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里、班级里自然有许多约束和规范学生言行的规矩。老师经常苦口婆心、三令五申,不断重复这些规矩,久而久之,学生不但会"耳朵出茧"、产生"免疫力",对老师的话也置若罔闻,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引发心理学上所说的"超限效应"。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需要坚持"中规中矩",注重教育学生遵守规范的写作要求。文章结合初中作文教学实践,阐述了作文教学如何坚持写作"规矩",指导学生遵循规范的写作要求,写"规矩"文章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传统教学管理中,正是因为各种条条框框规矩的束缚,将学生个性的棱角磨圆,很多学生失去了这个年龄该有的生动和活泼。不可否认,规矩的重要性,然而,在这个师生共同相处的环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隔阂的完全打通,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才能在不忽视学生个性张扬和发展的前提下,找到适应学生主体发展的优良班级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成就方圆的利器。同样,如果习作指导也给学生一些"规矩"(即"三把尺"———标准要求),有效用好这些"规矩",我相信学生一定会谱写出一篇篇精彩文章。其实,习作指导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没有发展也就勿谈"进步"和"提高"。习作指导课交给学生"三把尺",是塑造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一、写前一把尺,知其所欲为对于一次写作而言,所谓尺度,就是指本次写作训练的要求。这个要求在《口语交际·习作》教材的"引写"中都有  相似文献   

5.
<正>1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形成四分体,然后彼此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在每个时期,染色体都守着自己的"规矩",而一旦某条染色体破坏了"规矩",就有可能出现染色体异常的配子。于是笔者对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头开始,打好基础。作为教师要积极改造课堂教学小环境,在课堂上抓住日常的点点滴滴,扬"善"抑"恶",使学生首先能明白事理,遵守规矩。同时完善教学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心思"拉回"课堂,使其能自觉学习。在不断地严格约束学生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逐渐使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议论文一直是颇受考生青睐的文体,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在考试I中选择议论文来写作的学生占1/3,而得高分的作文往往有一个共性就是论I理深刻透彻。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议论文的写作务必要在说理深刻上彰显特点。不过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说理不是那么深刻的文章,他们有论点,有论据,亦有论证过程,但是他们又不像是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议论文写作有无"规矩"可依?如何对待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规矩"?福建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俞发亮老师搜集了近年来各种报刊发表的学生"争议作文"及其"争议",编辑成《中国学生作文惹是非》《中国学生作文怎么啦》两书(已于今年年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下面这场"争议"也许能对你如何写好议论文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办公室里,教师们动辄教训学生不懂规矩。规矩是什么?它是限制人的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纪律、法律、制度和社会环境。它对人要求"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应该承认,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必需的,但规矩一旦落后于时代,就会变成可怕的枷锁。一些教育工作者被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予人规矩的基础上使人"巧",所谓的予人规矩是指使学生掌握语、修、逻、文等有关的知识,所谓使人"巧"就是使学生在掌握语、修、逻、文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获得写作技能。因为理论知识扎实的人不一定写作能力就强,这有个经常运用、熟能生巧的问题。现只就如何使人"巧"谈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规矩是一种束缚.当把规矩变成自觉,进而上升为自信,规矩就会产生一种势不可挡的正能量.规矩是红旗渠修渠成功的关键.深入挖掘红旗渠精神中体现的党的规矩纪律意识,让这种在艰苦岁月中形成的红线意识与自觉意识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太多的讲解和不达标准答案不罢休的引导,虽很充实,却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虽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因此常想起两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要推动地球"。"给我一个空间,我要放飞心灵"。《小学语文新课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说:“文章好不好,以及能感人否,在乎修辞。不过修辞是要有天才,教员只能教学生做文章,不能教学生做好文章。孟子说得好,‘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世间懂规矩而不能巧者有之,万万没有离规矩而能巧者。”这启示我们:写作要循规矩,工巧之事顺乎自然。至于什么是作文的规矩,历来有种种说法。对于现代中学生而言,求实务本,遵循以下规矩,夯实写作基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围绕“教人作文当以结构为主”的核心理念,主张写作教学要明规矩重理法以求实用。作文规矩分为写任何文章的一般规矩和写不同体裁文章的特殊规矩,在学生明了规矩基础上,他强调师生要重视理法的导与学,实现写作训练中文体、语言、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实用。规矩是知识,理法是途径,两者相互促进,达到实用的目的。这种写作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学生在老师面前常常表现得很守"规矩",而当老师不在身边时似乎就没了规矩.因此,我们做老师的习惯于死盯,这样虽然很累但却有效.我们发现学生对校规的概念是模糊的,只有当给某个学生处分了,校规才那么清晰地被人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83):35-37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了强调立规矩、讲纪律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传承和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突出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各级党员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相似文献   

16.
黄智诚 《考试周刊》2014,(56):59-60
写作规矩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中学作文教学要注意"与人规矩",鼓励学生模仿再创造,由低级的照葫芦画瓢到独立的个人创造;强调实践,多参加课外活动积累素材,进行大量反复写作训练,多领悟思考,加深学生理解;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用文字抒发真情实感,涵泳其情。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浙江嘉善县为例,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视角分析农村幼儿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越过底线""规矩不明""左右为难"三种"规矩困惑"现象,并从从业者现状、"规矩建设"现状、"规矩教育"现状三方面分析"规矩困惑"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8.
邓勇兵 《教育》2011,(9):21
2010学年的最后一堂课,身为北大国际(BiMBA)院长的杨壮教授头一次迟到了。原因是出门时忘记带一个包,中途返回去一趟。按照他和学生们定下的规矩,谁迟到谁就必须被罚做俯卧撑,他也不能例外。他说这个规矩源自西点军校。而实际上,杨壮在北大国际(BiMBA)EMBA班的课堂上讲授的,就是来自西点军校的领导力课程。"待会儿课间休息,我来做俯卧撑。尽管我不太会做,但是也要做。"杨壮说。  相似文献   

19.
微评     
《甘肃教育》2014,(19):6-6
正学校的规矩要定得有"分寸"新学期开学,北京市怀柔一中的多名男生被拦在校门外,原因是"头发不达标"。"学校让男生统一留板寸头"一事之所以引发争议,问题出在"统一"与"板寸"上。"统一"让规定失去了必要的弹性,而"板寸"则完全不给学生任何个性化选择的可能。一言以蔽之,学校此举问题出在没有把握好"分寸"上。(杨国营)  相似文献   

20.
<正>在语言学层面,"规矩"是个合成词汇,由"规"和"矩"合并而成。中国古代,所谓"规",指校正圆形的用具;所谓"矩",指校正"方形"的工具。因此,就有后来"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俗语,就有了后来"规矩"一词的比喻义——标准、法度。为了严明党的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发文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众所周知,不论党的建设还是具体学科教学,都要有各自的规矩,要在具体实践中遵守规矩。所谓"讲规矩",指遵循一定的标准、法度完成自己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