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决明子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对决明子中的脂肪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的脂肪油中检测出脂肪酸9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7.62%,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的脂肪油中检测出脂肪酸7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5.45%.  相似文献   

2.
对南方猕猴桃、北方猕猴桃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对比.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两者中的脂肪油,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脂肪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猕猴桃的亚油酸含量高于北方猕猴桃,但其亚麻酸含量低于北方猕猴桃.  相似文献   

3.
对小黄花鱼头及鱼肉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测定.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样品中的脂肪油进行提取后,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小黄花鱼头和鱼肉中分别鉴定出17种和1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6.60%和68.12%.  相似文献   

4.
海参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海参中的脂肪油进行提取,并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为9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检出所有脂肪酸的71.24%.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为10.3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2.61%,同时检出了15.二十四碳烯酸(NA),相对百分含量为4.14%.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提取黄花鱼中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和Soxhlet提取法对黄花鱼的脂肪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采用Bligh-Dyer提取法检出20种脂肪酸,采用Soxhlet提取法检出17种脂肪酸,Blish-Dyer提取法的脂肪油提取率较高,并且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好于Soxhlet提取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武昌鱼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样品中脂肪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从武昌鱼中鉴定出1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5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28.46%;不饱和脂肪酸9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71.27%.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俄罗斯海参中脂肪酸的种类及组成,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样品中脂肪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鉴定结果发现俄罗斯海参中含有25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8种,相对百分含量为22.45%;不饱和脂肪酸为17种,相对百分含量为77.53%,其中EPA和DHA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9.46%和11.77%.  相似文献   

8.
对青虾虾头和虾肉中的脂肪酸进行研究.采用Bligh-Dyer提取法提取青虾头和青虾肉中的脂肪油,将其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中脂肪酸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青虾头和青虾肉中分别鉴定出16种和1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67.44%和60.65%.  相似文献   

9.
对软枣猕猴桃不同部位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对比.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果肉和果籽中的脂肪油,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脂肪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果肉和果籽中均含有亚麻酸,且果籽的亚麻酸含量高于果肉;果肉中含有亚油酸,但在果籽中并未检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银鲳鱼中脂肪酸的组成,采用Bligh-Dyer提取法对样品中脂肪油进行提取,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从银鲳鱼中鉴定出21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9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36.92%,不饱和脂肪酸12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检出量的63.08%,其中EPA和DHA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3.45%和13.18%.  相似文献   

11.
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山茶和油茶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两种种子都含有4种脂肪酸:棕榈酸(8.45%和8.49%)、硬脂酸(2.67%和1.84%)、油酸(79.92%和81.62%)、亚油酸(8.95%和8.05%).[结论]油酸在山茶和油茶种子中的含量均很高.  相似文献   

12.
对酿酒后山葡萄皮和籽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酿酒后山葡萄皮和籽中的脂肪油,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脂肪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酿酒后山葡萄皮鉴定出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72.59%,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4.98%、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5.35%;酿酒后山葡萄籽鉴定出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87.30%,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9.58%、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90%.  相似文献   

13.
林逋隐居孤山,以咏梅著称于世,遂有所谓"梅妻鹤子"之说。但林逋咏梅八首律诗中,所写多称"小梅"、"孤根"、"一枝"。同时文人造访其所,所见也以松竹为主,由此可见其隐所植梅不多。整个北宋时期孤山梅花分布也极有限。所谓"梅妻鹤子"说也不见于宋人著作,是后世的想象之辞。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品种"津研4号"为材料,研究了低温下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酶活性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下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酶活性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脂肪酸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低温胁迫下脂肪酶活性、脂肪酸含量也呈现出与常温相同的趋势,但脂肪酶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远远滞后于常温,脂肪酶的最大活性高于常温.  相似文献   

15.
岫岩产月见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月见草油中的脂肪油进行了提取,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月见草油中的γ-亚麻酸、亚油酸进行了定量测定.岫岩产月见草籽中的γ-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1.71%和11.76%.  相似文献   

16.
程杰 《滁州学院学报》2012,14(1):1-4,23
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旁相传有欧阳修手植梅树,世称"欧梅"。整个北宋并无相关记载,南宋始有人咏及。明朝嘉靖间醉翁亭边出现梅树,有官员在此创建梅亭,并题匾"醉翁手植",从此相沿不绝,并陆续添建其他设施,成了醉翁亭风景区一个重要的观赏景点。嘉靖间的古梅至康熙间老干枯死,孙枝长成,此后又经过一轮老死蘖新。光绪间人们重植三株,但不久陆续死去,今所见"欧梅"当为新中国成立后重植。千百年来对这一景点的种植和维护,寄托了人们对欧阳修这位文学大家、文化巨星的无比崇敬和热爱。  相似文献   

17.
对五味子脂肪酸的组成和主成分亚油酸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对五味子中脂肪油进行提取,并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由五味子中分离鉴定出9种脂肪酸,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成分亚油酸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西江月.梅花》是苏轼为纪念他的侍妾王朝云而作。这首词以花喻人,含蓄空灵。通过描写岭南梅花特有的形状特点,写出了王朝云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操,表达了词人对这位与自己患难与共、心心相通的红颜知己深深的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丙酮提取柠檬种子油脂,GC-MS联用仪对油脂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分析检测出100多种化合物,其中20种化合物峰明显,含量排在前五位的化合物依次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32.525%);十三烷酸(21.639%);油酸,3-羟基丙基酯(6.37%);环己羧酸,十五烷基酯(4.894%);十八烷酸(3.749%).柠檬种子油脂中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包含酸类、酯类、烯烃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