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议铝与酸反应中的溶液变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二化学实验一为“铝与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在实验中,铝片与酸在加热剧烈反应后大多数组别的溶液出现了变黑现象。当时实验条件为:电解铝片, 1∶ 2盐酸和 20%硫酸,在直径 10mm、长 150mm试管中反应,酒精灯加热。加热几秒钟后,反应趋向剧烈。此时以铝片为中心,溶液颜色开始变黑,有大量细碎气泡在溶液中上下翻覆。变黑后的溶液加蒸馏水稀释后,颜色变浅,并不褪去。   对此情况,首先疑为药品问题。换上新的铝片和新配置的盐酸后,实验结果依旧,可知不是药品问题。将盐酸稀释一倍后,重复实验溶液颜色依旧变为灰黑色。换浓盐…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初中阶段化学课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通过金属间的置换反应的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本课题的核心知识.  相似文献   

3.
4.
铝与可溶性铜盐溶液反应置换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课堂探究活动的1个范例。在该教材第11页"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将1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的实验;而在该教材  相似文献   

5.
提出并解释了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三个异常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以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作为佐证实验,证实了分析的合理性;对教科书实验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对实验教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常被用来引导学生判断葡萄糖分子中具有醛基的结构,是一种醛糖。其中,苏教版《化学2(必修)》教材设置的具体实验方案为:"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mL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4~5滴5%的硫酸铜溶液,得到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2 mL 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我们在实验时发现,葡萄糖与新制Cu(OH)2混合得到的深蓝色溶液用酒精灯微热时生成绿色浊液,继续加热时绿色浑浊会渐变为黄色,至沸腾时又出现砖红色,甚至暗红色。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二化学课本第二章第二节中,介绍了铝能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放出HZ这一性质.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补充了一个演示实验.此实验操作简单方便,现象直观,对学生掌握这一性质有较好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一.按图安装好仪器,夹紧止水夹.1.带小孔的橡皮隔块,2.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3.橡皮导管,4.止水夹,5.尖咀玻管,6.U形管,7.铁架台二.拔下橡皮塞,在隔板上放几粒铝片;从U型管高的一端倒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液面平另一端顶部.3.塞紧橡皮塞,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液面变化.4.待液面脱离隔块时,松开止…  相似文献   

8.
铝是典型的两性金属,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中学教材里介绍了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9.
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实验是重要的途径.设计了两个改进实验:一是用热的无水乙醇溶解氢氧化钠以加大碱的浓度,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采用排液的方式收集纯净氢气,通过加水前后反应现象的对比,掌握反应的实质;二是使用注射器实现铝的去膜、与水反应、气体检验一体化,体现反应实质.两个实验都能产生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10.
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理论上是一个简单的置换反应,而在实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异常现象,并且氯化铜溶液的浓度不同实验的现象也不同。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究了实验中出现的红色物质、白色沉淀、气体的主要成分以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从中说明了铝与氯化铜反应实验异常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三氧化二铝),该氧化膜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因此,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铝制器皿来盛水和烧水,但是不能就此认为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化学教材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的不足,介绍了对该实验改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把钠投入酸溶液中,则有氢气生成,这是不容置疑的化学事实。但对此反应机理:即钠是先与水还是与酸(即H )反应,有许多参考书籍上认为钠是先与酸反应,等酸反应完后再与水反应。考虑到稀酸溶液中,水分子的数量和H 的数量相差巨大,把钠投入酸溶液中后,从微粒碰撞的角度分析,应该是与水碰撞的几率大。对这个说法,存在着想当然的成分。虽然对解题的结果一般不会有大的影响,但它关系到对化学事实的解释和对化学反应机理的叙述正确与否,实则关系大矣。2.问题的探究钠与酸反应的方程式为2Na 2H =2Na H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 2H2…  相似文献   

15.
在Na与酸溶液反应实验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Na是先与酸反应还是先与H2O反应,以及酸溶液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为此,结合相关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验证性实验,在对相关实验现象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得出:Na与酸溶液反应并非先与酸反应后再与H2O反应,这一结论与氢离子的浓度有一定关系;在Na与酸溶液反应时,氢离子浓度越高,反应越剧烈,但也要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18.
“溶液反应里有没有新生态原子?”是《化学教学》1987年第三期刊登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该文作者认为“一百多年来从没有人能够证明在溶液反应里有所谓的‘新生态原子’的存在”。在溶液反应里究竟有无新生态原子?  相似文献   

19.
20.
杨帆  胡尚生 《化学教学》2011,(12):73-74
文章在梳理已有的关于铝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研究综述基础上,尝试从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铝在盐酸中的点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