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哈姆莱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造成他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延宕。哈姆莱特为什么要延宕,这在右外文学批语界争论和探索了几个世纪,但始终没有定论。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可以说宗教思想导致哈姆莱特延宕的关键因素;基督教义和《圣经》思想是他行动的指南;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促进了他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2.
从哈姆莱特的形象入手,试图从社会学、生命本体哲学和社会道德的不同角度,对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的延宕形成的原因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晚期,莎士比亚开始思考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哈姆莱特》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位快乐的王子,但是颠倒混乱的世界,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使他痛苦、忧虑,最后成了一个忧郁王子。  相似文献   

4.
是典型的宗教悲剧。它的背景都设置在一个基督教的世界中。剧中人物说的语言充满宗教色彩,哈姆莱特更是言行一致,在整个复仇过程中,基督教义和《圣经》是他行动的准绳。他的命运也因此奠定了悲剧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举世闻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这出悲剧中,哈姆莱特始终在激情与理智这两种状态间迟疑徘徊,在“做与不做”间游移摇摆,并最终导致了其复仇悲剧的发生。本文透过哈姆莱特的复仇悲剧窥探其内心这两种游移状态:一是复仇的激情冲动,二是理智的苦思冥想。  相似文献   

6.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举世闻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这出悲剧中,哈姆莱特始终在激情与理智这两种状态间迟疑徘徊,在"做与不做"间游移摇摆,并最终导致了其复仇悲剧的发生.本文透过哈姆莱特的复仇悲剧窥探其内心这两种游移状态一是复仇的激情冲动,二是理智的苦思冥想.  相似文献   

7.
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根本上是由于封建礼教以及家长制的迫害而致,这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但其具体原因尚可探讨。社会转型期新旧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与东汉末年的经济状况以及由这种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造成焦刘悲剧的社会原因;深刻烙在焦刘二人身上的封建文化以及焦刘二人的性格亦是造成他们悲剧的重要原因。社会、文化和性格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把焦刘二人一步步推上了绝望的道路。焦刘二人的悲剧有其深刻的思想意义、美学意义、题材意义和现实意义,至今仍给世人以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曹金兰 《文教资料》2007,4(36):31-33
托马斯·哈代是一个严肃的小说家,他把人类的存在描述成一种悲剧,这种悲剧是由凌驾于个体之上的权力决定的,特别是社会的外部压力或者内在的性格所决定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小说,它的悲剧性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图通过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分析来说明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得农民失掉了自己的家园、工作和所追求的简单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经济使得苔丝一家遭受了很大的压迫。另外,不公平的法律制度、虚伪的宗教和道德也导致了苔丝的悲剧命运。而苔丝既想反抗传统又受到传统道德羁绊而形成的性格特点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骁 《学语文》2014,(2):44-45
正悲剧是西方文学艺术滥觞期的重要体裁。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西方悲剧不断折射新的时代元素。从人神和谐共生的古希腊到人被发现的近代欧洲,两千年的哲思激荡着大师们对人本身的追问。在这漫长的两千年中,西方古典悲剧也完成了从诞生到超越的飞跃。而这飞跃的精神实质,正是大师们对人本身之追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沃尔特·本杰明在其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巴洛克悲剧与古典悲剧的区别在于前者从神话转入了历史。诞生于文艺复兴这一人类历史转折阶段的莎剧代表人物哈姆莱特熔铸了莎翁所推崇的为当时人文主义者所珍视的理想的英雄人物性格。哈姆莱特俨然已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心智(the Renaissanc ementality)的化身。  相似文献   

11.
《哈姆雷特》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戏剧之一,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是性格复杂、充满矛盾、具有悲剧美的人物形象,当这位抑郁王子在生活的希望和理想被摧毁之后,他的复仇计划、心理和行为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们读起来感觉震撼人心,对人生感悟颇多。  相似文献   

12.
陈振威 《林区教学》2014,(12):37-38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于1873年至1877年创作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小说的主人公安娜是作者塑造的经典女性形象。她美丽聪明,而且敢爱敢恨,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毅然决然地置家庭、名誉和地位于不顾,但最终却是以卧轨自杀的悲剧结局。基于此,具体分析造成安娜一生悲剧的根源,以期诠释这部伟大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通过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和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两个超越的悲剧形象之比较,探讨二者共同的悲剧精神,并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挖掘他们的文化内涵及二者之间的渊源和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察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悲剧模式的发展,分析该时期有代表的戏剧作品,可以发现,在复仇悲剧中,悲剧英雄们个人意志的共同表现——对权力的过分欲望,以及他们的共同结局——毁灭自身并殃及他人乃至人类。但是,无论悲剧英雄的命运如何,他们试图掌握自己命运的努力毕竟展示了他们敢于向生命的极限挑战的悲壮  相似文献   

15.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杰出的悲剧性小说.带着鲜明农民气质的祥子因破产来到北平,梦想着靠自己壮实的身体在城市"作一个独立劳动者",这愿望本身就显示出与环境的不和谐;祥子小生产者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使他在那个社会背景下显得那么愚蠢、呆笨,不那么"合辙".性格与环境的错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样子最后的悲剧.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造成他悲剧命运不可忽视的因素.唯其如此,<骆驼祥子>便不仅是揭露与批判,而呈现出丰富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6.
晴雯是《红楼梦》中贾宝玉众多丫头中的一个 ,她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风流灵巧、高洁傲岸 ,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正是这一品格 ,使她成了贾宝玉的又一个知己。分析晴雯的性格特征及其悲惨命运 ,有利于昭示封建社会的腐朽性和灭亡的必然性 ,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老舍创作的《骆驼祥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阐述了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其形象的典型性;其次,分析了酿成祥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最后论述了《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从而说明祥子的悲剧不仅是强者沉沦的悲剧,也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苔丝是哈代塑造的女性人物中最为光彩的一位,她的一生也异常凄惨。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有命运、性格和社会三个方面,在无法抵抗的命运的控制下,在社会恶势力与腐朽的道德观念的共同戕害下,纯洁、善良的苔丝终究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玛丽虽然是生活在南部非洲的白人,但她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与土著黑人一样的贫困和痛苦中,她渴望摆脱这种境况.在迫于社会压力结婚之后,她绝望地发现自己走回了母亲的老路.黑人雇工摩西的闯入使她麻木痛苦的生活有了新的生存力量.然而狭隘的种族意识注定了他们所面临的必将是一个悲惨的结局.性格上,玛丽一生中除了一次微弱的抗争外,精神上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她被动地接受环境和命运的摆布.因此,社会环境和性格缺陷使玛丽的最终悲剧成为了必然.  相似文献   

20.
玛丽虽然是生活在南部非洲的白人,但她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与土著黑人一样的贫困和痛苦中,她渴望摆脱这种境况。在迫于社会压力结婚之后,她绝望地发现自己走回了母亲的老路。黑人雇工摩西的闯入使她麻木痛苦的生活有了新的生存力量。然而狭隘的种族意识注定了他们所面临的必将是一个悲惨的结局。性格上,玛丽一生中除了一次微弱的抗争外,精神上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她被动地接受环境和命运的摆布。因此,社会环境和性格缺陷使玛丽的最终悲剧成为了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