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罗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个新弗洛伊德主义者,著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等著作;本文着重于澄清这一问题:究竟他是怎样曲解马克思主义的? 弗罗姆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弗洛伊德主义,但他又鼓吹把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两人的思想“结合”起来以建立他标榜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并进而把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化。 弗罗姆推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后者“新发现的无意识的过程以及性格特征的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是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爱欲与文明》是其代表作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他致力于综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实现二者的结合.他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里的本能观点,将它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关于剩余价值、异化劳动、人类解放等思想相结合,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修改和补充,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爱欲”学说,使它不再局限于“性欲”的范围,同时他修改了弗洛伊德认为爱欲与文明相互对立的观点,提出“无压抑文明”的社会构想.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是在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批判社会理论,把“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推向高峰,使法兰克福学派名声大噪。他的著作特别是《爱欲和文明》和《单面人》,被称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大学生运动的圣经。因此,研究分析马尔库塞的批判社会理论,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五十年代以后,马尔库塞接受弗洛伊德的理论,把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嫁接  相似文献   

4.
埃里希·弗洛姆(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集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于一身。他潜心于弗洛伊德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禅宗思想,从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把心理分析与社会学结合起来,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各个具体问题,并引入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思想,成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新精神分析运动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尤其在他的《爱的艺术》、《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健全的社会》等著作中关于爱的一系列理论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中,“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分支。在这一流派内部,萨特和梅劳—庞蒂的观点也各自有所区别。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表现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此书涉及问题颇多,本文仅对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并着重就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态度作出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胡志  何秋瑛 《教师》2008,(12):99-101
弗洛姆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加以综合,创立了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以此为理论基础,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全面的扩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异化理论,同时也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中,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分支。在这一流派内部,萨特和梅劳——庞蒂的观点也各自有所区别。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主要表现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此书涉及问题颇多,本文仅对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并着重就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态度作出必要的分析。萨特的“人学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范畴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的书名中所用的“批判”一词有专门的含义,他是在仿效康德所著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对“批判”所赋于的意义上来使用的。康德当时所谓的“批判”主要是指考察、研究、分析、判定的意思;在他看来,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考察、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确定人的认识能力在构成知识时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在西方,弗洛伊德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其情形就如同孔子在中国那样被人们所熟知.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他所直接从事的精种病治疗及心理学领域,影响到现代西方人文科学、语言文学、宗教、艺术、哲学、伦理学等,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弗洛伊德及其学说历来有很大争议,对其毁誉有天壤之别.恭维他的人把他比作哥白尼,认为他的学说具有“太阳中心说”这样的革命意义,而贬低他的人则把他视为江湖骗子,认为他的理论纯粹是无稽之谈.不过,人们对弗洛伊德及其学说的毁誉,更多的是出于情感而不是理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E·弗罗姆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同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一个精神分析学者,还是一个哲学家、社会政治学家;自述一生深受马克思学说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他把自己的世界观称为“规范的人道主义”,而系统阐述这种人道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即是他所著的《为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竭力以人本主义解释、“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成为一种思潮。例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晚期马克思主义有一块“人学的空场”,应该“把人恢复到马克思主义之中”,使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结合”起来。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以弗洛伊德的人学理论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弗洛伊德关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六年我国翻译出版了弗洛姆的著作《在幻想锁链的彼岸》,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全书意在说明:人类正处在许多幻想之中,只有超越这些幻想,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而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对这些幻想的超越。弗洛姆似乎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引导人类达到解放的伟大思想推荐给读者,实际上却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化,企图说服读者接受他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口号或所谓“受辩证法和人道主义指导的精神分析学”。本文拟对弗洛姆的上述做法进行介绍和剖析,以揭露其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尽管弗洛姆也谈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但他更注重的是寻求和宣传二者的“共同点”。所以本文也只剖析他指出的那些共同之点。  相似文献   

12.
蒂利希起初接受谢林的影响,其后接受基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逐渐转到存在主义立场上来。他的存在主义是神学的存在主义,这不仅因为他当过牧师,长期讲授神学,而且主要因为他把神学和存在主义结合起来,在存在主义中为神学寻找哲学根据。在蒂利希的神学和哲学体系中占中心地位的,是一种所谓“焦虑的本体论”。他把焦虑这个存在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错综复杂,理清这种关系对研究鲁迅的文学及思想大有益处。从哲学思想上说,鲁迅受到尼采、施谛纳等人的影响。从文学实践上说,他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对现代西方现代哲学的吸收的历史基点是“民族自新”和“建立人国”。  相似文献   

14.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在晚期创立了“人学辩证法”的思想体系。他运用这一思想体系,一方面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后于《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中改题为《方法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有生命力的“哲学”,马克思主义是上升阶级即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方式。任何超越马克思主义的企图,都只能回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陈腐观念卜去,只能表面上有新的色彩。另一方面,他同法国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梅洛——庞蒂一样,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存在主义化的批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由于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而变得“僵化”了,“停滞”了,患了“贫血症”,失去了生命力,他说:“马克思主义在像月亮吸引潮汐一样地吸引了我们之后,  相似文献   

1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本世纪最有影响,颇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一生著述甚多,其思想影响范围之广在医学、心理学和哲学界是少有的,也远远超出了上述领域。正象西方思想界有人指出的那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说对于社会科学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如此深刻的程度,以致可以把社会科学的发展划分为“前弗洛伊德或后弗洛伊德两个时期。”这种评价虽属过高,但从侧面说明了弗洛伊德理论的深刻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对他的评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从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他在其美学思想代表作《艺术作品的本源》一书中探讨了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他反对那种把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互为本源的观点,为此他找到了一个第三者——艺术,并从艺术作品入手,通过对凡高的名画《农鞋》等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艺术史上的"艺术之谜",即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艺术的本质是真理在艺术作品中的自行置入。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梅劳·庞蒂《辩证法的探险》(1955)一书。梅劳·庞蒂使用这个概念,是要说明在西方出现了一种与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截然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它摒弃了后者的“教条化”,从而“复活”了“马克思主义的青春”。在他看来,最早体现这一精神的,乃是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从此,人们使用“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词,统称西方一些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但却同所谓“正统的”或“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大距离的哲学家及其哲学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理解——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论争的论争》一文与宋伟先生商榷。针对宋伟先生为反驳董学文先生的论点,把"彻底的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打成"前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等,认为,实践有唯心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分;分析了存在主义的提出者之一的海德格尔,指出他是纳粹党高层。他希望在哲学上领导法西斯头子希特勤,他鼓吹用战争战胜"英美民主"和"俄罗斯共产主义",他主张用形而上学支持争夺世界统治。他宣扬纳粹的意识形态,宣扬国家社会主义。宋伟先生主张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进行后形而上学的对话和境域融合;与马克思进行对话和融合;海德格尔没有资格,也不配;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们不会容忍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哲学进行"形而上学改写"。  相似文献   

19.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里的性苦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包括他去美国留学之前在台湾创作的11个短篇小说,其中可以发现他受弗洛伊德性爱观和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很大,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20.
马尔库塞是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他致力于综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实现二者的“结合”。他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里关于“爱欲”本能的基本观点,将其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关于剩余价值、异化劳动、人类解放等思想相结合。马尔库塞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西方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