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好的老师     
古代有一位学琴的人,曾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3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给老师听。成连先生听完笑了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更高明。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相似文献   

2.
知音     
<正>伯牙,春秋时代著名琴师。早年曾跟成连先生学琴,学了三年后,基本掌握了演奏技法,但还未领略作品的神韵。于是老师带他到东海边蓬莱山上去实地领略"移情的功夫,自此使他理解体会了乐曲的内涵及表达乐曲的能力,后成为一名高超的琴师。"  相似文献   

3.
老师的用意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做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琴师。他累【】气喘吁吁,心情烦(燥躁)【】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hài)浪拍击岩石发出【】“哗…  相似文献   

4.
最好的老师     
古代有一位学琴人,曾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3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给老师听。成连先生听完笑了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更高明。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第二天清晨,成连先生带着学琴的人划着船来到一个海岛,并告诉他:“老师就在海岛上,你自已去找吧,10天后,我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学琴人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气喘吁吁地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入云端的山峰。那里有惊涛骇浪拍击岩石,有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之声,都使学琴人…  相似文献   

5.
早就听说,特级教师张在田运用录音手段实施初中作文教学改革实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最近到潍坊市临胸县出差,有幸在龙泉中学听了他的一堂音乐作文课,颇受启发。上课钟声响后,张老师健步走上讲台板书:听音乐作文。潇洒刚劲的字体显示着深厚的教学功底。其后,他连续播放了三遍《喜洋洋》乐曲。第一遍,学生倾听,脸上焕发出“喜洋洋”的神情。学生都被这优美欢乐的乐曲所感染。第二遍,多数学生听后陷于沉思,显然是被这美妙的乐曲所陶醉。此时,张老师提出两个问题:(1)听后有何感受?(2)此曲常用于何种场合?学生踊跃回答…  相似文献   

6.
10月31日星期五晴叮铃铃,叮铃铃,悦耳的铃声像一首欢快的乐曲,召唤着我们走进第二课堂。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向自己的社团走去,我也风似的奔向舞蹈室。一走进教室,我就看见一位又高又帅的男老师站在那里。我们个个瞪大眼睛,惊诧不已:咦?教我们跳舞的是这位男老师吗?他真的是老师吗?我们半信半疑地看着他。老师全然不顾我们异样的眼神,喊着口  相似文献   

7.
一、晨间活动让幼儿看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有关解放军生活和战斗英雄事迹的图片和连环画,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边看边讲,以此激发幼儿向解放军学习的热情。二、艺术活动1.欣赏乐曲《我是一个兵》。听完两遍乐曲后,我让幼儿说说乐曲所表现的形象以及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1995年7月10日上午10点。广西北海。正在“北海之夏”全国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研讨会上开会的鲁明智老师突然头发晕,坐不稳,左腿不能动……鲁老师病倒了。 这次会议是《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主办的,会议代表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教师。鲁老师是武汉市洪山区长山中学的代表,他病倒之后,大会组织者和与会代表都向他伸出了关怀之手,谱写了一支“人间仍有真情在”的乐曲。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给你们讲了贝多芬的故事,知道了贝多芬是世界上有名的音乐家。他曾经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的人造福。”他还说:“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是多么幸福啊。”贝多芬的一生创造了许多著名的乐曲。  相似文献   

10.
贾宝良 《河北教育》2007,(10):44-45
把美术应用于音乐课堂,是一种灵活而切合实际的教法,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记得有一次,让学生欣赏一首乐曲《春天来了》,要求听完以后谈一谈感受,发现有位学生边听边埋头画着什么,我有意提问他,他站起来后不敢发言,以为老师会批评他乱涂乱画,但见我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不像责怪的样子,才胆怯地说:“老师,我可不可以不讲,  相似文献   

11.
愉快轻松的乐曲伴随幼儿走进幼儿园;雄壮有力的乐曲带领幼儿参加体育锻炼;舒缓轻松的乐曲伴随幼儿愉快进餐;轻柔温馨的乐曲让幼儿进入甜美的梦乡。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广泛地接触音乐,体会不同的乐曲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十个小矮人》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首乐曲,每次活动结束以后,老师都要放这首曲子,请幼儿去入厕和饮水。时间长了,幼儿便不需要老师的提醒,自发地按照音乐的节奏逐个儿起立“,一个小矮人,二个小矮人,三个小矮人……十个小矮人”,他们听着音乐、打着拍子、哼着歌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使入厕和喝水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听一位老师上《他是我的朋友》一课,在《找朋友》的乐曲中,同学们自主找朋友,然后坐在一起,并分组表演献血、输血,最后优胜组表演舞蹈,整个课堂气氛看似十分活跃,可遗  相似文献   

13.
铃声     
一位老师说   他最喜欢的是上课的铃声   那清亮的铃声像出征的号角   驱散你的烦恼扫除你的杂念   让你精神饱满地走进   一个耕耘的春天   一位老师说   最令他高兴的是下课的铃声   那悠扬的铃声像凯旋的乐曲   荡涤你的疲惫洗濯你的苦累   知识伴着汗水播撒   成功使你欣然无憾   一次次出发   一次次到达   叮零叮零   老师的乐趣尽在其中 (本栏目责任编辑李伟晗 ) 铃声$双城市实验小学@刘正生  相似文献   

14.
一、过于重视弹奏方法,轻视乐曲表现力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会看到的画面是:因为乐曲节奏的不正确、速度的前后不一、手指下键力度等原因,老师绷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课堂现象:欣赏一首乐曲时,老师不断地在聆听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或者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等,却不知这些声响早已破坏了乐曲的整体性,使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地聆听。如此一来,反而影响了学生良好鉴赏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长沙路小学青年教师高建毓上了一堂听音乐作文课——“猫捉老鼠”。这堂课融音乐、作文训练于一体,给人不少启示。上课了,老师首先板书乐曲的标题——《猫捉老鼠》,接着要求学生听乐曲两遍,听第一遍要知道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第二遍要知道乐曲可分几段。然后她按动键钮,录音机里就响起了美妙的乐曲。学生们聆听着乐曲,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他们个个很自然地用手指或脚合着节奏,轻轻地叩着桌子或踏着地板,显然,这些孩子是有音乐“细胞”的。接着老师让学生分段细听,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  相似文献   

17.
想象力     
<正>记得一则小故事,一个人学习竹笛多年,他的指法已炉火纯青,修长的十指翻飞拨弄着,很多乐曲也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但老师似乎并不满意,眉头微皱,后来老师告诉他:"吹笛者的乐音,与机械化的乐音相比,人能在想象的飞扬中创新发挥,但我听了你的演奏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动。"  相似文献   

18.
琵琶传统乐曲与其他民间音乐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乐曲是表现风格的重要载体,本文将通过对乐曲来源的分析,论述琵琶各流派的传统乐曲与民间歌曲、戏曲等民间音乐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次音乐公 开课,音乐老师 在进行音乐的情 感体验训练时, 连续将华彦钧的 《二泉映月》播放 了三遍,到第三 遍时,竟然有为 数不少的同学掩 面低泣,久久沉 浸其中……为什 么一首没有唱词 的曲子竟有如此 的魔力呢?音乐 老师一语惊醒梦 中人,他说,乐曲 和语言一样都是  相似文献   

20.
幼稚是孩子的天性,犯“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在宽容学生“错误”的同时,要注意把道理给学生讲明白。 在一节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上,我先让学生听乐曲《二泉映月》,接着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这首乐曲我听了直打瞌睡。”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那学生的脸红了。这时,我没有全盘否定这个学生的感受,而是首先表扬了他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