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有计提范围、可以转回的资产范围、计提基础以及资产组合计提四个方面的变化,形成了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更具操作性。本文从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准则会计规范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减值准则的异同谈起,剖析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弊端,分析了新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主体,固定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影响。2001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及2001企业会计制度,都对固定资产减值做出规范。2006年2月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现行准则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并结合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践,对固定资产减值做出了更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原资产减值准则比较,会计处理发生了重大交化。本文从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概念与范围着手,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会计核算及减值损失的转回与披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资产减值准则是将我国原固定资产准则、无形资产准则中的有关内容整合修改而成的,变化较大。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完善了资产减值及其处理,对企业实务核算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从会计实务操作的角度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和特点,然后根据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晖 《考试周刊》2015,(7):191-192
近年来,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逐渐成为会计行业非常热门的话题。我国在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该准则较之前旧准则,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程序更明确,资产减值会计行为更系统规范,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是,资产减值会计从目前来说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在我国深入实施资产减值会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资产减值会计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和控制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规范处理和披露、积极发展资本交易市场、提高资产组划分的可操作性、加强外部监督、进一步提高会计财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目的是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工作,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分析,认为准则制定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出台做进一步的规定或相关解释,以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制度规定和重要意义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做了论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有何影响做了探讨,并利用上市公司的一些案例分析了某些企业如何例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一会计政策来操纵会计利润,粉饰会计报表以达到自身目的,对如何避免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灵活性、不完善性来提供虚假的会计数据误导投资者谈了自记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调整,目的在于解决企业资产泡沫问题,提取资产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管理当局的目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资产减值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准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尤其是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会计行为进一步规范。但是这些改观基本是针对上市公司或大企业而言的,中小企业的资产减值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在金融危机的催化下愈演愈烈。本文就中小企业现存的资产减值问题予以分析,希望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财政部于今年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该文对其中资产减值的界定,新旧准则中八项减值准备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最后提出注册会计师的经济警察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核算和披露进行了较大调整,目的在于解决企业资产泡沫问题,提取资产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管理当局的目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资产减值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准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我国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重新规定了减值损失可作转回处理。本文从会计实务角度,对各项资产减值相关规范在执行中所涉及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静 《现代企业教育》2009,(16):114-115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破茧而出,时至今日已施行三年有余。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比较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新准则在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计量、存货管理办法、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业内人士认为,它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而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中,资产减值准备的变革更是成为了理论界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资产减值会计是考虑到会计的谨慎性需要,其最初目的是用来提高企业的资产评价准确性,规避风险,增强会计信息。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然而它却为企业调节各期的利润提供了一定的可能。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了企业计提减值准备行为,打好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这是为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措施,使得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向标准化,逐渐向国际化靠拢;探讨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分析新准则所做改进及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新准则的建议,希望有利于准则的理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条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虽然新的会计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即“现金产出单元”,并以资产组为主计量资产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18.
从资产减值准备看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资产减值准备的角度探讨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在理论上虽然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在实践中增加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变数,并具体列举了部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操作方法,且对此提出规范资产减值准备操作的措施,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第8号就是《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称薪准则)。新准则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准则之一,其原因就在于该准则在第四章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它的提出。能够客观反映环境变化对企业资产价值的影响。更加符合我国现在的会计体系和计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一些企业根据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灵活性,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进行随意调整。本文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备”中的坏帐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为了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应建立和完善会计制度、准则和内部控制系统,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