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西山  买建军 《精武》2007,(9):26-27
周口素有"拳窠"之称,宗师辈出,数不胜数。买西山家学渊源,学艺于其祖父买金魁老前辈,复得于化龙等多位老先生指点,精周口河南、河西两岸拳法精髓,为周口心意拳代表人物之一,本文所介绍之掩手单把,即为买金魁前辈教内秘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永济市心意拳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基于文化自信的角度,对永济市心意拳文化发展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文化大融合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缺失文化认同;生存基础的缺失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流失;永济市心意拳消亡现象显现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焦虑。并提出相应发展路径:提升永济市心意拳文化凝聚力展现文化自信;唤醒永济市心意拳文化根本与灵魂,树立文化自信;发扬、传承与发展推动永济市心意拳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3.
苏心海 《精武》2006,(1):53-53
先师孙少甫和师伯杨响铃曾讲起过心意拳的一些典故,现记录下来,以飨读者。心意拳起源于五禽戏,渐渐演化到宋代,才有传拳记录。周侗传卢俊仪、岳飞等一大批弟子。因岳飞的“历史问题”,此拳在宋朝禁练,直到清康熙时期,山西姬际可始复。买壮图老师从姬际可习艺三年后,回到河南周口,成为当时河南地区一代名师。从那时起河南周口一直是练十大形,而山西一直流传十二形练法,意和形各不相同,关于此举一直传说不一。  相似文献   

4.
蔡伯澄 《武当》2008,(9):25-27
卢式心意六合拳始自一代宗师卢嵩高。卢嵩高师祖1875年7月1日出生于河南周口,回族,1961年10月1日归真于上海,享年86岁。他是“周口三杰”的小师弟,最得其师袁凤仪的宠爱。师祖练拳悟性极高,对心意拳的用法超凡参悟,他常对徒弟们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都是我们的老师”,他的心意拳以身手快捷和手法毒辣著称。师祖年轻时曾以周口得胜镖局保镖为业,三回九转是一式,一个单把走遍大江南北。而且师祖武德武功超凡,被誉为500年出一个的杰出拳王。卢师祖二十世纪初定居上海,为生计所需开场授徒,早先只限授回族弟子,至1950年代初逐渐开放收授汉族徒弟,不过得其真传的还是回族居多。  相似文献   

5.
李国宪 《武当》2009,(3):36-36
尚学礼(1860—1930),经名阿卜杜,号“铁面月牙”(因先生面额有一月牙),河南省周口河西人(该地区分河西、河南、河北。河西是练习意拳的,乃买壮图宗师所传;河南、河北是练查拳的,乃袁长青所传,后袁氏又拜李海生传心意拳),伊斯兰学者,在心意拳界颇具影响且极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6.
戴家心意拳是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下的宝贵遗产,但目前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发展缓慢。戴家心意拳的传人程先生意识到该项传统运动项目的宝贵之处,决心顺应社会发展,将戴家心意拳重现于世,并发掘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与史实,将其著于《戴传心意拳秘谱解读》一书。本文旨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背景下,分析心意拳发展的措施与任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形意拳被列为中国四大拳种,与少林拳、八卦拳、太极拳齐名.但令人惋惜的是作为形意拳的起源戴氏心意拳却渐渐的淡出众人的视野,不为众人所知.虽然众多学者都深入研究过心意拳与形意拳的渊源,可是却没有多少学者谈及戴氏心意拳的发展.虽然政府对祁县戴氏心意拳纳入非物质文化,但他的推广却不是很理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对山西省戴氏心意拳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通过对心意拳的历史传承、拳术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晋中市是心意拳最早发源地之一,素有"心意拳之乡"的称谓,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村落结构变迁的发展历程中,心意拳与其他拳种一道,面临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快速发展的冲击,正处于严重的发展危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推理法、数理统计等科学方法探究晋中心意拳发展现状,科学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确保传承有序,促进心意拳在晋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武术派别的形成必然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总结、扬弃和发展的过程。心(形)意拳被列入中国四大名拳之一,与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拳相当,但让人们叹惋的是形意拳的根戴氏心意拳被形意的光芒所覆盖,日渐脱离人们的眼线,不为人们所了解。进一步挖掘并整理戴氏心意拳使之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得以更好的发展、传承,显得迫切重要。通过研究得出:政府的大力推广与支持是戴氏心意拳发展的坚强后盾,观念的更新是其发展的前提。戴氏要走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大众健身模式,产业化、市场化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周口师范学院优势体育项目进行研究。经研究得出,周口师范学院优势体育项目为健美操、网球、武术、跆拳道,潜优势项目为田径、羽毛球、健身气功。本文主要从周口师范学院优势体育项目现状分析及形成规律等方面来写。根据周口师范学院优势体育项目具体的发展情况来看,提出更好的建议,使该校优势项目不断发展;对于潜优势项目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得潜优势项目入列优势项目之中。  相似文献   

11.
张蘅 《武当》2011,(5):21-23
不少武友常问我这样的问题:心意拳和形意拳到底是两种拳还是同一种拳的两种称谓?此外,我们还常听到有心意六合拳、六合心意拳或六合拳的说法。这三种拳称与心意拳或形意拳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心意拳和形意拳是两种不同的拳种,似乎有些道理。比如在河南,多数地区以  相似文献   

12.
白玉良 《武当》2013,(9):53-54
怎样指导初学者快速进入心意拳习练的门槛?享受心意拳演练的乐趣。我总结尤文明等先师"用意不用力"的教诲后,将双把的系列演练,作为心意拳入门训练的方法进行教学,让无论有无武术演练基础的初学者,当时即可领略心意拳的演练特点,培养了初学  相似文献   

13.
对形意拳起源、流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形意拳的起源、流派及其发展等问题进行思考.形意拳乃心意拳的一个流派,心意拳是源,形意拳是流;搁置争议,共谋发展,打破闭塞,大胆开放,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广开思路,反哺社会乃是形意拳发展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李国宪 《精武》2009,(2):35-35
雷声,在心意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属早期心意拳的单练功法。  相似文献   

15.
李昌 《精武》2005,(12):30-31
心意拳的历史是一个深潭,让人看也看不穿;心意拳的历史是一团迷雾,让人走进走不出;心意拳的历史是一团乱麻,到处是难解的疙瘩。书读得愈多,愈是发现自己所知得愈少;资料掌握得越全,越是发现头绪更乱。当心意拳揭开三百年的神秘面纱时,人们看到一个光辉而朦胧的面容;当心意拳的独特魅力被更多的人们接受时,更多的疑问也在心中悬起;当越来越多的武林人士投身于拳学的体证和拳史的挖掘时,一场前所未有的拳史修正和讨论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6.
张方 《精武》2010,(5):63-63
戴隆邦当年修订心意拳时,除了将内功发劲的方法做了深化提高外,还创立了"三拳"和"五行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把拳,戴家心意拳开宗立派就难以让人信服。近代研究学者对于"三拳"和"五行拳"的出处源流虽经多方探讨,但终是一头雾水。笔者已写过关于"三拳"的源流考证文章,可以确定"钻"、"剪"二拳是古传心意拳式的变化衍生,今再就"五行拳"的起源做一探究,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龙吊膀抉微     
对于心意拳,我是一个门外汉,但因为曾经下过一些工夫参考探求,所以有一点粗率和浅陋的体会。本着对心意拳高度负责的精神,我愿谈谈练习龙吊膀的实际感受,算不上真知灼见,但绝对不敢以废话示人,希望我的理解对爱好心意拳的同道能有所裨益。龙吊膀是何人传给卢嵩高先生的,我并不感兴趣。因为各家见地,绝不相同,甚至一家之内,亦复分派,所以,我反对在未弄清真相之前,不着边际地跟着别有用心之人胡说乱捧。这样做,对于继承和发展心意六合拳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西方体育旅游研究中的四种理论范式,即功能主义理论范式、符号消费理论范式、主客体关系范式、旅游观光范式,阐述了不同范式所研究的不同区别所在;梳理了我国体育旅游研究中的理论范式。西方体育旅游研究理论的重构对于我国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需要积极审视和借鉴当代西方体育旅游的研究理论,希冀为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在理论方面产生新的切入视角,提出新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6,(11):27-28
心意拳文化是含有多家学说的综合性文化,其中道家、医家、释家思想文化的成分多一些,心意拳的修炼采用道家、医家、释家修炼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马琳璋 《武当》2000,(7):19-20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历史悠久。一部优秀的武术史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之一。心意拳是这武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心意拳的历史是中华武术史的一部分,可是由于年代久远,历代又都是口传而无正确的文字记载,还有的是方言、俚语、口误、错别字,所以有很多武术史包括心意拳在内都有待于重新考证和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