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武术审美特性的根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古典美学认为,“美”离不开“气”气是宇宙万物之所以为美的总根源,也是武术美的本源。人的生命根基是气,而气分阴阳。武术中阴阳二气的运化是丰富多样的。但其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是:阳刚美,阴柔美,节奏美,神形和谐美。武术所具有的这些基本审美特征是符合“耗散结构”学说所揭示的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特征。人们通过观赏武术的运动形式,能观照生命生生不息的活动形式,从而产生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2.
蕴含东方和谐哲学思想的武术,把中国传统哲学的普遍和谐价值观念落实到行之有效的操作层面,不仅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益,也是人类和谐相处的和平之桥。从神美、阴阳和谐美、静虚之美方面谈及武术的意境美及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类学家海威尔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武当武术文化概念的阐释,论证了武当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承方式:学校教育是主渠道;竞技化发展是推动力量;大众传播是有效手段;师徒传承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传承方式;法律保护是重要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哲学思辨的方法,探索新时期武术审美教育的当代使命与实践方略。研究认为:新时期武术审美教育肩负着弘扬中华审美文化、提升民族素质和民族体育价值品级的文化使命。武术审美教育应立足于武术审美文化理论,涵盖武术技艺、人文精神层面的教育内涵。通过武术教学、影视、竞技等路径渗透武术审美教育,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培育高尚的艺术素养以及对武术之美的鉴赏力、创造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其内部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是不言而喻的。在当代的武术教育过程中,这种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的传承依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21世纪是一个文化主导世界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文化的感召,武术文化的传承在武术教育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很强的话语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圆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路径,所以不管是用武术文化强国还是构建武术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逻辑学视角,对武术文化进行了梳理,对武术文化强国进行了辨析。得出武术文化在内容、核心价值、强身健体、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塑造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并得出,武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德育、精神培育、学校教育及体育大国的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武术文化有充分的理由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来,并为之提供既富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意义的创造性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视觉文化时代影响武术套路审美的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影响武术套路审美的客观因素有演练的真实性和完美的形式;主观因素有观者的修养、情感、功利性、审美观及武术知识和运动体验等。并提出只有主、客体在审美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交感整合出真与美、情与理的意境之象。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费孝通的著名论断"文化自觉"为理论依据,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即面对传统武术应继承与批判;面对外域文化应借鉴与吸收;面对武术发展应创新与交叉。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武技,然而很少国家的武技具有套路的运动形式,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辐射到的几个东方民族的武技偶有套路形式,但其发达和显扬程度绝对无法与中国武术相提并论。相对世界上其它武技而言,套路运动形式是中国武术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它是武术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形成的特有运动形式。传统文化重“道”的特点对各个领域都有影响。古代习武之入将技击实战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总结提炼,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编排,从而形成了简单的套路,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程式,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追求“道”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教学审美化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艺术修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去欣赏武术教材的思想美、情操关、词汇美和结构关,体会武术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从而真正实现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12.
武术的发展一直处于中国文化的浸润之中。历史让人们的经验不断积累,作为人们创造的一种技能,武术也随之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酝酿出武术独特的前进目标:技术上的得意忘象,心灵上的宁静祥和。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天人合一"。在制度层面,作为追求天人合一的各种努力,武术的文化表达为:崇德尚礼、刚健无执、强身御侮、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是中西体育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产物,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中西体育文化的互补性、为国争光的举国体制以及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是竞技武术发展的主要文化动因。竞赛规则过于烦琐,以及在推广过程中重技术传授,而文化内涵的传播相对弱化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竞技武术在更高层次上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武术与书法艺术同为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在它们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其同源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试从武术与书法的历史渊源及它们的交融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武术与书法在某些方面的相似、相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美的本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和优秀文化遗产。武术之美真实地再现了客观事物的运动与发展规律,显示出人类技击格斗和养生保健的主体意志,认识武术美的本质必须从其本质力量的理解和其内部真善美的关系着手。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武术产生于中国社会,烙上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印迹。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尊重武德的中道文化、倡导多元的平等文化;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彰显中华文化显著基因的中国武术在发展中存在着过度学习"体育"的现象。在促进文化繁荣、凸显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时代背景下,回归中国武术的文化"主体"立场,成为了新时代中国武术发展的必要选择。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过度"学习"与坚守"主体"两种不同文化立场的发展终局开始论述,论证了只有坚持文化"主体"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中华文化繁荣;从中国武术近代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证实中国武术一直处在过度学习"体育"的立场当中。研究最后认为:中国武术的发展立场回归文化"主体",才能更好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承担在新时代中助推中国梦实现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整体育人,以武育人,弘扬民族精神,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术从诞生到现在,能够继续得以发展,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及民族文明相联系,教育是它能够得以生存的一条命脉。中国武术有着怎样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它的影响下对教育有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当前的武术教育存在着那些弊病,我们怎样才可以搞好学校武术教学工作?这些是我们作为体育教育者一个必需清楚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论述了了武术的文化内涵,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机遇。  相似文献   

20.
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术具有文化、体育属性,从而派生了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教育是中国武术的百年大计,其文化定位问题又是武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武术教育的学科定位为人文学科,武术教育的价值定位为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武术教育的功能定位为道德教育与大众教育,武术教育的政策定位为文化自觉与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