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来信征答     
宋苏里同志: 你来信询问“孙毓修在什么时间将美国杜威《十进分类法》介绍到中国”的问题。我们查阅了《教育杂志》,认为1910年说比较可靠。因为孙毓修著《图书馆》一文是连载文章,从宣统元年(1909年)连载至宣统二年(1910年)。关于“杜威分类法”一段,是刊在宣统二年第十期第五十六页。1909年说,可能是从《图书馆》一文从宣统元年开始刊载的日期计算。至于刘国钧教授的1904年(光绪三十年)说,按照现有资料,当时《教育杂志》尚未创刊。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早的图书馆专业期刊——《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学的研究工作和图书馆学书刊的出版也必然会逐步发展起来。而在我国图书馆专业期刊发展史上,在解放前我国出版的大约140种图书馆专业期刊当中,当以《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下称《年报》)为先河,因此是值得为之特别书写一笔的。一、浙江图书馆沿革浙江图书馆的前身是光绪29年(1903年)创立的“浙江藏书楼”。宣统元年(1909年)4月浙江巡抚曾子固奏请把藏书楼归并浙江官书局,扩为浙江图书馆,于是浙江图书馆正式成立。宣统3年(1911年)6月文澜阁归并图书馆,原藏于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成为该馆的藏书基础。1913年将  相似文献   

3.
版况:红竖格,墨写.每半页12行,每行25字左右.白口,无鱼耳.边口下方,红字"黑龙江编辑处写本"板框30×20厘米,线装. 时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十八日--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七日.  相似文献   

4.
<正>在辽阳市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中,有一份珍贵的白话公文告示,告示内容通俗易懂,是由时任辽阳州知州史纪常为整顿吏治所作。史纪常(1870—1923),字曜五,江苏宜兴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举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通化县知事。宣统元年(1909)二月,出任辽阳州知州,1912年4月调任,任职三年。史纪常在任辽阳州知州期间,雷厉风行,政绩比较突出,特别是他在整顿吏治方面,改组衙署,裁撤房、班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清末洋务派首领。字孝达,一字芗涛,又作香涛,号壶公,无兢居士,谥襄。生于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七年问(1837年),卒于清溥仪宣统元年(1909年)。直隶南皮(今河北宁津)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他乃父名镆,字又甫,号春潭,历任知县、知州。张之洞自幼读书,他父亲聘请有  相似文献   

6.
武世平 《档案天地》2014,(4):11-12,27
正不同时期地契、税票等档案是研究土地、税收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献资料。笔者收藏有一套大清宣统元年的官方地契,及民间土地、房屋、器物交易契约和执照、串票若干。其中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官方地契约一套;民间契约(清朝至民国年间)4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完税凭证12份(串票4份,执照  相似文献   

7.
《长春日报》对如今的人们并不陌生,而照片上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创刊出版、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这张清代末年《长春日报》,却少有人知。  相似文献   

8.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1月1日(戊申年十二月初十日):日本人主办的日文《长春日报》在长春创刊。箱田琢磨主编。该报于1917年改名《北满日报》,1932年后再易名为《新京日报》。  相似文献   

9.
湖南军阀谭延闿,字祖庵,湖南茶陵人.1880年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其父谭钟麟曾任浙江巡抚.谭延闿系光绪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宣统元年(1909)被举为湖南咨议局议长.当孙中山在进行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活动时,谭却在极力维护其封建统治,主张君主立宪,改组内阁.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朝的封建统治即将倾塌,他才转而趋附革命,被举为湖南民政长.不久他又杀害了革命党人、湖南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取而代之,当上了湖南都督.  相似文献   

10.
一、过去的提法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是全国设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关于它设立的时间和地点,几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清宣统元年(1909)在西关外建修的藏书楼。例如:1、一九三八年(伪康德五年)该馆编印的《龙江省立齐齐哈尔图书馆概要》一书中说:“于清宣统元年就省城西关外临江设立藏书楼”。2、一九五四年八月原省文教厅文化处的《关于省文教厅移交书和文化事业移交书、黑龙江省图书馆发展情况》中说:“黑龙江开始有图书馆是在一九○九年(满清宣统元年)就城西门外临江建筑馆舍,初名藏书楼,由省通志局兼办”。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最大的边陲城市丹东,矗立着一座经过抗美援朝战火洗礼,驰名中外的铁路、公路两用式鸭绿江大铁桥——中朝友谊桥。鸭绿江大铁桥原有2座大桥,以居于江水的上下游分为上桥和下桥。下桥始建于1909年(宣统元年)8月,1911年(宣统三年)10月竣工。桥长941.83米,总宽……  相似文献   

12.
如今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印刷精良,那么清朝末年,新式学堂创立伊始的小学语文课本是怎样的呢?不妨让我们来看看浙江绍兴县档案馆收藏的宣统元年(1909)的小学第二册语文课本,此书名为“第一种《简易识字课本》第一编下册”,由学部图书局编印。 课本较小,为32开本。课文用一号楷体字排印,每课20余字至30余字,无标点符号,但每句话分行竖排,或用间隙表示,一目了然。每课一页,共120课;课  相似文献   

13.
清宣统元年(1909年)农历二月初八日,河南省图书馆正式开馆.原馆址设在开封市龙亭湖畔的许公祠.后历经封建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河南省图书馆几易馆址,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清宣统元年(1909年)农历二月初八日,河南省图书馆正式开馆.原馆址设在开封市龙亭湖畔的许公祠.后历经封建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河南省图书馆几易馆址,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光绪元年(1875),清廷任命了第一个驻外大臣,但一直未建立系统全面的出使报告制度。直到宣统元年(1909)初,外务部奏定出使报告章程,发给清朝驻外使臣遵照办理。从宣统元年夏季起,清朝各驻外使臣开始执行该制度,陆续向外务部呈递了出使报告。外务部接到报告后,加以整合向皇帝奏报,并分类编纂,咨行各相关京内衙门。出使报告制度的建立对促进近代中外交流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清宣统元年(1909)《绩溪县官立东山高等官小学堂分类謄清文书》为依据,对清末报纸尤其是清末官报的出版与传播情况进行了探析,厘清了一些资料中的谬误。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图书馆创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定名为云南图书馆,由当时的经正书院、育才书院、五华书院和学务公所的图书馆共同组合而成,馆址系翠湖公园北侧的原经正书院旧址。初成立的图书馆内设书库、阅览室、阅报室。宣统三年(1911年)开办博物馆业务,是年改名为云南省图书博物馆。1929年改名为省立国学图书馆;1931年再次改名为省立昆华图书馆。到1936年,仅有藏书约11万册,人员8人;至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的首次航空邮班 前清宣统元年(1909年),我国领空第一次有飞机,是法国航空技师范郎之在上海的试演,引起国人的兴趣;宣统二年(1910年),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同时也注意到飞机在军事上的作用,政府决定进行飞行试验,购进一架飞机并为之设置了飞机场;民国二年(1913年),试行开办航空学校;民国五年(1916年),着手教练水上飞机的飞行;民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仪征有孙中山先生的三位忠实追随者——盛氏三兄弟,他们分别是盛延祺、盛成、盛延武。(一)盛延祺(1894—1923),原名延年,字白沙。宣统元年(1909)赴南京考人两江商业学堂,先后入烟台海军学校、吴淞海军学校、南京海军军官学校学习,至1918年毕业。盛延祺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派驻领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派公使驻京,清政府也成立了主管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任郭嵩焘为驻英大臣,开始向各国派驻使节,并先后在新加坡、横滨、大阪、檀香山、古巴等国家和地区设立领事馆。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四日,巴拿马总统向清政府递交国书,提出设立驻华总领事府。清政府在允许巴拿马设立驻华总领事的同时,并未立刻派驻巴拿马总领事。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为了保护在巴拿马的华工,清政府才任命欧阳庚为驻巴拿马国总领事官。次年四月初一日,驻巴拿马总领事馆正式设立。通过梳理清朝档案,可以廓清清政府设立驻巴拿马总领事馆的缘由和开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