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鑫 《辅导员》2009,(9):31-32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毋庸置疑,现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那么,如何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生成美丽、生成精彩呢?  相似文献   

2.
教学机智是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没有智慧就没有机智.教师不仅要有聪明的、富有创造力的头脑、丰富的教学经验、系统的教学理论.更要有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这样才能够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生成的课堂设置的预设应该是充分的、生成的,只有这样的预设。才能为生成的课堂设置成功的阶梯。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课堂生成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以数学知识生成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并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那么,应如何关注生成?如何通过生成教学激发课堂活力,让课堂焕发生命力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和信息,凭借自身的数学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互动交往、知识迁移、尝试探究、质疑问难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课堂生成是在课堂教学的背景下,学生的知识、方法、能力、情感、习惯等在一定条件、因素的作用下(包括: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师、学生投入状态等)的动态形成.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新课堂的明显特征.强调课堂生成的意义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得到保证,课堂的原汁原味、真实性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也因为有生成,课堂才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同时生成性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状态.如何正确引领课堂生成?这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凌瑞初 《物理教师》2009,30(3):12-13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特殊的“人”一“人”关系,是把师生的教学活动当作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将“教”与“学”各作一方来处理;动态生成的课堂是要确立起课堂资源意识,把学生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充分激活原始资源,生成新的问题“生长元”,从而形成生成性资源.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即让课堂在动态生成中行进.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课改理念下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总有一屿“偶发事件”.如何激发和运用这屿教育事件.使课堂充满活力.生成不断,精彩不断?我们知道.“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大脑。”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要实现课堂的有效生成.需要具备新的教育教学观念.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预设.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机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裴红波 《考试周刊》2011,(66):79-79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混乱无序的盲动。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成就是创生、建构或生长。新课程倡导生成性教学,它有三个基本特性:1.过程性。过程意味着变化,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2.超越性。在富有变化的课堂情境中,生成的思想常常是我们意想不到的,而每一次生成都是对原有认知的一种超越。3.互动性。生成性教学是积极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需要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0.
黄秋芳 《陕西教育》2010,(12):41-41
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学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动态生成资源。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也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或使课堂循规蹈矩、流于形式;或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但面对这些优质的生成性资源.我们也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11.
生成性教学永远是一个热情、开放的话题,因为生成是永恒的,充满着未知性、挑战性.目前的课堂已把追求动态生成作为价值取向.为此,教师提供给学生广袤的生成时机,激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猜想,收获着学生创新思维、求异思维闪现出的生成的“星星之火”,课堂“一派丰收景象”.但教学是科学,  相似文献   

12.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忙碌中结束了.静下心来翻看这个学期写的教学反思.发现有许多讲的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遗憾.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有效处理生成”是新课改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课堂生成是课堂教学从教师本位向学生主体转变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郑翠娥 《考试周刊》2012,(94):74-75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其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有效课堂的教学契机.乃至是整节课的一个精彩亮点。这就要求教师关注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学会在课堂上认真地倾听,审慎地提问,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用巧妙的理答避免一些教学的盲区,挽回一些教学即时生成的亮点,创造一个精彩纷呈的高效数学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4.
郁盛东 《中学数学研究》2009,(3):F0002-F0002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是有效的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有效的课堂又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有时会偏离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生成许多“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5.
生成性教学永远是一个热情、开放的话题,因为生成是永恒的,充满着未知性和挑战性.目前的课堂已把追求动态生成作为了价值取向,为此教师提供给了学生充分的生成时机,激励着学生勇于质疑、大胆猜想,收获着学生创新思维、求异思维闪现出的生成的“星星之火”,课堂“一派丰收景象”.但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求真;教学是艺术,艺术无止境.  相似文献   

16.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精彩的课堂一直是许多老师追求的目标.让课堂变得精彩是否有什么方法?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让我明白抓“预设”、抓“生成”是让课堂精彩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前认真、细致的“预设”;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刻关注“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就能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7.
林养城 《学周刊C版》2014,(2):106-107
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着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学生.教师应当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相信他们的自身潜能.尽力为学生创设交流的平台.调控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促进有效的动态生成.为课堂有效生成提供条件.打造充满生机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8.
课前进行教学预设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课堂生成是新课改的重要形式.新课程改革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互动,这就决定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有教师的课前预设,更要有课堂上师生即时的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点,生成是预设的机变,数学课堂教学应在精心预设下促进生成,让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19.
用好课堂生成性资源是促进课堂精彩的必须,它促使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学习方法、教学效果的动态生成。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用好生成性资源.相机诱导,最终会彰显课堂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长和建构。生成的形式主要有预设生成和随机生成两种类型,在课堂教学中.则更多强调的是预设生成。下面简单谈一谈预设生成在初中历史课堂活动方案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