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层次,而其中的最高需要是被理解被尊重的需要,他认为“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工作充满热情”。学生也是如此,当一个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感觉到身在班级时时有人关心、常常有人帮助,他们在班级中的主人翁意识将会不断深化,这有利于调动他们参与班级一切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里,这会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健康发展。因此,建设一个和谐团结的班集体,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育人…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往往发挥的不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3.
班级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由于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而形成的班级独有的一系列传统习惯、价值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综合即“班级文化”,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如何建设班集体,使之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班级文化”,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4.
张磊 《成才之路》2013,(29):68-68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需求,放开对学生的束缚,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更要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力量进行自主管理,师生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班集傣。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社会集体,而班主任则是班集体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主要力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主任可谓任重道远。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一定要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方向上来,要从过去的轻视德育的理念转移到重视教会学生做人上来,特别是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未经"雕琢"的孩子,开展的是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6.
吴根苗 《学周刊C版》2014,(9):202-202
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社会集体,而班主任则是班集体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主要力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主任可谓任重道远。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一定要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方向上来,要从过去的轻视德育的理念转移到重视教会学生做人上来,特别是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未经“雕琢”的孩子,开展的是启蒙教育,其工作质量怎么样,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素质发展以及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要想达到教育的和谐,就必须达到“师”与“生”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文本”与“人本”的和谐,“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和谐,“评价”与“发展”的和谐,“教书”与“育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公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高职院校的具体实践。高校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学生公寓的规章制度,营造和谐的公寓文化,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促进校园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谐的含义:配合得适当,谐调。本文以我20多年的教学经历,阐述教师在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过程中需要做什么、怎样做。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提出的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观念、校园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环境、整合各种教育力量这5个方面来探讨中小学和谐校园的构建,以便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师生以该系统为依托,借助彼此交互影响完成教学活动,并达成教学目标.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所应采取的措施,它包括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决定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因此,课堂管理在教学环节中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以学生为本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生为本,要求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以学生的权利为本位,体现在学生方面最重要的权利是受教育权。学生权利的实现和保障,应最终落实在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和谐育人环境上。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为本,要求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以学生的权利为本位,体现在学生方面最重要的权利是受教育权.学生权利的实现和保障,应最终落实在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和谐育人环境上.……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为本,要求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以学生的权利为本位,体现在学生方面最重要的权利是受教育权。学生权利的实现和保障,应最终落实在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和谐育人环境上。一、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权和学生权利、依法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关系,充分发挥管理育人的功能在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首先应明确的是,学生是教育和管理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更不能视学生为教育和管理的客体,因而,要提倡民主、平等、法治,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人格,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氛围;要视学生为拥有独立法律地位、独立…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在构建和谐高职院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在具体做法上,需要优化校园外部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学生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和实现机制、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师生以该系统为依托,借助彼此交互影响完成教学活动,并达成教学目标。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所应采取的措施,它包括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生源综合素质下降、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不足、考试作弊、纪律松懈、学风下降、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就业困难、同学关系趋于复杂化等等。一些大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和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观念缺乏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 一、真诚热爱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热爱学生的真诚,以"爱"感人,以"爱"化人.当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时,才会有共同构筑的"凝聚力"教育工程,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和互补.爱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支柱、精神、灵魂.  相似文献   

19.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多变时期,内心由平静转入骚动,由依赖转入摆脱,心理受挫能力较差.而留守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又有其独特性.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是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农村教师,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下面就班级建设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教师》2017,(20)
现今的中职教育,学生基础较差、素质较低,中职教师要调整心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