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立冬 《大观周刊》2011,(30):24-25
本文首先对有罪不罚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然后再通过对实现司法正义的必要要件的阐述,深入探讨了我们应当如何消除有罪不罚实现司法正义,最后对于中国在消除有罪不罚实现司法正义上的应有态度,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笔者认为,在全球都在呼吁促进法治、保护人权和打击有罪不罚现象的大前提下,对消除有罪不罚以实现司法正义理念所进行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周“明德慎罚”是当时的重要政治法律主张,对我国后世乃至当今的刑事立法、执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基本内涵、基本内容,并提出了“明德慎罚”对当代刑事执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事不再罚” 原则是行政处罚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对防止重复处罚现象的发生、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执法实践中,如何正确执行“一事不再罚”原则也存在较多分歧。因此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涵义和适用规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一些消防工作实践,对这一原则在适用中的问题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正通过深圳各官方网站,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据悉,像深圳这样对市民文明行为规范进行立法处罚,在全国尚属首次。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条例》引起广泛关注。《条例》拟对十大不文明行为予以重罚,其中包括乱丢垃圾罚200元、随地吐痰罚200元、未清理路边宠物粪便罚500元、禁烟场所抽烟罚500元、损坏或拆除环境卫生设施罚1万元等。《条例》还规定了"执法人员在查处违反本条例的  相似文献   

5.
在某地电视台工作的一位记者烟瘾很大,一次乘坐飞机出差时,烟瘾发作难以忍受,便躲到卫生间里去吞云吐雾,造成飞机监控系统报警,被机上工作人员“人赃”俱获,按规定要罚款500元。此记者便掏出记者证要人家放他一马,结果人家没理他那个茬儿——照罚不误。时下,有些记者把记者证当成了特权证,一遇到不顺自己意愿的事就掏出记者证,或以“曝光”相挟,或以记者身份谋私。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地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记者证不是特权证,它只能证明持证者的职业是记者。记者证也不是不能掏,外出采访适时亮出记者证,不仅可以证明采访…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难,批评那些犯有错误的又有门路者、执法者更难。今年7月10日,我采写的《铭功路上有道卡罚烟罚鸡罚西瓜》这篇文章在《郑州晚报》“读者来信”专版见报后,就着实让我喜忧了一阵子。事情是这样的: 今年5月下旬至6月底,郑州市二七公安分局车管会的人,在市内铭功路北段,以查补办理自行车牌照为名,摆桌设卡,越权纠查交通违章,乱扣乱罚,欺压刁难过路群众。除罚款外,还罚烟、蒜、饮料、西瓜、鸡子等。群众愤然。  相似文献   

7.
2012年5月28日提请审议的《湖南省信息化条例(修订草案一审修改稿)》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提供所获取的信息,或者以窃取等方式非法获取信息,对单位最高拟罚10万,对个人最高拟罚3万。此前,刑法修正案(七)也确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违规单位拟罚5万至10万,个人拟罚1万至3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窃取或披露、出售信息  相似文献   

8.
安氏残杀婢女,刑部依例批结,仅只罚银数钱。刑部侍郎张照、周学健心觉太过不公,因而上折请更旧例。奏折对当时的主仆关系多有涉及,特予公布──编选者吕小鲜刑部侍郎张照等为妇女杀婢不应只令收赎事奏折乾隆六位十二月二十二日刑部侍郎臣张照、巨周学健谨奏。优查妇人犯罪,律云:应决杖者,奸罪去衣受刑,余罪单衣决罚,皆免刺字。若犯流、徒者,决杖一百,余罪收赎。等语。此前明以来未之有改者也。后定条例,妇人有犯好、盗、不孝并审无力者依律决罚,其余有犯答、杖、流、徒、充军、杂犯死罪该决杖一百者,审有力与命妇、官员正妻,…  相似文献   

9.
蒋传友 《大观周刊》2012,(41):257-257
激励和惩罚应该是教育的两条腿,惩罚于教育,就如法律于社会,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条底线。惩戒教育的真正价值就是培养学生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素质,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而惩罚以 “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到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它在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后果上都与体罚有本质区别,要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  相似文献   

10.
这是《工人日报》去年12月12日一则批评性新闻的标题,批评的是济南市层层设卡,对外地汽车司机乱扣乱罚的问题。一般批评稿的标题,注重严肃、明确;标题的制作方法,或正面指明问题,或采取反问的形式,等等。这个标题却不拘一格:主题不直标乱扣乱罚,而是从司机感受的角度,反映乱扣乱罚问题的严重,因而新颖、具体、生动。“心里直打鼓”几个字,把司机害怕挨罚的心情描绘得维  相似文献   

11.
李莉  王珣 《大观周刊》2011,(30):127-128
在国际刑法中,世界的和谐有其特定的含义。国际犯罪严重的破坏了世脊和谐,而国际刑事法治是世界和谐的最后保障。因此消除有罪不罚现象对于维护世界和谐与实现国际司法正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有罪不罚带来的灾难入手,并从刑法理论的角度阐述有罪必罚的必要性以及消除有罪不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余艳青 《新闻记者》2006,1(7):31-32
今年4月,上海一女硕士因违章过马路、且妨碍交警执行公务而受罚一事,被曝光报道。许多人都认为此事曝光对大家是个教育,但这样的报道处理方式也有人持保留意见。现所选刊的两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他们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钟文荣 《档案学研究》2020,34(2):138-142
宋代为了有效防治文书档案违法,对此类违法行为既进行严厉的刑事处罚,又广泛地进行行政处罚。从宋代史料来看,文书档案违法的行政处罚主要有除名、勒停、降名次、展磨勘、罚俸罚直等。此类处罚多围绕着官员的官、职、差遣展开,体现了以官职惩处为主,以经济责罚为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论读者丢书的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者丢书主要是保管不善引起的,应该赔偿,但不能乱罚滥罚,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本文提出赔偿应包括“赔书”和“赔款”两种形式,重点阐述了赔书的三种方式和赔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不用滥用“前科”这一法律概念,前科,是指那结曾经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罚的人,刑满释放以后又重新犯罪的,对其前罪和所受刑罚已执行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2005,(7):6-8
信息产业部:6月30前未备案网站将被关闭,《永远的丰碑》引起强烈反响,百万家庭健康上网大行动,举报色情网站最高奖2000元,互联网著作权保护法实施明知故犯最高罚10万……  相似文献   

17.
法律风险无处不在——案例实录与剖析 “偷一罚十”惹官司。河南某市新华书店于2000年的一天,发现一读者将书藏在衣内欲带出书店,经询问,此人对偷书的事实供认不讳,并承认在前两天还偷了该书店两本书,三本书合计码洋68元,表示愿意按该店“偷一罚十”的告示标准受罚,随即写出检讨,交了700元罚款了事。不几日,他一纸诉状,将书店告上法庭,其理由是:一、“偷一罚十”的告示与法相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消法》)中规定:“经营者不得以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目标管理之悖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从“目标管理”的标准、期望值、质与量、奖与罚、现行体制诸多方面对图书馆目标管理提出了背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笑一笑     
无论如何都要罚款话说江东在一个河边钓鱼,这时过来一个值勤的保安。保安:这里禁止钓鱼,罚50。江东:我只是在训练蚯蚓游泳。保安:虐待动物罚500。江东:……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06,(9X):29-29
据台湾媒体报道,康轩、南一、翰林及牛顿等四家教科书出版商因私下协议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起,停止赠送学生作业簿及测验卷,被有关部门认定为联合行为,重罚四家业者总共1446万元(新台币,下同),创下教科书业者因联合行为挨罚的首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