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文章有“三要”:一要事实清楚,二要观点清楚,三要文字清楚。 写文章有“三怕”:一怕不新鲜,老生常谈惹人嫌;二怕平又淡;索然无味催人眠;三怕不精炼,拖泥带水叠罗汉。 写文章有“三味”:一要有“色”,写文章先要学  相似文献   

2.
文人将自己的劳动称为“笔耕”,既然是“笔耕”,就要有所收获,如齐白石有一方印,刻的是“我生无田食破砚”,好像是东坡的句子。无田,仍可以食,依仗的就是写文章了。今天把写文章得到的报酬称作“稿费”,古人则称为“润笔”。 这两个字见于《隋书》卷三十八的《郑译传》,郑被隋文帝  相似文献   

3.
写文章有“三要”: 一要事实清楚,二要观点清楚,三要文字清楚。写文章有“三怕”: 一怕不新鲜,老生常谈惹人嫌;二怕平又淡,索然无味催人眠;三怕不精炼,拖泥带水垒罗汉。写文章要有“三味”: 一要有“色”,写文章先要学习会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这就要象画家那样斟酌笔墨的浓淡,构图的疏密和色彩的运用。二要有“声”,听觉的功能是神奇的,可以弥补视觉功能不足,可以表现一种更复杂更细腻的感情。三要有  相似文献   

4.
写文章有“三要”: 一要事实清楚,二要观点清楚,三要文字清楚。写文章有“三怕”: 一怕不新鲜,老生常谈惹人嫌;二怕平又淡,索然无味催人眠;三怕不精练,拖泥带水叠罗汉。  相似文献   

5.
朱国良 《新闻实践》2002,(10):25-26
真是应着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句话。写文章的人,其风格也是大相径庭的。有的喜欢苦思冥想,精雕细刻,所求慢功出细活,十年磨一戏,甚至于“为求一字稳,捻断数根须”。还有的则爱挟雷电  相似文献   

6.
记者,记者     
吴元栋同志打电话来约稿,他说我很久没有为《新 闻记者》写文章了。看来此债是非还不可了。 我这个人,对于“新闻记者”这四个字,情有独钟。我1932年参加新闻工作,到1993年奉命离休,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干了60多年。记得1938年我们在汉口办的刊物,也叫《新闻记者》,那四个字,还是于右任老先生的手笔。往事历历,怎么可以不写文章呢, 但现在写文章确也很难。前不久,报上多了江西乐平一个摄影记者和浙江富阳一个记者被“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一个名叫《新闻记者》的刊物,是不能不发表一点意见的,但一问,编辑部却给…  相似文献   

7.
署名要严格     
写文章署名的问题,作为文坛上的一件事情,也颇有些讲究,它有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风方面的问题。旧社会的情况不谈。新中国成立后,写文章署名,都由作者自便,真名也行,笔名亦可,作者们都郑重其事,风气是好的。谁知到了“文化大革命”,文章署名上也来了一场靠大革命”。“四人帮”反对报刊文章由个人署名。他们有个奇特的逻辑:“工人造机器不署名,农民打粮食不署名,你们知识分子写文章还署个什么名?”连稿费也取消了。但见各  相似文献   

8.
有的同志写文章,喜欢多用关联词语,动不动就“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结果文章虽然是通的,但却显得呆板,一套学生腔,使人读了讨厌。相反,有的同志写文章喜欢简古,当“因为”的时候不“因为”,该“所以”的时候不‘所以”。结果是诘屈拗牙,不相衔接。这两种偏向都是我们在报上可以经常碰到的。  相似文献   

9.
“轻薄为文”四字,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绝句,其诗的开头两句是:“王杨卢骆当时作,轻薄为文洒未作。”“为文”,就是作文,就是我们说的写文章。“轻薄为文”,则是指写文章时,态度不严肃认真,轻浮,不庄重、这是一种极坏的文风。当年,一些人很轻率地不负责任地写文章讥笑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初唐四杰”,杜甫看不惯他们,所以写诗对这些人予以批评。当年杜甫写诗批评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但作为一种不好的文风,却谬种流传,其子孙绵绵,直到今天。涤荡“轻薄为文”之风采编手记…  相似文献   

10.
立意浅说     
一位年青的记者曾感慨地说;“天下最难的事,莫过于写文章;写文章最难的事,莫过于立意。”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写文章要说明什么问题,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事前必须有个明确的中心或主题。这在古文论中叫做立意。如果还没有立意就动笔写作,违背“意在笔先”的写作规律,那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七拼八凑,杂乱无章,就像唐代大文学家杜牧  相似文献   

11.
我1987年3月开始业余写新闻稿,到1988年12月,一年多的时间里,被《中国青年报》《人民公安报》《北京日报》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市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稿件67篇,被市公安局和延庆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回顾写稿的实践,我的初步体会是“捡”“精”“思”“闯”“挤”这五个字。写作的知识靠“捡”。写文章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即使遇到好的题材,头脑这个加工厂再灵,也出不了名牌产品。为了“捡”知识,我除了备有“阅报本”“读书笔记”,注意随时把  相似文献   

12.
晓言 《中国广播》2006,(8):71-71
引文,亦称引语、引用,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自古以来,人们说话、写文章都十分重视引文,以此增强其说话、写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但“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不可随意改动。  相似文献   

13.
蒋磊 《新闻界》2001,(4):42-42
“轻薄为文”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绝句,其诗开头两句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为文”,就是指写文章;“轻薄为文”则是指写文章时,作者态度不严肃认真,轻浮,不庄重。这是一种极坏的文风。当年,一些轻浮文人不负责任地写文章讥笑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初唐四杰”,而且当时浮艳之风盛行,因此杜甫写下《戏为六绝句》,予以了针锋相对地批判。且不管当年杜甫写诗批判效果如何,作为一种不好的文风,却谬种流传,至今尚存影响,在新闻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其一,讲大话。作者写作时信口…  相似文献   

14.
年轻的新闻记者在刚开始写文章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思维方式两极化,这种思维表现为对事物习惯于做两极判断。表现在报道上,是不能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说好就一好百好,说坏则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15.
“六经”,“是泛指古代的经典著作,古代思想家的语句”;“注我”,“就是引用古代典籍中的词句或古代思想家的话语来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林兴仁《句式的选择和运用》)古人、今人说话写文章都十分重视引用。新闻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文体,引用法在此中的应用的频率自然是很高的。不过,“六经”的内容在这里已被扩大,不仅有“吉言”,还有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两年来,已被采用稿件130余篇。在写作实践中,我摸索到提高稿件采用率的四个因素: 一是抓住报道“点子”。如抓住了报道的“点子”,稿件可谓成功了一半。比如近年来,企业竞争激烈,我乡某企业的厂长由于能力有限被精简下来了,他很苦恼,说面子丢尽了。我便抓住这个“点子”,写了篇评论《丢官未必丢面子》,很快在《徐州日报》上发表。二是舍得“割爱”。一些同志写文章,因绞尽  相似文献   

17.
手高眼不低     
做编辑有年,我已习惯于用朱红毛笔涂改别人的稿件,为他人作嫁衣,并以此为乐事。但做编辑的同时,我亦做作者,写诗、写散文和随笔,写完寄给一些报刊去发表。亦编亦写,会使自己逐步地变得眼高手高,手高眼更高起来。曾有朋友说:编辑之写不好文章或不会写文章,这不重要,因为这无碍于他剪裁删削别人的稿子。但我却常作如是观:不会写文章的编辑,即使他再用心,却注定难成这一行之高手。因为不写文章的编辑看稿时多  相似文献   

18.
胡适先生在谈有关读书的话题时,曾经说过写文章发表“是吸收的利器,又可以说手到是心到的法门”一类的话。为什么说发表文章“是吸收(知识)的利器”呢?因为文章必须要有创见,至少也得有新意,那才叫做“文章”,才可能被编辑选中刊出。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起常有通讯员来信问:“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新奇别致,引人入胜?”我也常常问自己:“为什么我的文章大都是平庸之作,很少有使人振聋发聩、耳目一新的篇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位并不擅长为文的领兵将军给了我相当内行的回答。他说:“作文和打仗有许多相通之处。比如,打仗讲究“出奇制胜”,“反常用兵”,“以变应变”,“超常思维”等,其实这些原则都可以“引进”到写作上。谁愿意看那种人云亦云、不痛不痒、老生常谈的东西?“文似看山不喜平”嘛,按常规写文章就难出新。而文章的“出奇”和“反常”,首先来自作者的创新意识,或曰求异思维。有了求异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人们说话、写文章,往往要对语言进行加工,修饰一番,以求得好的表达效果。这是无可厚非议的。因为孔子早就说过:“言之不文,行而不远。”但这种修饰,应是表情达意所必需的,恰如其分的,切合实际的。 可是,对语言的加工修饰有时被片面理解和利用,而变成了刻意涂饰。它无视内容表达的实际,一味追求语言形式上的华美与奇特,“鼓其雄辞,誇其俪事”,结果往往是有如“加粉黛于壮夫,服绮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