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俗语甚多,流传甚广,并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谐音讹化现象,以至于人们以讹传讹,原有的俗语被遗忘,而讹化后的俗语却得以广泛流传。这种讹化,对俗语文本内容本身的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这时需要把它原来的形式和意义寻找出来,才能消除障碍。这类谐音讹化的俗语挺多,笔者辑录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为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和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相似文献   

3.
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都是有一定的来由的,其中有一些是通过谐音讹传而来的,探询一下这些俗语的来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相似文献   

4.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作为一种民间老百姓口头流传的语句,俗语的应用遍及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今天广泛流传的俗语中,有一部分由于谐音讹化而来的,其实它们当初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只不过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发生了变异,与原来的字词有着天差地别。不过,虽听之有讹,但用之无妨。  相似文献   

5.
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都是有一定的来由的,其中有一些是由于谐音讹传而来的,探询一下这些俗语的来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实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许多俗语,都是有一定的来由的,其中有一些是由于语音讹传而来的。探寻一下这些俗语的来源,你一定会发现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7.
黎琳 《语文知识》2001,(3):43-44
俗语的讹变有三种形式:一是音讹,二是字讹,三是义讹。“有眼不识金镶玉”,这是人们熟悉的一句俗语。金镶玉,是一种特殊工艺,指在金器上镶嵌各种  相似文献   

8.
俗语的词形误写与语义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词语,人们在搞不清它的真正意义时,往往就因声起意,很容易歪曲了这些词语的词形与语义,而这些被歪曲的词形居然在民间流传开来。这种语言现象被称为流俗词源。例如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liú)把首都临安的皇宫命名为“握发殿”,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之典,含蓄地昭示出吴越王踵武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中形近而讹、因讹成训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种现象不仅仅是文字校勘的问题,而是影响到汉语词义训释的方法与理论的问题,故值得提出来作进一步研究与商讨。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75):34-35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俗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并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其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中英动物俗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揭示、认识、了解和利用两种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六种“讹变声化”方式促成了《说文解字》某些声符的形成:随体变形声化、简省声化、增繁声化、形体分解声化、部件融合声化、综合变形声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找出“舡”字的产生时代及其读音变化的轨辙;弄清“舡”字声旁“工”字音变的正常规律;找到“舡”字读音讹化的踪迹及原因;认定“舡”字结构在“六书”的位置;从“舡”字读音讹化看到字书编写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3.
谐音词语及其与谐音双关、谐音析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词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现象,人们利用谐音手段把本无联系的两个词联系起来,在特定环境中使本词与本词的谐音词的意义建立了稳固的并行关系,造成一个语形中并存两种意义的结果。谐音词语主要有祈福谐音词语、避讳谐音词语、谐趣谐音词语。谐音词语和谐音双关、谐音析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4.
长江从雪山走来,一路纳百川而成大江。“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一路走来,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科技发展,汇聚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人才大江。3月28日,2006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受聘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原文另发)。2006年度共评选出10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9位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留学美国)、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教授(曾在丹麦讲学)、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留学英国)、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留学日本)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202位新聘长江学者是从123所高校推荐的595名候选人中产生的。其中,自然科学领域170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32人;具有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192人,占总数的95%以上。特聘教授中,直接从海外应聘回国工作或近3年回国工作的32人;99名讲座教授全部从海外聘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美学的构架下,基于谐音词语入句后音形义的相互关系,以汉字谐音现象为研究对象,从瓦解旧的形音义平衡生成新组合、创造陌生化效果延展感知过程获得美感体验的角度,尝试阐释网络语言谐音现象新奇美的致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周坤 《文教资料》2007,(36):48-49
许多人认为"介"字本义为"疆界、界限"。但通过对其甲骨文、金文形体的研究,我们发现,其本义作"甲士"更为合理。从这个意义出发,随着"介"字所涵盖意义范畴的扩展,词性相应地也就发生变化,量词性质应运而生。"介"字的产生时间要早于"个"字。"介"字在传抄过程中讹化出来"个"字的形体,并最终由"个"字承担了"介"字所具备的量词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晚上,又到我和妈妈复习语文的时间了.当妈妈给我听写"风暴"这个词时,我写成了"峰暴",妈妈"赏"给我一个大大的"叉".我非常纳闷:这个词,我还是前几天从一部电影里看到的呢,宣传海报上明明写着"峰暴"嘛,难道公共场所出现的字也会有差错吗?我觉得一定是妈妈判错了,就和妈妈理论起来.妈妈说:"公共场合出现的字也不一定是完全正...  相似文献   

18.
19.
以人名而成的对联由于构思奇巧,内容独特,在对联创作中,很少有佳作面世,要有也是偶尔得之,因此,显得十分珍贵。笔者在古今联海中,海底捞针,寻觅了几幅佳联,与读者共赏。孙行者胡适之此联是人名联中流传最广的一联。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时,陈寅恪以“孙行者”为上联考学生,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周祖谟对以“胡适之”。上联“孙”为姓,“行”动词,“者”虚词,又巧妙化用苏轼《赠虔州术士谢君》“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上联双重相嵌,实乃高难度之出句。下联对之也确实不易,“胡”姓,“适”动词,“之”虚词,又巧妙用音韵…  相似文献   

20.
汉字的数字,分小写,大写两种。我国古代,无论是官仓收支粮草,官府财政收支及民间借贷,使用的都是小写数字。小写数字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步显出了它的致命弊端,如“一,二,三,十”几个数字,很方便改动。我国大写数字,并非谁人之发明,而是为了需要,东拼西凑组合而成的,壹,古代古字“壹”与“一”相通,《墨子·尚同》曰:“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其中的“壹同”,又可写作“一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