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与初中音乐教师双向适应较差。对校初一、初二年级问卷调查统计,发现主要问题有:(1)对音乐课的兴趣减弱,由于课时减少50%(原先每周两节课减少为每周一节),其它科目增加,没时间关注;中考压力大,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对音乐缺乏内心的重视。(2)生理上正处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7,(12):212-213
在当今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由于专业音乐教师的缺乏,再加上教师、家长、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不足,致使小学音乐课形同虚设,现状堪忧。为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新音乐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推介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小燕 《考试周刊》2013,(42):174-174
<正>初中音乐课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音乐新课标的实施,既给教师的音乐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又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改变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之一,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音乐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直处于副科位置,致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利用趣味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传授、开展第二课堂、借助音乐认知五个方面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恒 《甘肃教育》2021,(6):94-95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但是必须合理地进行引入,才能达到教师渴望的效果。本文对初中音乐课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意义做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引入措施。  相似文献   

6.
初中音乐课不仅是学生的"休闲课",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的必要课,只有在互动式的教学中,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范围,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使被动的教学变为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中,能够发现和体会音乐美。本文就对初中音乐教学的互动性,提出了自己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音乐课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现在的中学生喜爱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学生们一到音乐室就特别放松,因为他们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不像上语、数、外那样认认真真,规规矩矩,这正是音乐课带给他们的“特殊享受”。对初中的音乐教学来说,如何诱发培养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音乐教育在新教学理念的带动下得到了可喜的发展,尤其是小学与初中的音乐教学,其变化发展更加迅速,但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这一领域,还有许多急需我们教师去解决的问题。笔经常会听到同行中有人感叹现在的高中音乐课太难上了,并时常有这样的疑问:(1)为什么学生们那么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2)为什么可爱的孩子,在音乐课中那天真活泼的表现,没能随着他们的成长而变得更出色?(3)为什么高中音乐课中学生的表现往往死气沉沉?(4)为什么在一些中小学音乐交流活动中,经常会看到令人叫绝的优质音乐课,却鲜有高中音乐欣赏课的范例演示?(5)怎样让学生们成为真正的爱乐人而不仅仅就在流行音乐中徜徉?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课作为考察科目,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上课精力也不够集中,更不用说理解音乐的内涵,加之学习任务繁重,他们不可能花费很多时间对音乐做深入的了解,因此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较差,基于这种状况,要求教师充分利用音乐课时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达到音乐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器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对器乐作品的听辨能力、感受和理解能力。在目前的初中器乐欣赏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因缺乏探索及挑战的体验而对聆听音乐失去兴趣;第二种倾向是,教师缺乏有效引领,学生因听不懂而对聆听音乐失去信心。在初中音乐器乐欣赏课上,教师一定要努力强化教学效果,培训学生器乐欣赏能力,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教师,提高学生的兴趣是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当然音乐课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变苦学为乐学,充分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呢?这是每位教师都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对广大音乐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音乐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于音乐等各类艺术学科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小学阶段的系统学习,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赏析能力,而且往往表现出对于音乐课的喜爱,之所以长期以来初中音乐教学滞缓不前,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等思想的影响,认为音乐课就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过分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剥夺了学生陶冶情操、提升个人内在素养的机会。这些观点都是初中音乐教学道路上的障碍,而随着人们观念上的转变,这些现象逐渐有所好转,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挥音乐教学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徐艳 《成才之路》2014,(34):58-59
小学音乐课与初中音乐课的衔接教学问题是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阻碍。在我国基础教育音乐教学一体化的背景下,做好衔接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在缩小不同学段音乐教育的差距、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方面意义重大。文章从宏观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小学音乐知识的系统性以及微观的激发兴趣、克服障碍、关注衔接教学的细节等方面,试论中小学音乐课的衔接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初中音乐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与品位,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音乐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重要任务。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才能在初中教学有限的音乐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以及综合素养。通过对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正确解读,从多方面阐述了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农村初中的音乐教学不被学校重视,缺乏家长的支持以及学生现有的音乐经验缺乏等现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重新定位,初中音乐教育的价值判断也应该有着新的思考,我们培养的人不能只会模仿和接受,而是该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个性。因此,农村初中的音乐课在课程改革下应立足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依托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6.
罗述宏 《课外阅读》2011,(3):183-183
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神奇的感染力,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厚实人的气质。为此,音乐欣赏课成为初中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怎样上好音乐欣赏课,成为时下每个音乐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成为每个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笔者长期从事音乐教学,多次参与音乐课听课评课,发现我们不少音乐教师或者在音乐教学中忽视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或者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步人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17.
祖萍萍 《成才之路》2009,(27):60-61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课的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小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之所以有的学生对音乐缺乏兴趣。是因为我们教师忽略了他们的天性,把音乐仅仅当做一门课来上,当做一种知识来传授,而丧失了其中的趣味性和审美情趣。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要抛开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8.
徐辉 《学周刊C版》2023,(2):151-153
近年来随着音乐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和进步。但是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发挥音乐课的实效性。而将流行音乐合理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本文立足于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的意义,并积极思考引入流行音乐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周运健 《考试周刊》2014,(48):184-18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也一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就要改变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状,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走进音乐课堂,喜欢上音乐课。  相似文献   

20.
高中音乐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没有任何优越感,上好音乐课就很不容易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干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对此,我略有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