课程目标的细化、平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个体与个体)概念对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迷惑,理论研究与课程实施对象和实践环境的不和谐,对终结性评价的盲目否定等现状,从体育课程文化的传承与促进人的发展出发,提出了以教师为主体和丰富课程内容、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崔伟 《体育学刊》2007,14(7):76-79
依据后现代主义思想和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主张,阐述了在后现代课程语境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理念的转变:体育课程的目的应聚焦在全人发展上,体育课程内容应体现多元化取向,体育课程实施应注重创造性和重建性,体育课程评价应彰显多元与差异,体育课程决策和管理应走向权利分享。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体育课程改革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波  袁古洁 《体育学刊》2007,14(6):59-63
英国于1988年首次实施中小学"国家课程"标准.现行的"国家课程2000"是经过1994年和1999年两次修改完善而于2000年颁布实施的课程标准.英国国家体育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也经过了较大的改动.英国国家体育课程的发展过程、价值取向、课程结构与特征给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体育课程应体现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体育与健康是两门性质不同的课程,应开设单独的健康教育课程;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讲求灵活性与统一性的结合;课程实施与评价由学校、家长和师生共同监测.  相似文献   

16.
运用现代系统观对体育课程改革主体以整体、动态、立体、联系的视角进行思考与定位,全面、充分挖掘参与体育课程改革人力资源,并赋予其特定价值与角色,构建体育课程改革新动力,以期对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围绕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从课程定位、课程目的和任务,课程结构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学校体育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而应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和谐发展,实现学校体育健康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赵志荣 《体育学刊》2012,(5):102-103
说课是衡量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体育课程说课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自由化现象较为突出。要从内容、时间、听众、形式等方面对体育课程说课进行定位:内容上说的是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不以听众不同变换说课内容;在形式上,是语言行为而非模拟教学。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已进入一个冷静思考的时期,辩证、历史地看待体育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是当前改革中的关键.借参加河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课评优观摩现场会的契机,对体育课程价值、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和体育学习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辩证的思考,旨在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运动教育模式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雁飞 《体育学刊》2005,12(3):92-94
引入当代西方著名体育学者西登托普先生的运动教育模式,从运动教育模式的含义、目的、目标、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运动教育模式的引进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提供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可操作性及运动参与目标多元化和社会适应目标的模式,同时提供了人文化的体育教育与运动教育模式,为我国新课标的修改与完善,教师体育教学操作与创新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