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念是一种心理现象,教学中创设各种悬念,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悬念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可创建情境,诱发悬念;揭示反例,激起悬念;类比出错,顿生悬念;练习应用,巧设悬念;小结质疑,引出悬念;比较归类,升华悬念。  相似文献   

2.
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悬念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设置悬念,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处理好三个环节:①在课堂导入时设置悬念;②在新知学习时设置悬念;③在布置作业时设置悬念。  相似文献   

4.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而感到不满足产生的。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丰富想像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几种“悬念”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山东省临沭县临沭镇第一小学刘桂云“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  相似文献   

6.
悬念本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技巧之一。而借用到讲课中,也能造成学生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对教学活动产生强烈的诱惑力,激发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课始设置悬念,能迅速地把几十个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组织教学作用;课中设置悬念,使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回旋跌宕,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课尾设置悬念,能给学生留下深长的思索、回味,既可巩固深化教学内容,又可为下节课作好孕伏和铺垫。尤其在小学阶段,悬念的运用,更适宜小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那么,在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7.
悬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技巧。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就是对一些正在研究、发展中的问题,教师不匆忙作出结论,而是创设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环境,叫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推断、发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悬念,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设置的能够引起学生思维产生碰撞、建立遐想空间的问题,由它引发的教学即所谓悬念教学。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自主的原动力是什么,合作的契合点在哪里,探究的欲望源自何方?其实都是悬念。学生们在学习中产生自己去主动探究的愿望,实际是源于教师巧妙的悬念铺陈和问题引领。他们在一起合作研讨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杰 《中学理科》2007,(3):54-54
《物理课程标准》中谈到物理课程的目标是要:“保持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便是巧设悬念,引发质疑.悬念的设置,能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一些疑问,生出诸多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去思考,去探索.特别是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教学效果会更佳.那么如何让学生紧跟着你的“悬念”走呢?  相似文献   

10.
悬念能使人产生心理需求,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测、去期待,乃至欲罢不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正如平时我们看戏剧、看电影那样,总是急切地去追踪剧情,关心着人物的命运,这就是悬念所起的作用。把悬念的这种作用引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是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本人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一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 《青海教育》2005,(7):75-75
课堂开头是整节课的基础,一个好的课堂开头,不但可以收到先声夺人之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使学生有余味三日之感。如设置悬念法,受数学课特点的制约,学生往往认为其内容枯燥,加之刚上课学生情绪不稳定,如果平平而起,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这时教师可巧妙设置一个悬念,以悬念激趣抓住学生思维,并由此拉开一堂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更正     
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使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可激发学生的激情,促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学习内部动机越强烈,学生对未知探索就越浓厚,智能潜力的发展就越大,对未知创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适时地设置悬念进行很好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悬念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付玉兰(临沂第十中学)兴趣源于“疑而生趣”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悬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习过程成为渴求知识,不断探索,勇于进取的意向活动.悬念的设置,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来实现,也...  相似文献   

15.
悬念系列课的实践与意义广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容理诚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叙事性文学作品。构成叙事作品的要素之一是情节,而悬念则是情节中的精髓。提到悬念,中学语文教师不会不熟悉,学生似乎也略知一二。然而,在学习叙事作品,尤其是小说、戏剧时,悬念却经常只是被...  相似文献   

16.
悬念,能诱导人们满怀兴趣地去揣摩、期待,产生心理追踪的意向。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悬念,是刺激学生思维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例如在一篇语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下面三个地方巧设悬念:(1)审题设悬,激活思维,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创造心理。(2)课中设悬,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横向、纵向发展。(3)结尾设悬,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激发课外探索的兴趣,扩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悬念用于生物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应用悬念的:一、如何播下悬念在教学中,先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结论或某一个突出的片断交待出来,让学生产生穷根究底的愿望,播下悬念的种子。例如:在讲“血型和输血”一部分内容时.借用了这样一个悬念:“在十九世纪时,医生们为伤员输血开始时竟获得I意外的成功。可当他们喜出望外如法为其它伤员输血治疗时,很多伤员不但没有被救活,反而因输血马上死掉,这一事实令医生们大惑不解。为什么有的伤员输血后救了命,而有的却送了命?”这几句话就…  相似文献   

18.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完成或者不满足而产生的。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从而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悬念: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寇元敏 《甘肃教育》2005,(10):52-52
学习动力源自于疑问。我平时注意到,学生特别爱看侦探小说,因为它会将人带入一个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或悬念之中,有了悬念或疑问才会有迫切想知道结果与答案的愿望,有了愿望才会积极动脑思考,寻求答案。因此,我在备课中十分注意新课的引入,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尽量从学生已有的并且感兴趣的生活经验人手,或者是通过有兴趣的小实验、小故事等设置悬念或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内在的动力,从而为一堂课创造探索的气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中设疑激趣,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一、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设置悬念,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设置悬念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发掘事物本身的感染力来引起兴趣,即直接兴趣;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事物产生期待心理来引起兴趣,即间接兴趣。如:一位老师在讲《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是这样设置悬念的。战国时,秦军兵临赵国城下,生死存亡之际,赵求救于齐国,齐要求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