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质能关系把物质世界的两种属性质量和能量有机地联系起来,但相对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理解质能关系时,常出现以下两个误区,现分析之.  相似文献   

2.
姚海军 《物理教师》2006,27(1):3-3,M0003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表达式极其简单,但它却是近代物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由于教材对质能方程的介绍极少,导致许多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它的具体涵义.本文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两个问题加以解释,以供参考.1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在理解质能方程时,一部分学生根  相似文献   

3.
质能方程E=mc^2是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对人类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质能方程揭示了物质的两个属性,即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能量间的本质关系,它是近代物理的理论基础.对于质量和能量间关系的理解,在平常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甚至出现错误的理解.下面笔者谈谈对质能方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质能关系的发现成为近代原子能利用的理论基础,中学物理教材从认识原子核能的需要出发,对质能方程作了简要介绍.由于质能关系与学生对物质世界的传统认识相矛盾,从而造成了他们对质能关系的理解上的诸多障碍.对此,本文以问答形式对疑点较多的问题给予解答,以期对学生能较全面、正确地了解质能关系有所助益.问 质能方程给出E=mc2,能不能说质量就是能量?答 质量和能量是物质的两种属性,质量是物质惯性的量度,能量是物质运动的量度,任何物质都有质量和能量.在质能方程提出之前,人们认为这两种属性是相互独立的,即物质所…  相似文献   

5.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当前社会、教育的迫切要求。减少学生过重的作业量,是减负工作中首当其冲的。但减少学生的作业量,不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因此,减量不减质,减负不减效,应是我们教学一线人员遵循的减负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有限的习题资源,提高数学习题利用的有效性,是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一、从常规到特殊加强数量关系的理解数量关系是数学习题中的“树千”,抓住数量关系,理解数量关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常规习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容易把握,但一到特殊情况下,学生往往束手无策。从常规逐步引向特殊,它不仅节省了学生重新理解新习题的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操作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或数理关系,促进知识内化,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7.
王慧 《现代教学》2010,(4):67-68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量关系常常感到难以理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适时地借助语文知识进行辅助教学,不但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解决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参与国际事宜或国际活动越来越频繁,这使得英语这门语言在中国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为了使我国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门语言,应当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语言学习。但是,在实际的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英语翻译和英语理解过程中市场会出现错误。究其原因,与学生未能准确的理解英语文章或语句之中的隐喻理解有很大关系。对此,中国英语学习者应当掌握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如此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外语隐喻,进而利用英语这门语言准确的翻译或表达。一下本文将通过设计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分析与探讨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蔺丽娟 《山东教育》2013,(Z2):80-82
建立数学模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是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的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使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数学,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相似文献   

10.
张艳红 《成才之路》2010,(21):60-61
初中学生在一年的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从入门到理解,由以前的宏观现象到现在最难以理解的微观解释,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计算题是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物理有关“质能关系”部分,教材只给出了质量和能量间的当量关系式,即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没有对该方程作明确的解释,所以学生除了把质能关系误解为质量可以变成能量外,最容易形成的错误观点就是“物质消灭,能量创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理解及时加以澄清,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用一个由于核反应出现的“质量亏损”问题作为例子来进行详细的剖析。当两个缓慢的氘核(d)相碰后发生的核反应式为 d+d—→t+p(1)反应产物是高速飞出的氚核(t)和质子 (p)。经计算发现该体系反应前后的静止质量不相等,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了Δm  相似文献   

12.
先秦文献中常见的"册名委质"在理解上常有歧义,"册名委质"实际是对会盟、盟誓的概括性指称,其中的"委质"是盟誓的一个环节,是由礼俗变化来的政治礼仪,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尊卑明显的君臣关系是历史地形成的,并没有特别的仪式来确立这种关系,或"册名委质"是确立君臣关系的仪式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3.
"质壁分离实验"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材料优缺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若在初学该实验时能从不同角度探究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改进,既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又能在高考中做到游刃有余,且能有效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4.
质能方程是近代物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由于教材对质能方程的介绍并不多,许多学生试图从对物质世界的传统认识角度来理解质能方程,结果造成对其理解上的一些错误.本文简单归纳并解释一些学生容易产生的误区,供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凤兰 《小学生》2013,(10):16-1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于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数感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离不开生活,任何脱离了生活  相似文献   

16.
江珊 《数学教学通讯》2023,(29):61-62+75
数学实验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实验的育人功能,彰显数学实验的育人价值.模拟性实验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操作力,理解性实验能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力,思维性实验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构力,模型性实验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在数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工具性理解而走向关系性理解、实践性理解、创新性理解、解放性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在质量和能量的关系问题上,英美等国的大、中学无机化学或普通化学大多认为质能之间存在着互相转化或变化关系,这跟我们所提的质能互相联系关系的观点是有区别的。“化学  相似文献   

18.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创设易于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积极进行思维活动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9.
学是用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去解答相关的问题;用是学的提高,学生在用的过程中,能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起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良好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很重要。要建立这样的关系,需要辅导员首先能准确地把握学生情况,充分地了解学生;其次,能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真诚地理解学生;最后能在感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理性的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