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原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这三方平衡教育关系已经无法平衡,因此,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显重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关键。科学管理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用自编的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问卷,对贵州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较明显的家庭因素有:监护人家庭氛围、家长期望、监护人教养方式等。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监护人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父母要经常调整对孩子的期望;监护人要优化家庭环境;父母要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由于长期在爷爷奶奶、亲朋好友等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在这种缺少父母亲情的家庭生活环境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凸显。要想解决这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家庭、社会必须齐抓共管,从多方面入手共同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以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监护人的素养、家庭及社会环境对孩子思想教育的影响的调查分析,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家长的关心、家庭社会学校的配合教育、学校教师的关爱、班主任工作、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针对3岁~6岁的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围绕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子沟通现状,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留守儿童家长与监护人的沟通几个方面,对留守家庭亲子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了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分析了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教育是教育的新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负面效果;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监护人的不到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完善留守儿童教育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直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由于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的矛盾、学校与家庭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社会化、安全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教育困境,可以选择以下路径: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供教育服务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社区保障体系;善于自我调节,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最有利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是家庭,由于长期缺乏家庭互动,侨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尤为显著。"类家庭"教育模式是模拟家庭结构,帮助成员融入家庭,体验家庭生活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在比较分析各种模式的基础上发现"类家庭"教育模式与侨乡留守儿童现状存在一定的契合性,在侨乡留守儿童中应用"类家庭"教育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探索,为提高侨乡教育水平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任露  毛齐明 《中学教育》2014,(4):98-104
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从情感体验、情绪表达、情感沟通三个方面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积极情感体验不充分、负性情绪表达受阻、应急情感沟通不畅。同时,父母感情满意度、监护类型、被留守年龄段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影响显著。为此,文章提出有意识关注留守儿童情感世界、父母之间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形成合力、谨慎选择外出时间段和监护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影响着教育的效果。通过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及学习习惯成因分析,验证其学习习惯是否良好,从而进行归因分析,得出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对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提出家长学校如何开展有效教育改善"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建议,以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性侵害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社会工作者应在留守儿童性侵害预防与救助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在针对留守儿童性侵害问题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秉持文化敏感性视角和地方性知识视角,充分发挥留守儿童性侵害预防和救助服务中的教育者、资源链接者和倡导者角色。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以家庭为中心、以关系为取向的介入理念,教育留守儿童监护人认识性侵害的危害,为受侵害的留守儿童及家庭提供整合式的危机处遇模式和专业支持,促进建立以留守儿童为本、以家庭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的留守儿童关系型关爱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属于全体在校生中的一员,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大局。鉴于此,我校于2011年5月份确立了市级"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研究》。课题组成人员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特把隔代监护人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的有益探索做以下回顾。一、加强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隔代监护人要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引导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爱自己、爱周围的人,进而拓宽他们的眼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性格、学习等方面,通过分析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缺失、监护人管理不当、学校教育不足、社会支持不力、政府治理不够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要满足亲情关爱、履行监护责任、改进学校教育、增强社会教育、加强政府治理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的全面深入,城镇下岗人数以及农村的劳动力剩余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进城打工。因此,一批新的群体由此产生,那就是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一起生活,越来越多的儿童缺少的是家庭的温暖和教育,没有监护人在身边细心地指导,导致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以及身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关爱这些留守的儿童,班主任就要肩负起更重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受社会制度,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所造成。社会制度层面因素源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之间的矛盾;新的就业制度下产生的新读书无用论。家庭层面因素源于亲子互动、沟通大大减少,相当部分的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部分家长的价值观改变,使留守儿童受到不良的影响;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父母或监护人与学校缺乏沟通。社区层面因素源于留守儿童的课外社区生活处于无监管的真空状态;社区同龄人的影响;现代传媒和新型娱乐方式的影响;社区内对留守儿童的现象与问题重视不足。基础教育层面因素源于学校对留守儿童问题意识不足;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没有专门的心理专业人员与条件;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素质教育观念淡化;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大、负担重、报酬低。  相似文献   

16.
调查发现,当前老区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三大主要问题:一是过度依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严重缺位;二是过分强调学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三是教育途径狭窄,教育内容片面.为此,家长和监护人要切实肩负起职责范围内的教育责任,为儿童倾注更多的关爱;学校要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相互补位,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校和老师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用一颗爱心去碰撞另一颗心;学校还要强化教育宣传力度,确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教育部门应组织老师对监护人进行教育指导,有效提高监护人教育水平;使留守儿童能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只有当留守儿童具备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够促进留守儿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这对提高留守儿童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原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这三方平衡教育关系已经无法平衡,因此,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显重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关键。科学管理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是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选取留守儿童的父母、隔代监护人、兄弟姐妹三个家庭支持的来源主体为调查对象,分析其为留守儿童提供的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的现状,并从支持来源主体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支持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王茜 《中华家教》2023,(2):39-47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既有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微观层面日常真实状态关注较少的情境下,通过个案剖析探究这一主题就变得独特而有意义。本研究从家庭教育能力建构视角出发,结合案例分析,发现农村不同类型监护人和不同类型家庭在留守儿童情感支撑、教育方式、教育环境上表现出了多重现实困境,如家长对儿童亲情关爱的忽视、隔代抚育者对家庭教育认知和能力的困惑,以及亲戚代管的身份尴尬和儿童环境融入的难题,都成为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能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关注不同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问题,提升父母和儿童间的情感交流互动,利用基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宣传解读好既有法律政策,以及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机制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