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  相似文献   

2.
师存宝 《现代语文》2007,(4):119-119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指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洪东 《现代语文》2008,(11):128-129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学习写作是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纯粹应付考试。作文教学虽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培养的学生应该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效率低由来已久,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一些语文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或很少写作,没有什么写作经验可谈,也不去研究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展示。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写好新作文呢?一、激情导趣——习作的不竭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课,就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6.
要求学生把学习语文当作人生的乐趣,确实不是那么现实,因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要作文。一提到作文,学生们就头痛,往往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兴趣无从谈起。叶圣陶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一、作文教学也需要爱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感情、需要爱。…  相似文献   

7.
王伯美 《学语文》2007,(4):38-38
"老师,我知道这样写不是很理想,但我不知道怎么写,没什么可写的。"生活二字,渐渐地从部分学生的作文中淡去。这是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容忽视的现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生活,才是写作的永恒源头。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因为有了生活的滋润而"活"起来?片段作文训练不失为一种可行性强、收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艳 《成才之路》2010,(9):44-44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叶圣陶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那么,作文教学我们要关注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正一、高中随笔生态写作教学的提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写作理应成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激扬青春、激发智慧的自觉需求和主动行为。然而,残酷的应试现实让师生为写作的考试分数而疯狂,以致无暇、无力甚至不愿为写作的理想——生命成长而修炼。为了分数,写作已沦为作文的各种应试技能操练,甚至编胡话、说瞎话、传套话,而不是生命的自由呼吸。作文教学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已经让学生走进"死胡同"。  相似文献   

10.
陈琳霞 《现代语文》2009,(3):139-140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提出新课程教学关注的是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强调师生互教互学。而且沃德在《非常教师》中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因而笔者就尝试用新的理念去进行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去寻找写作之“米”,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激励学生去喜欢写作、去爱好写作、去主动写作。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语文“听、说、读、写”整体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相似文献   

13.
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让小学作文教学更有效,引来源头活水就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汲取素材——引来作文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作文属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内容,虽然在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包含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模块,但是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习惯于随便设定主题让学生展开写作,而且学生只会通过仿写的形式来开展写作,导致中学作文教学效率比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科学开展作文训练,保持写作兴趣的激发与作文训练的协调性,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化的作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让小学作文教学更有效,引来“源头活水”就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叶魏丽 《语文天地》2014,(10):60-61
生活化作文是教师创设条件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写作,提高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改善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现状,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使中专作文教学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为中专作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相似文献   

17.
写作不是语言游戏,也不是炫耀技巧,而是一种价值选择,一种生命意义生成的活动。正如法国作家让·马拉凯所说:"写作是探求真理的一种手段。"既然是"探求真理",作为初级写作活动的作文就不能仅仅是个人感情(小我)的表征,而应该是对人类情感(大我)的体认与表现。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以培育、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为首要任  相似文献   

18.
王爱菊 《考试周刊》2013,(92):46-46
<正>"作文,作文,让人头疼"形象地反映了目前作文教学中的尴尬和无奈。学生常常对着作文发呆或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半天才"挤出"一点儿或随手拿起一本作文书,七拼八凑,应付了事。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便害怕作文,厌恶作文,一上作文课就头疼。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写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写作。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让学生养成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习惯,注重作文评改,指导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生中怕作文或讨厌作文的为数不少,对作文的写作往往抱有神秘感,认为自己没能力写,从而失去写好作文的信心。因此,即使写作文也是处在一种无奈的写作心境中,要么应付老师检查写,要么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写。这一心理上的障碍若不克服,作文训练的目标就无法达到。为此,本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作文教学的规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着重阐述学生主体性和"激励"艺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作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