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尽管英年早逝的列宁亲自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时间只有7年,但他关于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创造了崭新的理论,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依法治国思想,这给我们"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留下了宝贵的法律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进行了粗浅的探索,这一思想包括完善党的自我监督机制,加强对法律监督的领导;建立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重视监督程序的合法化;重视来自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3.
列宁晚年关于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层次、全方位权力监督机制思想 ,对我国当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反腐败斗争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列宁是社会主义法制实践的开创者,其法制思想丰富而系统。他明确提出了国家政权必须通过法律来掌握、巩固和治理的思想;重视立法,主张党对立法的指导,坚持立法的民主、统一和随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立、改、废原则、;强调严格执法和守法,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和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注重法律监督,督促司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在执行、监督法律中的作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保证法律全面准确的实施,从而更有效地治理国家。列宁的法制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5.
列宁晚年主张检察机关实行垂直领导、全国法制统一、加强法律监督机制、法律必须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等法律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司法体制改革有着重要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政权建设的实践中,明确提出国家政权必须通过法律来掌握、巩固和治理的思想,强调随着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管理权限的不断扩大,各种事务的增多和日趋复杂,愈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而“创立新法制”,完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切实遵守和执行法律,督促司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执行、监督法律中的作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 ,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这就意味着我国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然而 ,我国在法治建设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清醒地认识这些问题 ,对于我们全面地认识法治、理智地确定中国依法治国方略无疑是有意义的。   1 依法治国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制定了三百多个法律 ,国务院制定了七百多个行政法规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五千多个地方性法规。这就是说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是 ,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过不断地探索,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终得以确立,因此,对其主要标志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从阐述法治国家的真正含义和基本原则出发,正视我国法治建设现状,说明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是任重而道远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列宁的权力监督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权力监督理论是列宁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的思想相当丰富。特别是关于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监督的思想,不仅在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我国加强权力监督理论建设,完善监督机制,严格依法监督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品读列宁民族平等法律思想,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各族人民大团结有着深厚的现实意义和悠远地历史意义。作者指出列宁民族平等法律思想的体系架构,并结合此法律思想,就如何抓住民族平等这条主线,开创民族平等事业新局面,谈出自己的观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的关键不仅在于制定出足够的法律法规 ,而且还在于为法制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本文从立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的整个运行过程入手 ,阐述了法运行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性以及如何完善各个环节的功能 ,以求更好地为依法治国服务  相似文献   

13.
14.
列宁的执政党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首先从执政党建设的高度系统而深刻地论述了党内监督问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虽然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印迹,然而联系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对这些思想做出深刻反思,可以得出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列宁晚年面对执政和发展新主题的凸显,对国家治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他晚年国家理论一次新的飞跃。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涵盖了对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多种经济形态的治理、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的政治治理、以提高教育水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治理以及以中央委员会的建设为核心的执政党治理等各个方面。列宁晚年对国家治理的探索体现出了第一个夺取国家政权的共产党的执政思维的增长以及对这种执政思维增长的制度性适应,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历史源头。  相似文献   

16.
一战后,列宁领导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初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但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行的,于是列宁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并在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明的示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法治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影响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制约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章通过对列宁晚年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晚年提出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经济思想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表明列宁晚年与邓小平晚年的经济思想是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两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9.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以宪法为根本准则的治国方法,宪政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依宪治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前提、依据和保障。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严格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执法、司法队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新跨越,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20.
晚年列宁在布尔什雏克党一党执政不长的时间内,觉察到了党的领导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1922年前后,他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想。列宁的改革思想在后来苏联的政治体制形成过程中没有引起重视,但对我国目前不断推进的改革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