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我与地坛》史铁生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题目与文章,就如眼睛与人那样重要。透过这扇心灵的窗户我们能够窥探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所要抒发的情感。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提倡学生自主拟题。相对而言学生给文章取题目的空间就大了。然而,他们能够在这个空间里自如地施展拳脚吗?看看学生给文章取的题目就可见一斑了——《暑假里的一件事》《今天,我真快乐》《他真棒》《美丽的校园》《我心爱的小动物》……从这些作文题目中,我们看到了传统作文命题的影子,在当今这个推陈出新,讲求创新的年代里,作文的题目也需要创新。那么,如何才能…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的“故为之说”的“说”,不少参考书都当作动词解释。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评注译析古文百篇》里,把这句话解释为:(我)为这件事作了这篇“说”的文章。在注解里又说:“‘说’原是名词,一种文体。此作动词。为之说,为这件事作一篇‘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古文评注》,也持同样的看法。《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这样解释:“‘之’字作介宾,‘说’字作动词,指写作(这篇文章)。或者‘之’字作指示代词,充当定语,‘说’字作名词,指一种文体。两说都说得通,就柳文而论,前者才是作者原意。”  相似文献   

4.
一、写什么——直面文本的素读 阅读教学的第一层次就是“唤醒文本”,把握作者原稿内在的思想,与作者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达成共识,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 备课时,我将《热爱生命》的阅读重点集中在“逼真的细节”与“深刻的主题”这两点上,并在阅读文本时敏锐捕捉到了主人公颇为矛盾的一句话:“活着才感到痛苦……死就等于睡觉,它意味着结束,休息……就是到了死神的铁掌里,他仍然要反抗它,不肯死.”根据这个切入点,还原文本的途径,因此一目了然:体验生存绝境,感悟硬汉精神.  相似文献   

5.
当一个人类以外的生命以一个小婴儿的姿态出现。并用一双会说人话的眼睛盯着你的时候,给它起名字就成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当好朋友把一只刚满月的小狗带来学校,当这个小东西对我深情地一瞥,脑袋里立即涌出一个歌名《爱的就是你》,于是这首歌的主唱的名字也就成了它的名字——王力宏。如何识别动物的公母雌雄该是什么课程里的知识?反正我在学校里没学过。鉴于“王力宏”这个名字,相信该是个小帅哥。于是呢,我就把它当男孩子带。在它刚刚会战战兢兢、一层一层慢慢地上下楼梯时,我就带着他在小区的花园里疯跑,看他那四条又短又肥的小腿奋力划动,频率非凡地跟在自己脚跟后面,就会不停地大笑。一直笑到肚子疼得人蹲在地上。他呢,也停下脚步坐我身边.眨巴几下那双无知的大眼睛,冲我说话:“喂,你怎么啦?”  相似文献   

6.
青海的王晓同学来信说,我的作文总跑题,我也找不到原因,我该怎么办呢?杨老师:作文跑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审题不当。审题不当是对题目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造成的,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的含义。比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个题目,其中“记”是记述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一篇记叙文,“一件”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也不是多件,“有意义”指不是一般的事,是一件对作者来说有意义的事,“事”表示是记事的文章不是记人的,不是说明文也不是议论文。这样这个题目就审清楚了。另一个是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题目中的…  相似文献   

7.
敢说你识字     
我敢打赌,“感冒”的“冒”,十个人中,有九个不会写。大多数人会把“冒”字上边的这个偏旁写成“曰”或者“日”,错!你盯住这个字仔细看一分钟,这个偏旁既不是“曰”,也不是“日”,它中间的两横与边框是不相连的。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许慎!很遗憾,许慎今天来不了,他在东汉年间就死了,留下一本《说文解字》。那我们就请出《说文解字》吧。《说文》解释,冒的本意,是蒙着眼睛前行,“冒”字脑袋上这玩意,正是盖住眼睛的头巾。我自从去年开始学习《说文》,才恍然大悟,以前别人说我是文化人,原来…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学苏教版高中教材中《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篇课文时,发现苏教版教材上是——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而以前人教版教材上是——他倒下来了,冷了,死了。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翻译好?为什么?请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兴趣很高,踊跃发言:生1:我认为我们用的这个版本好,它更有感情一些,让人体会到作者深深的悲伤,而‘倒下来了,冷了,死了’有点冷冰冰的感觉。生2:是啊,好像给人一种事  相似文献   

9.
《茶馆》的分角色朗读正在进行。浓浓的角色氛围,仿佛“王利发、李三”们就在身边。学生的角色意识、模仿意识都较强。人物个性在个性化的舞台语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活逼真。其中有一女生扮演“大兵”的角色,在读到“”这个字时,顿住了,该女生说:“这个字我在《新华字典》上没有查到,不知道读什么音,也不明白什么意思,请问老师。”话音刚落,她身旁的一男生突然站起来,自告奋勇地大声说道:“老师,这个字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读‘diǎo’是男性生殖器的俗称。”“男性生殖器”他还特意作了重音强调。这句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落在了教室,…  相似文献   

10.
我要跟阅读这篇小说的读者朋友交待清楚一件事,这是一部近十万言的幻想小说的缩写,它即将出版的书名叫《咸味广场》。从一部书稿的构思到出版,再快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因为我这个人做事心急,总想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跟我分享小说曾经带给我的激动和快乐,我就把它先缩写成一个几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一个士兵,因为打仗时逃跑,将军就让他打扫茅房,作为对他的惩罚。当时,这个士兵是军队里炸弹做得最好的人,他对这件事很想不通,就想让人们看看他多么了不起。  相似文献   

12.
佛性童心     
<正>很喜欢龙应台的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我想这就是老师在课堂中的艺术——等待。等待——让教育精彩语文是一门需要涵养的学科,涵养足了,就有了学养,有了学养就有了修养,有了修养就有了素质这个做  相似文献   

13.
说起来,我是《山东教育》的老作者了。早在1964年我就为《山东教育》投稿,这件事虽然不大,却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它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如果没有这件事,我的生活也许是另一种样子。 “小解,你写的文章发表了!”泰山中学党委董秘书告诉我。 董秘书的话是那么认真,不会是开玩笑。于是我问:“在哪里?”他回答:“最近一期《山东教育》。”我答应了一声,表面显得平静,内心却很激动。这是每个“爬格子”的人都曾经历过的。  相似文献   

14.
蔷薇 《中学生百科》2015,(12):24-26
透过浓密树叶洒落的阳光伸向天空的五根手指大声哭用力跳那也不过是我们的——热血青春会发光的笑容有人喊"弹簧打人了"时,我站在空旷的阳光地里晃了一晃。没有谁知道我这样的优等生为什么会跟弹簧那样的男生做朋友。就像没有人知道弹簧为什么是弹簧一样。我问过他,他说:"其实我想叫小强来着,就是打不死的。弹簧也不错,你打它一下,它就跳得老高。绝不老老实实呆着!"我不明白他的世界里为什么总要出现"打"这个词,其实,也并非电影《古惑仔》里那样打打杀杀,  相似文献   

15.
陈玲颖 《课外生活》2011,(Z2):56-57
去年暑假里的一天,我在一本《作文擂台赛》上看到一个小故事:楚汉纷争时项羽大败,他逃到江边喝水,看见蚂蚁围成四个大字——"楚霸王死",他大吃一惊,以为是命中注定要他死的,心想:如果继续争夺下去也是死,于是,便投江自杀了。我很疑惑,难道真是命中注定的?我带着这个问题继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文,经常会遇到这样情况:明明是亲身经历的事,明明是与之共同生活过的人,材料就在他自己脑子里,但他还是骑马寻马,东张西望,说是没有东西可写。那末,如何帮助学生把身历其境的、藏在脑子的记忆仓库里的材料挖出来,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在这方面,我曾作过一点尝试。有一次,我给高一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要求他们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希望写得具体些、丰满些,要有实实在在的事例,不要说空话,发空议论。隔了一天,学生顾江交来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祖母》。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祖母手把手地教他刚入学的弟弟写了个“多”字;第二件事是祖母教他洗衣服;第三件事是告诫他:取得成绩,不许  相似文献   

17.
《一件小事》开篇说:“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这里所说的“我的坏脾气”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理解作品内蕴的一把钥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在《东写西读》看到《假如没有唐僧》这篇文章,作者对唐僧表示不满,说唐僧既无本事,又不辨是非,不分美丑。若世上少了唐僧这样的人,生活会更加美好。如果几年前我看到这篇文章,一定拍手叫好,视文章作者为知己。现在我却不这么想了。作者说取经是件简单的事,是唐僧把它搞复杂了。我认为取经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仅是为了《西游记》中所说的弘扬大乘佛法,普度众生,取经本身也意味着一种勇往直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恰恰是体现在唐僧的身上。假如取经路上真的没有唐僧,那可就麻烦了。虽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三位本…  相似文献   

19.
标题出新N法     
很多同学写的作文题目都很老套。比如说,要是写一件事,总是命名为《一件令我高兴的事》《一件令我后悔的事》《一件令我激动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好事》《一件有趣的事》《一件难忘的事》,好像生怕读者不知道他写的是一件事情。要是写人的呢,就是《一个关心我的人》《一个让我敬佩的人》《我的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邻居》等等,最多的也是《我的邻居张小华》之类的,让人望而生厌。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标题常新呢?我考虑了好久,终于想出了自己的一套“标题出新N法”。借歌名作题将《雨天里发生的一件事》改为《情…  相似文献   

20.
在奶奶的房间里,有一个大家伙——一把大木椅,老得红里透黑,就像奶奶饱经沧桑的脸。在我家的客厅里,也有一个大家伙——一组紫黑的皮沙发,被妈妈擦得红亮亮的,就像我红润滑滑的脸。奶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坐在大椅上,抚摸它苍老的条纹,回忆那古老的往事,混暗的眼睛里透着一丝丝亮光。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窝在沙发里,摆弄那小巧的遥控器,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