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 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2.
潘曦 《教书育人》2007,(9):28-29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有90.90%的大学生有上网的爱好。大一年级上网率低于其他年级,可能大一新生仍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而大二以后摆脱父母的约束,而学校管理可能稍有放松。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因研究的时间、方式及人群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早期的研究在40%以上,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为6%~14%。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多处在20~30岁,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尤其是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成瘾的易感群体。本研究显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黄彩霞 《广西教育》2009,(35):25-27
据有关调查,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着网瘾倾向。而在各年龄阶段的网瘾比例中,最高的是13—17岁的青少年人群(国外网瘾人群集中在20-30岁),网瘾比例达到了17.1%。调查还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QQ,剩下的则是看新闻、发Ez-mail等。为了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上网的理念,有效戒除网瘾,我们《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课题组从2006年8月立项后,就展开了大量地研究,寻找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原因及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正式公布我国第一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北京网瘾人群比例达23.5%,上海网瘾人群比例为8%;男性青少年网瘾比女性高7%.而13到18岁中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社会问题在大中学生中日益严重.在国外,这种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已经有研究者关注和研究.近年来,我国研究者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对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大学生诊断测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及干预各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有利于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甘肃教育》2007,(5S):4-5
主持人半山: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至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了17.1%。近年来,学生上网成瘾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去年,山西某县一位学生身陷网络不可自拔,最后写信给县委书记,申诉网吧带给学生们的危害,县委书记一怒之下,下令关闭了县里的所有网吧,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这事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学生上网问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介绍当前一些主流的"网络成瘾"概念,重点述评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参考价值较高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如:1997年APA提出的标准、国外的Young、Davis、中国台湾的陈淑惠、中国大陆欧居湖等人所倡导的网络成瘾标准。笔者认为,网络成瘾概念和诊断标准会渐趋统一,研究的方法也将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北宋状元,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两省;南宋则集中于浙江、福建,尤其福建较为特别,超过了毗邻浙江的江苏、安徽和江西,说明福建当时的教育比较突出。已知其生卒年或寿数的70人中,80岁及80岁以上的占7.14%;70岁至79岁的占20%;60岁至69岁的占21.43%;50岁至59岁的占17.11%;40岁至49岁的占20%;30岁至39岁的占11.4%;不足30岁的占2.86%。70人的平均寿命为57.74岁。  相似文献   

9.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结合心理量表法与问卷法,由被试填写自然信息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交往焦虑量表、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鉴定问卷。355例被试大学生中,无网瘾者占60.6%,轻度网瘾者占31.5%,中度网瘾者占7.9%,无重度网络成瘾者。分析结果表明,中度网络成瘾者所占比例与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所指出的网瘾青少年比例差异不大;但在中度网络成瘾大学生群体之外还存在着所占比例相当大的轻度网络成瘾群体,他们介于成瘾与非瘾之间,既有可能在此后的阶段转化为中度网络成瘾甚至更为严重者,也有可能回归于正常使用网络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廖承绶 《师道》2009,(2):19-20
据2007年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中,有网瘾者比例达13.2%,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最高,达到了17.1%。2005年全国犯罪总人数87%是青少年,而这87%之中有70%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表示,网络成瘾只是心理和不良行为问题,“根本不是精神病”。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元分析的方法,对2002-2012年间中国知网(CNKI)中职校生网络成瘾研究的20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职校生网络成瘾的研究数量近年来呈稳步上升趋势;医学类、教育类期刊收录研究文献最多;研究内容集中在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元分析发现性别对职校生网络成瘾有影响,男生网络成瘾率更高。最后从研究对象、研究的关注点及研究的多视角方面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瑞典一半的孩子成长于单亲家庭,相对于双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容易情绪沮丧、内向孤僻,更倾向于从喧嚣的虚拟世界中去获得安慰,也就更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据调查,12岁以下瑞典男孩的网络成瘾率高达64%,女孩为28%;而出生于单亲家庭的男孩,网络成瘾率高达79%,女孩为36%。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及其对当前中国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已引起了心理学界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此,心理学工作者对网络成瘾做了研究,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对于目前中国教育的启示,认为在中国学校、家庭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增加团体活动,并建议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加入“信息素养”这一内容。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SCL-90及艾森克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对网络成瘾现象和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共有514名黑龙江省某大学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439人,女生75人,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SCL-90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占18.09%,其中,男女比例差异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学生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艾森克各项人格特征平均分普遍高于非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大学生的SCL-90的10项因子分与艾森克E量表呈负相关;与N、P量表呈正相关;且在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其他项上正相关显。  相似文献   

15.
张忠 《教书育人》2009,(12):92-93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危害 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学生网民已经接近6000万,学生在网民中占36.7%,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网民有1800万。另据中国大学生网络协会的调查,我国大学生中有上网成瘾表现的约占17%,另有13%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6.
一、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 1.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含义 网络像雨后春笋般开始进入中国的百姓家庭,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不少人形成对网络强烈的心珲依赖现象,这种现象被心理学界称为"网络成瘾综合征".它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I.Goldberg首先提出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LAD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简称PIU).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最新统计,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24岁以下的用户占其中的56%;80%中断学业的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在每百名"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人群中,就有15名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8.
解决网瘾问题需"对症下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暑期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而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道称,“总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上述数字表明,随着微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渗透率上升,上网成瘾也逐渐成了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调查,目前我国有网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除了现有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目前无网瘾的青少年中,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网络成瘾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如自身的性格特征等,但更多的是环境原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其中家庭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网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流动和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探讨两类儿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使用问卷法测查了3416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发现(1)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比率分别为12.99%、6.83%和6.82%。(2)初中女生的网络成瘾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女生,男女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得分均显著大于对应性别的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3)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组与非网络成瘾倾向组相比,均存在较差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4)留守和流动儿童中网络成瘾倾向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组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