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鉴于学术期刊出版实践中出版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非均衡状态,文章在分析学术期刊出版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内涵、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学术期刊出版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得出学术期刊供给与需求均衡的理想状态以及供给大于或者小于需求的实际非均衡状态.最后,文章结合期刊的具体情况(即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给出实现学术期刊出版动态均衡发展的具体路径:适度增加或者减少学术期刊出版供给,减少或者增加学术期刊出版需求等.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治理的制度安排都难免具有局限性,而且只能规定出版行为底线,无法强制出版主体拥有崇高的价值追求.出版伦理的建构能够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缓解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的矛盾.文章分析了学术共同体的出版伦理认知对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影响,阐述了传统学术期干《出版者和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者的出版伦理建构路径,最后提出应建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出版伦理共识.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云出版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为传统学术期刊编辑部与数字出版平台之间矛盾的缓解提供一种技术基础和可能性,可以促进中小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通过云出版技术实现独立自主的数字出版。笔者从云出版的内涵与技术基础入手,解读学术期刊云出版的技术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客观分析学术期刊云出版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4.
周骥 《传媒》2020,(1):31-34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之际,国内外不少学术期刊开始尝试移动出版,其主要形式是APP出版和微信出版。当前,学术期刊的移动出版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移动互联网思维缺失,读者不习惯在移动端上进行“深阅读”,移动端二次出版工作急需改进等。要做好移动出版,学术期刊必须真正树立起移动互联网思维,并力争在平台建设、内容重建和盈利渠道拓展等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体育学术期刊与国内数据库的合作逐渐加强,独立网站的建立和在线采编平台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但是依然存在版权保护困难、数字出版标准不统一和赢利模式不成熟等问题。应通过健全数字出版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编辑观念的转变,充分利用云出版平台和移动终端出版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推动体育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出版制度目前还没有明确细化的改革思路,2012年提出的市场化改革方案遭到了学界、出版界等多方的普遍质疑,继续深入分析学术期刊的属性和功能,探索学术期刊出版制度改革的可选路径仍然是必要的。由于学术期刊兼具公共性、市场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有多重逻辑可以附加到学术期刊这个分析对象上,角度和层面的不同会使逻辑链条的搭接和分析结论有所区别。为了能够统揽和权衡基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问题而得出的不同结论,文章试图把学术期刊出版置于国家利益的视域下,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分析学术期刊出版制度的设计和改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保障学术成果传播实效与动态反馈,推动学术协同研发与开放竞争,实现学术创新引领与社会效益提升,是学术期刊出版的时代价值体现.当前,国家对学术期刊出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期刊创新发展改革体系过程中,突出学术期刊出版的价值功能,调整学术期刊出版理念创新与融合发展方向,优化学术期刊出版运行机制,实施行之...  相似文献   

8.
学术动态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开展学术期刊清理和资质认定4月3日,总局下发《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并将于近期开展学术期刊清理和资质认定工作。《通知》提出,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和要求,建立完善学术期刊出版准入制度。其中明确要求"学术期刊立足自身学科和研究领域,注重专业化发展,发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文献出版是出版产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出版是学术出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版的英文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掌握了国际生物医学学术图书出版的方向和趋势,成为了世界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出版的主流.来自各国的科学家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王静瑜博士就是其中优秀科学家代表.经过多年不懈研究,王博士为肿瘤及其相关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记者就生物医学学术期刊文献出版现状,以国内外肿瘤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期刊文献出版实体为例对王博士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内容增强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朱琳峰  李楠 《编辑学报》2019,31(4):421-423, 427
作为科技知识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的出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语义出版的出现对科学交流系统的发展具有颠覆性的意义。我国目前还处于语义出版的探索阶段,基于此提出数字出版增强模式的定义。分析了数字出版增强模式的优势、国内外相关实践、我国数字出版内容增强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未来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内容增强发展策略,以期全面促进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的转型升级及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