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言为心声”。然而并不是心声发而为言者都能当“合格”的评论员。书同晒腹,帙过等身,自信驾驭新闻评论犹雕小虫的想法未免天真。你至少还得进行三五寒暑“官腔”学习班的专业培训,不然你就不会时时以政府某机关代言人的身份、用标准的新八股著文立说。你必须学会有效地抑制自己,思想、风格概不例外。一方面,你必须有无条件地转述、阐述别人见解的习惯,所有提法务求极其规范。比如,涉笔会议,所有辞令都是预先铸就的,不须创造。不论它“稀松”还是“紧凑”,  相似文献   

2.
如果跻身新闻工作行列,并喜欢显山露水,我劝你最好别干新闻评论这行。至少是暂时别干。丑话说在明处,写新闻报道易传播声名,而专司社论,就算你熟练得如玩杂技,恐怕到老也不会为人所知。当然你可以罗列若干中外著名的社论主笔和专栏作家,证明此界代有才人,风流多年。但那是老黄历,主笔已度,专栏不兴,而言论呢,大半有言无论,是不受欢迎的新闻中最不受欢迎的一类。总之,写来写去,窝窝囊囊。  相似文献   

3.
我在前三篇《论评论员的苦恼》里发了一点不算高级的牢骚(据说《河殇》一类属于高级牢骚),那三篇短文谈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归纳一下,是为评论员的主体意识的存在作一点稍微的辩护。现在可就此作个小结,这就是对所谓“笔杆子”的哲学予以彻底的否定。这是使评论员摆脱苦恼的起码条件。“两杆子”亦即“笔杆子”和“枪杆子”的说法在文革中最为流行。后者被认为是夺取政权的法宝,前者(按照对应法)该是巩固政权的宝贝。但我怀疑它可能直接脱胎于古已有之的“文治武功”的基本格局,是统治的两翼吧。笔杆子和枪杆子同列,以器具视之,为统治者所使用,其实已彻底否定了笔杆子的“主体意识”。说的形象一点,是使握笔的人变成高音喇叭、复印机,或者变成专事罗织人罪、党同伐异的帮凶。现代笔坛“四杰”:康生、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就是笔杆子们的“典范”。不过他们不是雇佣军一类小角色,而是铁幕中的党魁。  相似文献   

4.
报刊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头评论。目前报刊上的社论数量偏少,评论员文章则有日渐增多愈显重要的发展趋势。仅以1990年12月份的《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为例,前者只发表一篇社论,而本报评论员文章则是十二篇,另有短评七篇;后者发表三篇评论员文章,七篇短评,社论一篇没有。在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和改善言论工作的形势下,面对评论员  相似文献   

5.
王毅 《今传媒》2004,(6):54
一张报纸的一个版面,如果有两篇言论呈现在你眼前:一篇是“本报评论员”文章,一篇是署名评论,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篇阅读?答案可能是:署名评论。为什么呢?因为署名评论一般来说具有鲜明的个性,可读性强;而评论员文章往往是千篇一律,缺乏吸引力、感染力。也许,这篇评论员文章非常重要,写得也很好,但就是因为有可读性不强的惯性印象,所以放到一边了,评论员文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实际效果也就打了折扣。这就引出一个话题:改进评论员文章的写作。怎样改进?“嫁接”是一个好方法,就是使署名评论与评论员文章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评论形式——署名评论员文章,既能保持评论员文章原有的指导性,又能保持署名评论原有的可读性。其实,早在1998年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就提出,“评论员文章要向署名方向发展”。有的党报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从全国来看,还处在“初级阶段”。现在,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三贴近”,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这为评论员文章向署名方向盘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生态环境”,写署名的评论员文章不仅是可以积极探索而且是大有可为的。署名的评论员文章,既不同于一般的署名评论,也有别于传统的评论员文章,它兼有“本报评论员”和署...  相似文献   

6.
在今夏抗洪抢险的斗争中,人民日报为我们所特别呈现的一系列评论员文章犹如一首昂扬的战歌,始终引领着抗洪斗争的舆论主旋律。如椽之笔写下的战歌在硝烟尽散之后仍耐人咀嚼。 一、铸魂:爱国主义红线贯始终 新闻精品要有魂。什么是魂?这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没有深刻主题的新闻作品很难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评论员文章的写作本身,要求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原则精神,提炼和概括现实生活的丰富内涵,高屋建瓴地揭示其底蕴,才能起到总结推广典型、指导工作的作用。所以说,对于评论员文章,特别是围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曾先后发表了我的《也谈记者的苦恼》和《再谈记者的苦恼》(简称《苦恼》)。事情过去了多年,但还不对有人问我是怎样写《苦恼》的。为回答同志们对一个记者的关切,我就说一说。群众流泪我也流泪《苦恼》披露的是原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党委书记王福顺。平时,他吃饭不下楼(通讯员端饭),理发不下楼(理发员到办公室),看病不下楼(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企业管理搞得一塌糊涂。使人不能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的命运,取决于诸多因素,但评论员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评论员是评论的母亲。一篇评论虽然还要受当时政治形势、社会环境、群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评论也很难说是哪一位评论员独立完成的作品,但是,评论员作为执笔者,即使仅仅起草了粗糙的评论初稿,他即是评论的第一生产者。所以,研究评论很有必要研究评论员。优秀的评论员,是报纸的主笔、智囊、文胆。人民日报评论员范荣康在《新闻评论学》的序言中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以后,检讨失败的原因,曾有这样一种看法:‘口权与笔权旁落,政权与军权乃不保,实为最主要亦最基本之因素。’这当然并不符合事实。蒋家王朝及其800万军队,是被人民解放军的枪杆子打垮的;单靠笔杆子,没有那么大的神通。当时的电台和报馆,绝大部分掌握在国民党手中,中国共产党的‘口权’和‘笔权’小得很。但是,就凭这很小的一点‘口权’和‘笔权’。我们确实战胜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的命运,取决于诸多因素,但评论员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评论员是评论的母亲。一篇评论虽然还要受当时政治形势、社会环境、群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评论也很难说是哪一位评论员独立完成的作品,但是,评论员作为执笔者,即使仅仅起草了粗糙的评论初稿,他即是评论的第  相似文献   

10.
鄙人今年虚度77岁又半,尚未离休,仍身任评论员之职。既然还有职务在身,自然还不甘尸位素餐,还想找点机会,发挥发挥余热,比如写写评论,凑凑热闹等等。但是说说容易,做起来却着实颇难,试以近事为例。七月中,南阳打了一场很有“名人效应”的官司,“厅局级干部”,中国轻音乐团团长李谷一女士,状告南阳声屏周报记者汤生午破坏名誉一案,引起了全国注意,各地派去的记者300余人,破南阳的历史纪录。这个案子宣判的当天,“李谷一胜诉”五  相似文献   

11.
我不是一个体育迷,平常很少看体育比赛,但忍不住围观了一下里约奥运会上男篮1/4决赛澳大利亚与立陶宛的比赛.虽然没有中国队,但有让人充满好奇的“度秘”.百度人工智能“度秘”奥运会期间成功解说多场篮球赛事,引起了著名解说员杨毅的注意,下战书约战“度秘”.我关心“度秘”,不仅出于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对人机大战的围观冲动,更出于一份作为媒体人和评论员的焦虑.很多唱衰传统媒体的人称,人工智能未来将取代很多媒体人的岗位.“饭碗”都要被“度秘”之类的抢了,能不焦虑吗?  相似文献   

12.
去年7月27日,央视评论员队伍正式亮相.从最初的关注评论员形态在央视新闻频道的出现,到评论员的评论内容被网络媒体广泛转载.央视的评论员队伍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在特约评论员机制运行半年后,本刊记者采访了央视新闻中心评论员组制片人唐怡.  相似文献   

13.
14.
刘君 《网络传播》2004,(7):52-53
网络评论员、网络主持人文风不仅要朴实还要俏皮.标题不仅要实题,还要增加趣味性。  相似文献   

15.
李伶俐 《今传媒》2011,19(1):131-132
在寻找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媒体纷纷转向第一解释权的争夺。电视时事评论员是观点的提供者和解释者,他们的见解和分析能大大提高节目的含金量。凤凰卫视旗下的一批老年时事评论员曹景行、何亮亮、阮次山、石齐平等以其对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的透彻分析和深入解读,成为业界名副其实的意见领袖和电视明星。本文就以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为例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一个称职的时事评论员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学识上的专业权威性、即席评说的能力和深刻的新闻洞察力。  相似文献   

16.
围绕评论员文章是否署名有过讨论。主张署名的认为,记者可以以其作品名世,评论员不应默默无闻,应当尊重评论撰写者的劳动。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主张不署名的认为,评论员文章不是个人的论说,而是代表编辑部或政府发表意见,署个人的名字未必合  相似文献   

17.
18.
时下,我国大陆已有各类报纸四千多种,各类杂志八千多种,各类出版社五百多个,年出版物达十几万种。出版物越多,撰搞人也就越多。粗略估之,每年的撰稿人数,当以数百万计。这里,我作为一个文字“票友”,想谈谈撰稿人的苦恼。  相似文献   

19.
追求的苦恼     
春夜,是静谧的,一弯新月,浮在遥远的天际,穹苍显得深沉而悠远.我凝视着那缓缓移动的月牙儿,她欲言似止,想倾吐什么呢?弯弯的月牙儿,勾起了我无限的思绪.此刻,在我的案头,有两封信,它们同从窗口跳入的淡淡的月光轻语着,叹息着.这景况,使我想到这位写信的同志.我似乎看见,在那个北国的城市里,有位四十多岁的女编辑,也正对着沉静的夜色思索.有对工作的探讨,有对事业的关注,有对未  相似文献   

20.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当年为师长的老同事这样告诫我;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今天我作为编辑对来访的通讯员也这样讲。“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这是经验之谈,是不刊之论。它的“版权”属于伟大的鲁迅先生。1931年12月27日,当《北斗》杂志的编辑要鲁迅回答“创作要怎样才会好”时,他挥笔写下了著名的《答北斗杂志问》一文,“将自己所经验的琐事”一共写了八条。第一条是“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第二条便是“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其余各条,诸如“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