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探索怎样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
一、举行竞赛活动,培养抗挫折的能力 进行抗挫折教育并不等于排斥成功教育,抗挫折教育的最终目的仍是要学生达到成功.当学生在遭到挫折与失败后,不动摇、不妥协,能够主动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才称得上达到成功的顶峰.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长征 《山东教育》2002,(26):52-5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新知识、获取新技能的驱动力。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情绪,进而培养学生对某一事物、活动浓厚的兴趣,最终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良好的体育习惯,在体育课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兴趣、爱好、习惯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一、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与其动机、兴趣有关,而人的动机、兴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没有需要就没有动机和兴趣,更不会付诸行动。同样,当学生没有意…  相似文献   

4.
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探索怎样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探索怎样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7年11月对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中小学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有大约36.8%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抗挫折能力、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及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但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而且能通过一些特别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本身就含有心理训练的内容,但要有意识的对学生心理素质加以培养,就需要做一些与心理训练相关的准备。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在心理品质上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培养与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是要学生正确的对待学习与生活当中碰到的困难、挫折、荣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人生观。由于心理学涉及内容较广,本文仅就意志力、团队精神、进取精神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让体育教学与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能够较好的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据世界教科文组织教授HARTER 等人,2000年对十一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学业能力、体育能力、受同辈喜爱度、身体外貌和品行这五大因素中,最能预测少年儿童自尊水平高低的是身体外貌,即使对四至七岁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也是如此.这说明中小学生普遍将身体外貌看作是自尊心最重要的来源和影响因素,而不是过去的学业能力.现在身体尊严被学生视为学习和生活的第一需要,所以我们有必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进行重新思考与定位.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我对学校体育教学,实现学生"我能行"心理品质有如下认识: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在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高校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秀的人格品质,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形成健康的人格,并能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反之,则起阻碍作用,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教师心理品质的综合效应,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体育教学中怎样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依靠学生内在情感动力,推动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与智力发展,构建优良的心理品质。本文阐述了中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内涵,学生心理品质构建的途径与方法,并探讨了在中学体育势学中良好品质构建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现代教育愈来愈重视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即注重身体的健康发展,也注重人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强调两者协调发展。而以往的应试教育虽然培养了大量的应试型人才,但由于对心理教育的忽视,弊端也日渐显示出来,一部分人才中心理品质不佳,性格过份内向以至孤僻,凡事易走极端或适应能力差,心理脆弱,受不了挫折,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力增强,生活压力增大,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愈来愈呼唤对身心都有促进作用的高质量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整体功能。而体育对人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体育在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科目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指出,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和谐性心理品质、竞争性心理品质、抗压性心理品质及自控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良好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具有平稳的、健康的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自身内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有最好的功能状态。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健康是人生首要财富,是学生成长的物质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特别突出了健康理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地养成,是符合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极为重视,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同时家长对独生子女大多娇惯、溺爱,对他们的每一个要求总是尽量满足,“服务”到位。因而,十分舒适的生活和成长环境,造成了大多数孩子自信心不足、情感脆弱、兴趣爱好过于广泛、爱寻找刺激、崇拜暴力,意志不坚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力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学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应该有机统一,同时我们要从心理的角度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加以引导、强化、训练,那么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高中体育教学对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发现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序列化的整体特征表现为前五位的心理品质是勇敢、合作力、信念与希望、领导力、思维与观察力。随着年级的上升,幽默风趣和领导力两项品质平均值呈现下降趋势,信念与希望、思维与观察力、爱、持重,均值呈现上升的趋势。男生与女生在心灵触动与爱两项品质得分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力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学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应该有机统一,同时我们要从心理的角度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加以引导、强化、训练,那么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