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是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和谐社会是把多种多样的社会资源、多种多样的社会结构,用先进的社会规范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朝着绝大多数人认定的目标前进,组成社会交响乐,奏出和谐的动人乐章。根据这样一个要求,和谐文化中至少应该包涵三个“一”。首先是和谐文化应该确立“目标一致”的价值取向。和谐社会只能是奔向一个大目标。南辕北辙谈不上和谐。共同的利益决定我们会共同选择一个目标。其次,和谐文化应当有“步调一致”的理念。方向选对了,如果步调不一致也不行,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再次.和谐文化应当有“统一指挥”的规范。和谐社会是社会的交响乐。一场交响乐的指挥只能有一位。社会的交响乐只能由执政党手执指挥棒。没有这三个“一”的理念就谈不到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2.
“礼乐”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论语》提出的“和为贵”是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所在。它要求并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乐文化的规范和模式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3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显然,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战略文化。“和谐”一词指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两种以上不同要素的协调、结合、融合与发展。文化的价值则体现在社会理想、政治结构和经济体制中,通过人们和谐的合作和制度的作用而发挥功能。和谐文化的提出表明文化问题工具化的新趋势,它预示着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新变化。和谐文化的价值,即经济、社会、政治、道德和精神利益的共享及合理的分配的方式;换言之,追求共同幸福的目的,是人类解放的主要条件。没有一次同进步有关的人类活动会脱离和谐文化而实现。那么,应该采用新的广义的定义,即文化是按人的意图对自然或自然物进行转化的人类全部活动的总和。这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界说。说到底,“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有和谐思想的萌芽,孔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认为“天人合一”。在西方,毕达哥拉斯说“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文艺复兴后的笛卡尔、莱布尼茨、黑格尔等人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莱布尼茨认为“宇宙是一个由数学和逻辑原则所统率的和谐的整体”。干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求着和谐。今天,和谐境界已经成为人们在各个方面的要求,自然界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企业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良好的人际关系、公平的竞争环境、相互支持合作的组织氛围、较高的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是和谐型企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不仅包含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制度和规范,而且还包容了与这些制度和规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为贵”是“礼”的根本精神。它要求并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的规范和模式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显然,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开放的胸怀,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和谐。和谐观、和谐思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独有的文化,在西方被称为“东方精神”。和谐文化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诸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论和“和谐”观念是和谐社会理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人民公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是针对现实“社会冲突”而提出的战略构想,但其文化渊源却相当悠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大同太平、民为邦本、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等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的和谐因子,实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在当前,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基因,必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的角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特殊具体的文化层面,即精神文化系统的和谐问题,就是要解决好文化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上的“一元”与“多元”的关系问题,即“文化和谐”问题;二是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来讲,就是要打造一套全新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并用它来促进和保障完整全面的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新文化构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态化是人类化发展的最新取向,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将致力于校园生态化的构建,21世纪的大学校园应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营造和谐的化氛围,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努力和大社会辐射力度,成为“国际性”的开放组织,承担起“泽被人类”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崇德尊札、贵中尚和”、“重义轻利、诚信守诺”、“形神相亲、表里相济”的思想观念潜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意蕴.深入发掘传统体育文化和谐意蕴的潜在价值,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对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遏止竞技体育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引导人们形成身心和谐发展的整体健身现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和”从其渊源看,实际上上是多样的和谐,在儒家多显现为人际与社会的和谐,在道家多预示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佛家则偏重于人自身灵与肉的和谐。永州阳明山从其“阳和”的本名来看,具备了“阳和”的性格,在当代社会它与台湾阳明山机缘巧合,可以从文化创意角度培育成为一座“和美”之山。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以下简称“记”)如何理解和解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贾建芳:(以下简称“贾”)要区分“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和谐文化不同于文化和谐。文化和谐是指文化体系自身的内容及各种形式、各个环节之间是统一和谐、积极互动的,而不是分裂、冲突和相互抵消。实现文化和谐主要是指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使多元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兼容共生、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陈浩 《今日教育》2006,(12S):6-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摆在全党面前新的时代课题。社会和谐,教育是基础:教育和谐.学校是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培养合格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全部丁作之中: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小社会”着手.构建和谐校园,让校园成为师生精神的家园.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我们的体会是:培育学校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5.
王昊 《吉林教育》2006,(11):19-22
当今,“学校文化”是教育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那么,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如何传承文化和构筑学校文化?对此,从理论和社会实践层面加以厘定,对于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学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谐政治文化的透视与演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和谐意味着“和而不同”,和谐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是互动的关系。和谐政治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容和影响因素,也是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于国际全球化大潮中,中国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有机遇亦有风险。在党的领导的大前提下,中国经由“和而不同”、人本、法治、改革和创新的路径演绎和谐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不但是多元包容、开放协商、民主自由的文化,而且体现人文关怀,扶助弱势群体,达成社会公平,摒弃了人治,扬弃了礼治,廉政而法治。  相似文献   

17.
讨论和谐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认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问题。不能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模式认识文化的意义。文化关涉人的存在,是人的存在的表征。和谐文化的提出,旨在以可能的方式制衡单纯的物质文明发展对人的目的性愿望的遮蔽。而河北人文精神作为一个敞开的过程,只有在和谐文化的框架里才会彰显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西方公民文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把它与西方文化中的公民文化进行对比。西方背景下产生的公民文化比较强调“分”、法理及对政治的广泛参与,而东方历史背景下的和谐文化更倾向于强调“合”、情理及对政治的普遍冷漠。公民文化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公民社会必将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姜斌 《文教资料》2007,(19):8-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和核心价值,充分发掘儒家文化中所蕴涵的和谐内容,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提倡的“忠恕”思想、“孝悌”人伦、“仁、礼”道德以及“克己、修身”对在高校中进行人际关系、家庭亲情、人与社会以及自我心灵和谐的教育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邵晓茹 《文教资料》2007,(12):169-170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是伟大时代的最强音。社会的和谐取决于社会每个细胞的和谐,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学校发展目标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