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都感到很困难的一节课,笔者随堂听了几位老师对该节课的施教过程,颇有感慨,共性的问题是课堂很乱,层次感不明显.对于这节课,笔者认为必须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来完成课堂教学.首先是把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设计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凸透镜成像规律找出来,目的是通  相似文献   

2.
贾丽  朱文军 《物理教师》2013,34(1):44-47
凸透镜成像规律内容多、成像情况复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探究过程.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考维度,在选择实验光源时要综合考虑,处理实验数据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凸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经历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体验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避免对于规律的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4.
凸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经历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体验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避免对于规律的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5.
孔祥龙 《物理教师》2011,32(3):33-34,37
凸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科书都把这部分内容安排为科学探究.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虽然也做了实验,也经历了探究过程,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仍然主要靠死记硬背,在分析解释有关问题时,脑子里没有形成丰富清晰的成像印象,常常造成困难,产生错误.这固然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比较复杂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为例,在实验探究课上实行分段调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高效地进行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7.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是初中物理中较难的探究实验之一。要使学生较好地完成该实验探究,关键是器材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探究。若按教材所述方案让学生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则学生是得不出一个  相似文献   

8.
苏科版《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上册中最为抽象、最难理解的环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主要有三部曲——实验、作图、口诀,其中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苏科版《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上册中最为抽象、最难理解的环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主要有三部曲——实验、作图、口诀,其中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最重要的.一、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每人一个凸透镜,让他们用凸透镜看书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不断慢慢增大凸透镜与书本间的距离,观察像的变化.窗边的同学移动凸透镜时,意外地发现书本上居然出来了窗外景物倒立、缩小的像.通  相似文献   

10.
本节是在介绍完有关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后,对它的成像规律作进一步探究,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并得出成像规律,为以后解释照相机与眼睛,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其实验探究过程及成像规律,也是中考光学考查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一个重要的学生探究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除了要让学生知道凸透镜成各种性质像的条件外,还要通过实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用作图法解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新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本节的学习目标为: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初步了解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笔者根据教材中的教学要求,采用“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制定实验计划、实验记录、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探究实验时,着眼于知识技能、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探究式教学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以凸透镜成像规律为教学内容设计了一堂探究课,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后获得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内容繁多,应用相对广泛,实验难度较高。因此在新课标下,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应引起物理教师的关注。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课,探究如何上好一节物理实验课,反思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找到正确的探究方法,提升探究效率。  相似文献   

15.
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常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然后强化记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中考复习时凸透镜成像规律几乎遗忘殆尽,究其原因没有抓住两点三区间,建立凸透镜成像动态变化图景.  相似文献   

16.
凸透镜是重要的光学仪器元件.广泛用于摄像机、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方面,在初学“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常是用如图1所示的仪器装置,来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如果你作过这个实验探究后.还可用“作图法”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这样就可加深相关印象.深刻理解相关规律,为迁移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教学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以凸透镜成像规律为教学内容设计了一堂探究课,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后获得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18.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学科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实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光学实验,因此在每年的中考题中占的分值都很高.几乎各省中考中都能看到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考题,归纳一下探究题的类型,不外乎有以下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用蜡烛作为光源简单易行,可以帮助学生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用蜡烛作为光源仍有以下几点不足。  相似文献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基于经验的探究往往设定了探究的前提,如1倍焦距和2倍焦距均来自教师的经验而非学生的自主发现,传统的数据收集手段也让实验样本不够完整.基于证据的探究则运用智慧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的多组实验数据形成探究大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使规律可见,实现科学探究的可视化.这种基于证据的探究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证据意识,使探究更具普遍性,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