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何以超越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常常引发的是人们的现实意识而非文学想象,“伤痕”以后文学超越现实只是一种姿态和假象,实际上急切地反映着现实情绪,文学屈服于现实意识,使文学永远找不到超越现实的出口。市场化年代文学的成功之处是它博得了现实的喝彩,但也失败在无法超越现实,它与现实等量齐观,不再成为文学意义的文学,而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现实意识本身。一个把自己当作现实追随者而缺乏想象力的文学,不可能让人信任它对现实的反映是真实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市场化年代的文学不是孤悬的,它深藏的整体性本质和历史性传统依然存在。首先,市场化年代文学的多元现象仍在整体性中,因市场化意识形态和现实性价值观念而具有了整体性,被以“载道”方式反映现实的整体性意识所连接。其次,多元性与整体性并非不相容,它们应该和谐共存、互补相生。有意摧毁整体性文学精神,是故意以多元和个人的名义进行的,并借此来消解和对抗人性、历史性,并忘却浪漫主义。第三,现实的整体性破碎与文学的整体性破碎并不一样。现实生存的虚假多元,并不能替代文学的多元,却造成了文学整体性沦陷的假象。第四,文学的整体性瓦解,要看文学本身的本质性观念是否遭到瓦解。现实性的文学整体意识变化为我们一厢情愿的个人化假象,生成了文学本质观的幻象。第五,现实意识是文学意识依存的重要基础,文学整体性的瓦解,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现实和人本身的瓦解,它破坏和瓦解了人对现实的想像与幻想。第六,整体性的消失,可能是为现实性地展示写作者与观看者自己而人造的幻象,整体性崩溃之后,个体性文学价值才可能真正被放置主角的地位去观看,那些个体性才可能纷纷出动而招人眼目。  相似文献   

3.
当前,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热点、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进行文学教育时应强化人文意识,把人文精神落到实处;强化精品意识,选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优秀文学作品;强化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想象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增强现代意识,是当下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根据目前文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文学教育中现代意识的探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强整体意识,建立学科的坐标系,注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二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努力使学生成为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行为的人;三是培养学生的未来意识,以适应和应付急剧变化的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拉丁美洲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是它的整体意识与创新意识。继承古印第安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表达反帝反殖反独裁的共同主题以及拉美作家的群体意识是其整体意识的标识。拉美文学经历了由依附、模仿到独立的道路 ,正确处理文学的批判与继承、扬弃与创造的关系 ,坚持拉美文学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坚持文学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反映人的命运、表达人的情感、凝聚人类的文明、揭示人性的深度。文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对人性的关照。文学作品中显现出来的对人的苦难意识、理想意识、生活意识、欲望意识、游戏意识、童年和历史意识、无意识(意识的消解)正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生命意识中的部分,在1976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内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分别对这些意识作出了各自的注解,本文从生命意识演化角度来分析文学中的“人”的重建、解构和消解。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母语教学的性质、规律和客观学情需要为立足点,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应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目标下建立新的教学价值观,从而以鲜明的时象意识、设计意识、课程意识。使大学语文回归到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使学生走进语文、喜爱语文,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文学经典意识"是人们关于文学经典及如何创作出文学经典的认识。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文学经典意识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它与文学观念的自觉、艺术精神的独立与否是相伴相行的。文学经典意识的最早形态应是文化经典意识,接着是汉以来的经学式的文学经典意识,再发展到以纯粹文学观念为基础的文学经典意识。文学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所具有的"文学经典意识"的内涵也有不同,这又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和经济的结合点,它是把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一种教育,它是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定向性和效益性等特点。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文化、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等职业道德意识。因此职业高中的德育工作,在加强常规教育的同时,突出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教育,使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教育本身是个系统而综合的工程,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意识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知识文化学习与意识教育相得益彰?文章在爱国主义意识教育、竞争意识教育、学以致用意识教育、创新意识教育、文化意识教育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理解历史文学:叙事塑形与历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史沟通的角度,把历史文学统一到追问生活意义的叙事本体论上,把握历史文学背后的历史意识取向,是理解和评价历史文学的关键。历史文学是叙事塑形艺术的一种,其基本内涵就是既占有史料又参照生活的故事新编和文学书写。历史事实本身已然逝去,"回到过去"的追踪固然可嘉,历史文学也不排斥去占有史料、辨析渊源的基本工作,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学的书写的立足完全在于当代生活,历史意识是历史文学得以成立的根本。当代中国历史文学的书写在历史意识和当代立场方面存在着不少缺憾,不少作品流于历史主义。  相似文献   

12.
动物叙事与寻根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物叙事内涵的界定历来众说纷纭.对动物叙事概念的理解,应该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这样才能凸显这个概念本身的内质.寻根文学中的动物叙事表现出的生态意识觉醒,具有明显的生态意识转向意义.因此,从新的视角重新考察和丰富寻根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文章以该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意识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19世纪女性作家创作意识形成的经济、政治、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因素,进一步探讨了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对女性文学繁荣、教育事业发展、女性意识形成、思想文明进步等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意识教育是教学行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过程,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是终身的,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称为“文艺学第一原理”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不符合文学实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纯审美论”及文学“非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在事实上并无二致。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是与“物质形态”相对应的,也不是表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一个分支或种类。它表示的是在特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意识的整体样态,其意义在于表明意识形式的社会与阶级性质。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可以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不等于意识形态本身。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沟通认识与道德伦理的途径。审美意识既包容了科学意识的内容又不等同于科学意识 ,既包容了伦理意识的内容又不是伦理意识 ,而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是人类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思想自由。审美教育把理智教育和伦理教育所追求的外在目的升华为发展人的各种能力本身为目的 ,改善人的意识体系结构 ,在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素养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文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人生体验、健全人格和终极关怀的重任。本文撷取最具“文学性”的诗歌作为论述切入点,举证名篇名句,旨在通过读懂诗歌蕴藉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及其指向对象本身的对人生境遇的探求和进而生发的生命意识、历史意识、宇宙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结和终极关怀,以期透视素质教育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打工文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不太成熟的文学现象,学界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从打工文学的性质来说,它具有彻彻底底的发自底层声音的独特性,以打工文学中人物的四种心理意识来浅析和肯定它存在的价值,以此给予这种新兴文学现象以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中国文学,虽然具备了世界开放意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局限,并不同时具备文学的现代意识,只是告别了古典文学的历史形态,并迅速向世界现代文学体系靠拢的一种过渡转型形态的近代文学。  相似文献   

20.
读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读者意识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中国当代的文学读者意识在整体上呈现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一方面,社会时代的发展和文学自身的发展影响着读者意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它也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总体的发展趋势。从文学读者意识的发展流变来看,当代中国文学读者意识经历了从政治形态的读者意识到审美形态的读者意识再到消费意识为主导的多元化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