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友益 《网球》2012,(9):76-79
和中国网球在伦敦的波澜不惊相比,中国球员在北京国际网球挑战赛上给球迷带来极大惊喜.除男双比赛外,其他三项决赛均出现中国球员身影,王蔷更是成为首位夺得冠军的本土选手。北京国际网球挑战赛,第一次名副其实成为了中国选手腾飞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印象中,很多人都认为运动员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类,其实不然."体操王子"李宁,其谈吐、其学识绝对似受过高等教育:"羽坛皇后"李玲蔚,其气质也不在女大学生之下.中国男子篮球队里也有一位公认的秀才——宋涛.称宋涛为"秀才"倒不是因为男篮只有他一个人戴着一副近视眼镜.1986年1月全国首届扣篮比赛在太原举行,比赛之余游览名胜,行至"公输子祠",宋涛对身边的人说:"公输子,这是鲁班的庙吧?"众人诧异,有记者找管理人员对证,果然正是.此轶事见诸报端,"秀才"之称便传开了."秀才"的美名给宋涛增添了不少魅力,有一位河南的女中学生,因为崇拜他,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宋涛,把所有的运动服和背心都印上了9号,宋涛  相似文献   

3.
他是叱咤体坛的男篮国手,她是活跃于舞台之上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夫妇二人情深意笃,相映成辉。  相似文献   

4.
刘放 《篮球》2003,(12)
北京,天坛公寓,男篮亚锦赛打响前,屯兵北京的老蒋依然在水火两重天里沉浮——信任他的人夸他经验丰富果敢老到,进军雅典不在话下;怀疑他的人骂他墨守陈规选人不当,一世英名将一战损毁。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老蒋格外坦然:“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名利已看得很淡。”无论这次赌博是输是赢,63岁的蒋兴权都会无悔笑对……  相似文献   

5.
华东理工大学3年级学生许琴代表上海队参加今年的全国“乒协杯”赛,连她自己都没想到会打进女单前8名,按照中国乒协的有关规定,她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国家队了。 对每一位从业体校、省体校、省体工队一级级走上来的运动员来说,当一名国手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若在3年前,性格内向的许琴也许会乐得蹦起来,但是现在,24岁的女大学生却面临着当国手还是继续完成学业的选择。 许琴7岁开始进入江西省抚州市业体校打乒乓球,10岁进省体校,又苦练了4年半,于1986年12月进了省体工队。“在专业队打了7  相似文献   

6.
体委训练局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你会冷不丁看见伏明霞从前面的马路上施施然而去,或者没等你反应过来,一个剃小平头的小伙子飞车而过,哦,那是小个子大力士占旭刚。 所以当我到羽排球馆找宫鲁鸣时,看见两个高大小伙子一个逃一个追地从馆内枉奔而出,我立马就认清楚了,那是王治郅和吴庆龙。篮球馆正在装修,男篮暂时借用了羽排馆的场地。队长吴庆龙不知什么事惹恼了王冶郅,逃得狼狈之极,王治郅横抓着一个拖把,追得勇猛无比。宫鲁鸣解释说:男篮在奥运之前训练特别紧张,加上奥运会取得了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7.
举国办体育,这个新中国成立初便确立下来的体育政策,曾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荣誉和尊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这一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质疑:体育的发展已不再单纯依靠金牌数量的累积;我国实力的提升也已不必依靠体育这块敲门砖来证明,那么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去为几块奥运、世锦赛奖牌做准备是否合理?是否值得?运动员的教育如何发展?他们的生存和前途如何保障?冠军搓澡工的现象如何避免?运动员受虐待的事件如何杜绝?这都是举国办体育不可避免的问题。更多的人希望能探索一条更合理,更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路来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体现我们的实力与文明。“体教结合”、完善运动员个人素质和发展,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期待。不久前,北京市体育局和市教委联合开会成立了“体教结合”协调组,正式确立了培养体育人才的发展方向,而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游泳集训队3年前便已走在这条光明的路上。  相似文献   

8.
首次入选国家队的余国华是原国家队选手、曾任中国男排主教练余有为的独子 ,父子俩都是副攻手。当记者问他是不是子承父业时 ,余国华说 :“我爸爸计算了一下 ,我27岁了 ,他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只有4年。爸爸第一次看见我 ,我已经1岁零4个月了。”转了一圈还是打了排球虽然父母都曾是排球运动员 ,身体又特别壮 ,可余国华小时候身体却很瘦弱。上小学一年级时 ,父亲把他送去学游泳 ,二年级又把他送到足球学校 ,他从踢球又改成守门员。练了3年 ,老师认为他门守得不错 ,爸爸只为了让他吃点苦 ,并对他说 :“小时候不吃苦 ,长大了就很难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对于运动员来说,出成绩的颠峰期并不很长,一般来说是在20—30岁之间,女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则更短些。 这种说法已被国内外的一些体育运动的权威人士所认同。一般来说人们大多也这样认为,女运动员结婚,其成绩必然下滑,如果生儿育女,无疑于运动生命的终结。以我国的一些女优秀运动员为例,她们在世界级大赛上,抢金夺银大显身手之时,大多是待嫁闺中年的轻姑娘,没有一名孩子妈妈能够登上世界冠军宝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备战第12届亚运会,中国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从北京、福建、河南、山西、广东、甘肃等省,市调集了15名武林精兵强将,组成了强大的阵容.汇聚北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然后精选出进军广岛的8位尖子(4男、4女),再强化训练一个月。我有  相似文献   

11.
1980年7月底,国家撑竿跳高教练张武纪回到福建老家,打算物色新的撑竿跳人才.福建省是出跳跃人才的地方.跳高名将倪志钦、郑达真,跳远名将刘玉煌、陈尊荣都出自福建.张教练希冀从这块滋养跳跃能手的地方再发现一棵有培养前途的苗子.无巧不成书.张教练正想着,发现一个高个子队员从眼前走过,这孩子眉目清秀,四肢修长匀称.他赶紧"跟踪追击",经一番了解,才知道这孩于是省体校篮球班的梁学仁,刚十五岁就长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体操对我国广大观众来说并不陌生。近年来,随着世界体操运动的发展,艺术体操越来越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李卫红作为我国优秀的艺术体操选手,也渐渐地为人们所熟悉。在1982年南京首届全国艺术体操邀请赛中,她荣获了个人全能、火棒、彩带三项全国冠军。  相似文献   

13.
陈跃玲行老七。一大家子人,如果没有她,便极无味。这一家子只有她在的时候,才有笑声。才有生气。她爸爸最喜欢她,有她陪酒,她爸就能多喝几杯。但毕竟她在家的时候少,十来岁就离家去省城练竞走了。她想父母、爱父母,极有孝心。每次回家都要给父母带很多东西,每次谈到父母,就充满感情,有时不知不觉就掉泪。陈跃玲看上去开朗活泼,不熟悉她的人,常有这种错觉,以为她是无忧无虑的天真的女孩。其实,她的内心世界极其复杂。有一次我跟她聊天,她突然告诉我:“我讨厌自己  相似文献   

14.
1、未圆的梦 凌晨5点,天还没亮,屋子里的人都在熟睡中。忽然,一个大脑袋从被窝中探出来,四下瞅瞅,轻手轻脚地披衣起床。门“吱呀”一声开了,冬日的寒风一下子把小伙子拥入怀抱。 一个小时后,门又被轻轻打开了,闪身进来的小伙子脸上淌着汗。他轻手轻脚地脱掉衣服,鱼似的滑进了尚有余温的被窝。片刻,大师兄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起床啦,出操啦!” 这是发生在33年前天津体训队中国式摔跤队里的一幕,这个偷偷加练、颇有心计的小伙子叫刘玉琪。  相似文献   

15.
199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女子网球单打、双打两项冠军被中国女队第三号选手易璟茜夺得。对这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双料”冠军的情况,人们一直知道不多。七运会前夕,笔者有机会在南京采访了这位选手。易璟茜生于1974年正月新春,从小活泼好动,象个男孩。七、八岁时就敢翻过南京工学院的围墙抄近路去上学。因在体育课上能跑善跳,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1982年将她推荐到省体育场业余体校网球队,1984年,江慧芝教练受命组织一  相似文献   

16.
李海生既瘦又矮。他的颈椎和腰椎都有毛病,还不如一个常人健康。但他任何比赛的冠军都想拿,一旦上了摔跤场,他的病痛就一扫而光,摇身一变,成了咄咄逼人的斗士。这是在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  相似文献   

17.
18.
动人心魄的争夺1986年5月3日晚,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能容纳17,000人的塞纳昂体育馆里灯火辉煌,座无虚席,第十四届汤姆斯杯羽毛球决赛正在这里进行.这是世界羽毛球最高水平的团体比赛,所以格外引人注目.由中国和印尼争夺冠军,比赛按五战三胜制进行.第一单打,中国队年轻选手杨阳以2∶0轻取苏蒂亚托.第二单打中国丁其庆以1∶2负于刘邦高.第三单打,中国新秀熊国宝以2∶0力克"天皇巨星"林水镜.第一双打,中国张强、周金灿以0∶2负于纪明发、陈财富.场上比分2∶2!谁操胜券尚难预料.说来这真是个戏剧性的比分,上届汤姆斯杯决赛,中国与印尼的前四盘打成2∶2,最后一盘,中国双打负于印尼.痛失1982年好不容易夺来的汤杯.  相似文献   

19.
1990年(农历庚午马年)9月,第11届亚运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据此,笔者几度赴京采访,她便是其中的一名健将。她叫冯英华,昵称阿冯,上海人,国家田径队跨栏组选手。去年11月(1989年),阿冯随国家田径队出征亚洲田径锦标赛(印度)、泰国国际田径赛,荣获亚洲田锦赛女子100米栏亚军和泰国田径赛的冠军。芳龄24的冯英华,身高1米72,颀长的四肢、白净的肌肤、浓密的秀发、黑亮的眼睛,一副十十足足的时装模特儿样板,当年若不是被上海杨浦区业余体校田径教练慧眼识白驹地选中的话,她也许早已成为全国的“名模”了。十二年田径训练生涯的酸甜苦  相似文献   

20.
来自上海男排的年轻选手沈琼,还不为广大读者熟悉,但他已被列入国家男排的新人名单,是一颗承载人们期望的新星。我接触沈琼还得从第九届全运会说起,那天上海男排苦战四局,不敌浙江队无缘四强,沈琼的心情不好,但出乎意料,他竟然答应接受我的采访。伤心的秋天沈琼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江苏队赢了,进了四强。”我知道这是他告诉我另一场四分之一比赛的结果。可见他心中的些许憾。我本不想提起当天的比赛,但还是不禁问道:“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样?”“发挥得不好,特别是发球,真不该有那么多失误。”沈琼一边回忆比赛,一边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