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刚 《兰台世界》2012,(27):74-75
北宋时对官员失仪的范畴、惩罚措施和豁免特例有比较详细的仪制规定。本文通过结合制度层面的梳理和事例的统计,来分析北宋相关仪制的内容和运作特点。这一研究对我们观察宋代日常政治的微观运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清代对州县官惩处的法律依据、原因、方式、复用等方面作一初步探析,这对当今的公务员制度仍具有极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清代对州县官惩处的法律依据、原因、方式、复用等方面作一初步探析,这对当今的公务员制度仍具有极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官员档案的视角出发,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雍正执政时期的政治制度,而且看到雍正时期各类官员丰富的履历,这些官员的形象也更加立体饱满。通过详细对比和认真分析,结合古代人事档案的具体特点和现代档案管理的分类原则,将官员档案分为履历档案、自荐档案和考核档案三种类型。接下来,具体讲解奏折中体现的引荐制度和密折检查制度。  相似文献   

5.
从官员档案的视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雍正执政时期的政治制度,还有当时各类官员的履历。通过对比和分析,具体讲解奏折中体现的引见制度和密折检查制度,希望能够为雍正奏折数字信息化整合提供可能,进而为清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清廷给予致仕官员的待遇,完全属于皇帝的特恩,具体有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使致仕官员回乡后老有所依,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官员在任时能更加尽心地为朝廷效力,免除他们将来在生计上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7.
欧磊 《兰台世界》2013,(15):21-22
清代官员丁忧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发展得更为完善,清廷对官员丁忧时间有明确的规定,丁忧官员的范围也较前代有所扩大。通过对清代官员丁忧制度的研究,能更深刻地认识到清代的汉化倾向和变革已经成为不可遏制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8.
清代科举集前代之大成,已臻于成熟,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和周密的制度,以设立官卷与亲族回避为核心的官员子弟科举考试制度,亦为清代科举体系重要的构成部分,考察和理清该制度的基本设计与运作情形,有助于深化清代科举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9.
选拔任用官员、整饬吏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统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时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在沿袭历代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或损益。其选拔途径比较宽泛,任用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0.
清朝作为中华民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腐败程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些学者认为正是清代的贪污成风,加速了清代的灭亡。本文通过对清代官员的贪污犯罪进行考察,阐述出贪污犯罪的根源,并从中找出规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花押,是指文书契约末尾用草字或特殊符号的签名或签字,也包括书画乃至瓷器等器物之上的签名或特殊记号。宋徽宗书画作品上的花押,应该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图1)。  相似文献   

12.
清雍正初年,沿海地区时有文武才子混乘商船外走之事.拿浙江省来说,武举张恒晫私自接受日本人的聘请,带着好友刘经先,前往东洋教习武功技艺.秀才孙太源、沈登伟亦赴日本,在日讲解《大清会典》等书,并教日本人作诗写字.他们一去数载,乐不思蜀,留连忘返.  相似文献   

13.
雍正元年(1723)正月,清世宗即位还不到两个月,便以考试的方式,请今翰詹词臣撰写“雍正宝座铭”进呈,以广求箴言,用像座右。这些宝座铭现存145件,为144人所撰拟进呈者,内中除宣扬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等封建礼教外,亦不乏治国名言、劝诫佳句。兹选发111件,以飨读者。雍  相似文献   

14.
康熙皇帝与天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谢小华 《北京档案》2004,(10):48-49
铜版画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版画,其制作方法,是在光滑平整的铜版上先涂抹一层防腐的蜡,然后用刀或针刻画出画面的形象,再用酸性的腐蚀液腐蚀,经过刻画的地方,形成凹线,在凹线内再填入油墨,经过压印机将油墨刷印在纸上,这样出来的印刷品就是铜版画.铜版画最早由康熙年间的欧洲传教士带进中国.这种西洋画线条刻画细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得清帝和达官显贵们的喜爱.看着精美的西洋风景铜版画,极其痴迷西洋物品的乾隆帝逐渐萌生了制作大清朝自己的铜版画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重要手段,始于隋朝,终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在科举考试中舞弊现象时有发生,处理也相当严厉,以清代三例惩处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去年<北京晚报>曾载文说:真正扳倒和砷的是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王杰.接着又有一个扮演过和珅的演员对采访他的记者说:真正搞倒和珅的是李侍尧(曾任过云贵总督、大学士等官职)、王杰和朱圭,可他们都没有拿出过硬而有说服力的史料,来证实这一说法.加之电视剧<梦断紫禁城>又戏说得没有边际,故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并不准确,也不大妥当,实在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8.
雍正皇帝是清代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人物,其用人、行政亦颇有特色。这里从馆藏宫中档案中选发雍正元年《御笔赏赐簿》,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康熙皇帝是一位酷爱学习、求知欲很强的皇帝.他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刻苦读书,但决不迷信书本;不耻下问,但决不盲从.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能动手实践的,一定要亲自试一下.  相似文献   

20.
江宁织造,是管理江宁织造官员,负责供应皇家及官府所用的绸缎成品生产。清沿袭明制,在蚕丝产地的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设织造处。明朝的织造由太监掌管,清代则由内务府包衣来管理。康熙年间的织造,不仅掌管宫廷所需各种织物的织造、采购和供应,而且兼有一项特殊任务,充当皇帝的耳目①。qd清初,显赫一时的曹氏家族,有三代四人任江宁织造,从康熙二年(1663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65年之间,曹氏家族就职江宁织造,竟长达58年之久。盛极一时的曹门富户,最终因任上银两亏空而被抄家,曹氏家业由此败落。继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