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高师体育系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而“吃香”起来的热门专业 ,而且还是一门可以独立“经营运作”的专业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兴办体育保健康复专业 ,将对豫西地区乃至全省体育人才多元化培育及体育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  相似文献   

2.
报告以考察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湖北大学体育学院四所院校的体育康复专业为基点,概述了四所体育院校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被考察专业的办学共性,从四所院校体育康复专业的办学特色中了解到了体育康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人才培养规格及专业建设方向等问题.旨在借鉴四所院系体育康复专业办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为韩山师范学院体育系申建体育康复专业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等教育需求增加,高校扩招规模进一步加大,体育教育专业的育人质量和学生的就业,成为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和发展必须思考的课题。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策略: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拓宽与改造;二是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群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挥“体医融合”优势,以体育健康服务产业链为对接点,解决体育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急需的运动康复、健身指导类等专业人才需求。通过构建“体康融合,岗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水平教学资源库;大力推进教材与教法改革;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实训基地功能,打造技术技能平台;校企协同,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措施,引领体育保健与康复类专业群建设,支撑大湾区健康服务业产业链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就当前体育教师体育健康指导能力偏低的问题,以现代体育健康人才需求的理念和视角阐述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健康指导能力合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6.
欧平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5):124-126
就当前体育教师体育健康指导能力偏低的问题,以现代体育健康人才需求的理念和视角阐述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健康指导能力合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7.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奥运时代,随着体育产业的崛起和全民健身热的升温,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总结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的优势与劣势,并从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力求准确把握学生的就业取向,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体育院校进一步完善与深化教学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为实现体育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有益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练员专业化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阐述.认为:体育教练员专业化研究是提高体育教练员职业社会地位的需要,顺应体育教练员专业化这一世界性潮流的需要,体育教练员教育改革的需求与方向.体育教练员专业化研究可为教练员职业发展指明方向,有助于增强体育教练员的专业素质,为提升体育教练员的专业地位提供可能,有助于提高体育教练员教育的质量.并就现有专业化研究的理解,初步提出了教练员专业化研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高校非体育类专业贯彻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公共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部分高校依然存在重视运动技术、缺乏理论知识教育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关理论部分的教学改革建议,以期为普通高校非体育类专业公共体育理论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体育专业设置运动康复的课程,对于学生学习技术理论并在运动中预防身体受伤,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由专业运动康复对于运动员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作用,扩展到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开设运动康复课程,是学校体育专业教育理念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不断发展,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有:社会体育的指导和管理;滨海休闲体育开发、管理和技术人员;休闲旅游;俱乐部的健身指导及管理;体育产业的创业、经营和管理;企事业单位.钦州学院现有体育教育本、专科专业和体育保健专科专业,具备一定的休闲体育专业办学基础;同时,在专业教学、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实训实践基地、科研能力上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平顶山居民的体育组织服务、体育设施服务、体育指导服务等进行调查,对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提升居民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合理策略.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医养结合能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医养结合模式下,康复治疗可以缓解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供需矛盾,提升养老服务效能,满足社会群体多样化需求。康复治疗主要通过病理康复、机能康复、心理康复等途径发挥作用。现实中,康复治疗在专业认同、社会认同、实践认同等方面存在认同困惑。从加强对康复治疗的政策指引,找准康复治疗的社会立足点,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入手,可以更好地发挥康复治疗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对厦门市老年体育工作的政策保障、经费来源、组织与指导、城乡结对共建、宣传和对外交流方面的调研发现,厦门市老年体育工作存在着各行业老体协服务功能退化,健身辅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社区老年人体育场地设施使用受限、利用率较低,专业服务人员少、相关科研机构缺失,缺乏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等问题。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厦门市应加大对体育非政府组织的指导,加强社区对老年体育的组织、协调、管理、凝聚、整合和服务功能,建立各级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的考核奖惩、登记注册等制度,开放社区教育系统体育场地,树立示范老年体育指导站(点),提升服务老年体育工作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热点及前沿问题,对中外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机构、研究动态进行可视化研究,以Web of Sciencetm和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 5.0软件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其时空分布、历史脉络。研究结果表明:(1)加拿大、美国、英格兰等国在运动康复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研究机构呈现协同合作现象和突增性;研究重点为康复专业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专业角色和有效沟通能力,残疾人长期康复、康复专业学生的跨专业学习、综合护理能力。(2)我国目前关于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的发展,对就业去向的探讨;作者和合作机构的合作较少,定量研究较少。通过寻找我国与国外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以期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建立"运动处方"指导中心,客观上实现了"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给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健身、健心要走科学的道路,避免学生盲目、随意的从事体育活动。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此外,通过评价学生的健身效果,不断调整"运动处方",也丰富了该学科的理论,总结了更实际的案例.因此,在高校创建"运动处方"指导中心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建"运动处方"指导中心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建立"运动处方"指导中心,客观上实现了"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给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健身、健心要走科学的道路,避免学生盲目、随意的从事体育活动,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此外,通过评价学生的健身效果,不断调整"运动处方",也丰富了该学科的理论,总结了更实际的案例.因此,在高校创建"运动处方"指导中心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就业专业相关度较低,人才培养与市场结合不紧密,学生改行易业现象普遍。针对现状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以加强校企合作为契机,构建实习就业一条龙服务;以就业指导为重点,不断拓展就业渠道的建议供高校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毽球运动是丹东地方特色体育项目之一.本文以丹东市3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丹东地方高校开展毽球运动的优势和可行性,使地方特色体育与高校体育相融合,在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传承地方特色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及应对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市社区老年体育状况,论述体育锻炼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的优势,研究认为发展社区老年体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就发展社区老年体育工作,提出老年体育应成为社区体育工作重点、社区体育设施应考虑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切实加强老年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工作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