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笔者采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4大类和24小类,分别计算了1996-2009年闽台各类和整体农产品Thom和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闽台整体农产品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故而认为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TSC)、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对两岸资讯电子产品的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及其演变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两岸资讯电子产业各有优劣势,互补性强;两岸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台商投资带动的结果;随着大陆台商的本地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与台湾的产业贸易将被台商的投资所替代,两岸分工将日益趋向水平型.文章最后指出,随着两岸三通的全面实现及ECFA的签订,两岸的投资和贸易关系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将有利于两岸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深化两岸电子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3.
闽台两岸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差异驱动服务外包的需求,两岸服务外包合作符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需要通过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提升双方在国内外的竞争力。闽台两岸服务外包的合作,应基于初级合作方式,大力发展战略型合作方式,努力开拓创新型合作方式,把闽台地区建设成亚太地区集劳动、资金和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的政治定位和政策差异、台湾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福建金融业发达程度以及闽台经贸合作模式等一系列因素均制约着闽台经贸人民币结算的快速发展,同时,闽台人民币结算收付比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失衡的现象。因此,加强两岸货币合作、推动台湾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促进福建的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提高福建对台经贸结算货币选择权、平衡闽台人民币结算收付比是推进闽台经贸人民币结算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的可能性,如深厚的"五缘"为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度发达的台湾技职教育是福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路标,福建高职教育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为台湾技职教育西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岸关系向好趋势,为闽台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认为可以"校校企"合作项目为切入点,深化两岸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积极吸纳台湾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和成功经验,共同打造海峡西岸高职教育品牌,为两岸产业对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郑素静 《莆田学院学报》2011,18(1):42-45,49
针对2002—2010年上半年的最新中美贸易数据,运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方法,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计算分析入世后近几年的中美货物贸易的互补性。为理性看待中美贸易巨额差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只能是权宜之计。从长计议,两岸农业合作的根本途径是将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差异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以提高配置效率,取得双赢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表明:资源要素直接流动与整合是两岸农业合作的理性选择与有效模式;政府的政策与服务创新,是促进两岸农业进一步合作,创新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永达学院是台湾南著名的高等技术学院之一。2008年9月,该学院与福建工业学校成立海峡西岸首个由两岸院校联合开办的培训中心。福建省教育厅在之前出台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意见》,内容涉及招收台湾学生、两岸酝酿学分互认等方面。其中,针对两岸院校最关注的两岸学分学历互认问题也有望在福建率先试点。福建首家闽台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两岸金桥(福建)就业机构星采学苑已经接受了台湾36批、近800多名学子到大陆考证。  相似文献   

9.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福建地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教育师资资源相对匮乏,而台湾地区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两岸同根同源,语言相同,文化相通,职业教育互补性强,开展闽台两岸跨区域职业师资联合培养是促进福建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试论闽台高等教育资源互补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岸"三通"的实现,闽台在高等教育领域里互惠共赢的合作突显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台湾高等教育学额面临严重的"供大于求",而福建高等教育供给相对紧张,两者可成互补之势;台湾一些高校师资优秀、国际化水平高,又可带动福建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福建作为大陆与台湾沟通的"先行区",在沟通两岸关系方面具有与台湾"隔海相望、血脉相连"的"五缘"优势。闽台文化的统一性及近年来闽台日趋频繁的交流都为两岸高等教育资源的互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 regression model,VAR),对台商在闽农业直接投资与闽台农产品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台商在闽农业直接投资是推动闽台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台商在闽农业投资对福建省出口农产品到台湾地区有促进作用;该投资对福建省自台湾地区进口农产品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是在长期具有促进效应。闽台应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寻找高效合作模式,创建良好投资环境,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台商农业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2.
论述两岸共同市场提倡从商品、资本、人员、技术自由流动的角度去整合两岸经贸。对两岸共同市场的相关文献作了简要综述并就构建现状作简要分析,总结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开放度不对等,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对大陆开放台湾市场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长期对大陆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当局应该取消对来自大陆出口产品和陆资入台的限制,从共同市场角度去整合两岸经贸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闽台两地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地之间就有密切的贸易关系。甲午战后,台湾被迫割让日本,此后日本修订了两岸贸易政策,强制性地使台湾的贸易对象转向日本。致使历史沿革而成的闽台贸易呈急剧衰微的趋势。本文从两地贸易商品类别的角度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闽台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传统的五缘关系是闽台旅游合作的最大优势,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后,闽台之间的人员交流与经贸交往日益增长,闽台旅游合作一定要抓住两岸和平稳定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国家支持海西建设的战略机遇,合力打造海峡旅游产品。通过紧密把握闽台旅游合作的优势,构建科学有效的合作发展模式将闽台旅游合作引向深入,实现闽台旅游产业深度对接,以期促进海西加快建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亚太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一体化架构下两岸农业合作的省思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两岸既有的农业合作机制在体现市场主导性的同时呈现出政府制度性缺位的状况,同时,合作机制的功能发挥范围也长期停留于投资贸易以及农业生产的技术领域.2008年5月两岸关系改善以来所呈现的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和农业合作自身的进展,衍生了两岸农业合作机制创新诉求.未来,两岸应在市场与政府职能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形成市场机制与政府制度化安排良性互动;并从"大农业"范畴出发,建构更符合两岸农业竞争力提高和经济一体化需要的农业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市场与政府的相互配合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闽台农业合作是两岸农业资源要素流动与整合的过程,是市场机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是政府扶持推动的结果。文章分析了市场与政府在推进双方合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应当确立合作中市场机制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地位,明确了政府的服务性功能定位,以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17.
闽台文化同属于中原文化,历史文化关系极为密切,随着区域间文化与经济联系的日益融合,闽台地缘文化交流日趋紧密,闽台的地缘关系的优势日渐凸显,当前两岸关系稳步发展的基础为拓展闽台地缘文化产业空间创造了条件,推动其成为两岸共同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闽台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地缘、地缘文化和地缘文化产业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闽台地缘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并对发展闽台地缘文化产业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实性与可行性日益凸显。对厦门市1 028名高中生赴台就读意愿进行问卷调查显示,相当部分高中生愿意赴台就读,并且以选择台湾公立大学中的名校为主,选择技职院校者较少;影响赴台就读因素主要是台湾高校本身及其专业的吸引力;调查也反映出高中生对台湾高等教育缺乏一定的了解,台湾高校的吸引力有限。因此,台湾方面要想吸引大陆的优质生源,应出台真正能够惠及大陆学生的赴台就读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