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尝试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唐赋税制度的变迁,以期对两税法取代租康调制的演变作一些新的解释。作者认为,中唐时期两税法之所以能取代租庸调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劳动力--土地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二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交易费用的下降。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唐赋税制度变迁的供给和需求、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推断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刘金银 《新高考》2006,(5):64-67
[学法点津] 1.本剖趣主要包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制度以及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赋税制度是重点。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出发,对一些重要制度的利弊得失的概括和总结是难点。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尤其是终身教授制度是许多国家大学人事政策与制度改革效仿的主要对象。美国终身教授制度产生的历史及发展演变,都与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存在深层的内在联系。我国大学应从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的生长原因中去吸收其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高中《中国古代史》在讲解西汉“编户齐民”时说:“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的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是勿庸置疑的,但其承担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是否依据资产的多少来确定,却值得商榷。笔者查阅了一些论著,如马怡《汉代的诸赋与军费》、臧知非《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方式新论》、温乐平《西汉初期徭役制度新证》、黄今言《论两汉的赋敛制度及其演变》、马新《编  相似文献   

5.
<正> 对人课税,即指对人丁或人身所进行的征课,具体讲,是指在赋税征收过程中以人丁或人身为本对各种赋税项目进行征课的制度。从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和赋税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这种对人征课制度的思想由兴盛而衰亡的缓慢演变,以及这种演变所反映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6.
(二)我国古代赋税征收依据(古代赋税制度的含义)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二、疑难破解(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全球性国际人权文件所规定的人权保护内容得以有效实现,美洲和非洲都立足于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以相关国际人权文件为蓝本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人权文件,先后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主要包括个人申诉制度、国家指控制度以及国家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命题趋向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主干知识。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中,人才选拔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已多次和多角度考过。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选择题和问答题,也有少数材料解析题。从近年高考试题看考查趋向:第一,从内容上看,除传统的知识外,还应注意新教  相似文献   

9.
赋税制度是封建社会内维系国家生存的重要经济支柱.封建国家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当社会关系发生变化时,对赋税制度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便使这条向国家供给养料的渠道能畅通无阻.正因为如此,赋税制度及形形色色的赋税问题,历来是封建社会朝野上下普遍议  相似文献   

10.
明清赋税制度改革在中国赋税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探讨这场改革的得失对于实现我国财政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明清赋税改革主要围绕税法、税吏和会计三方面进行,改革的目的主要在于简化税则,防弊除弊,整饬税制,强化税权。  相似文献   

11.
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20世纪初,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系统阐述其创新理论,为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技术创新理论开始登上主流经济学舞台。西方学者沿此轨迹,形成了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及国家创新系统学派四大流派。综述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相关研究,以更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及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制度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尤其是产业革命带来了职业教育在西方的繁荣发展。本文旨在对西方职业教育制度发展情况予以分阶段考察,以助于更加清晰的认识其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国家奖学金建立之初就被赋予补偿不平等与奖励卓越个体的双重期待,随后在改革过程中,国家奖学金制度实现了从"助困—奖优"到奖优的功能变迁。国家奖学金制度的演变既是回应社会对教育公平复合期待的结果,也是其内在功能结构进一步完善的过程,还是制度间相互契合的历程。追求卓越始终是国家奖学金制度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中国古代史》(人教版2006年月12月修订版)多次讲到赋税制度问题,由于高中学生对赋税制度了解的很有限,我结合自已的教学与认识,以一条鞭法为主,简单地谈谈中国的古代赋税的演变,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正1.作为史学研究概念的"国家"及其相似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国家"概念来自学术术语、政治术语。文化精英与政治精英主导了对"国家"的定义。故而分析今日"国家"概念,势必要清理百年以来学术与政治的主流话语。就中国古代史学研究领域而言,虽然流派纷呈,但是学者投入精力最多、成就最大,其实都与"国家"问题有关。比如对皇帝制度、官僚制度、赋税制度、法律制度、行政区划、良贱制度、地方社会等领域的研究。之所以如此,乃与中  相似文献   

16.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对国家权力的宪制架构将产生重要影响: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及其权力属性需要重新厘清;人民监督员制度体系和监督职能需要重新调试;司法体制改革中关于检察制度改革的内容需要相应调整;审计制度与监察制度之间的关系则需要充分的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西欧在国家起源的方式、发展道路及动力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在西欧早期国家产生时,私有制就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支配力量,国家制度及其发展演变,都围绕着以私有地权为核心衍生出的行政司法特权运行发展,西欧国家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演变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中国早期国家从家长制家庭演化而来,整个国家演变的过程就是家庭与国家的逐渐分离以及家庭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明晰化。在家庭权力向国家权力转移的国家集权化过程中,政治上表现为国家机构对家庭的不断集权,经济上则体现为私有制对家庭公社的瓦解,逐渐将分散于家庭公社手中的地权集中到统一的国家之中,形成了国家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8.
元末明初河南因战乱人口稀少,因地缘之便利,陕西、山西、北直隶、山东等省的流民大量涌入河南与本地流民一起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流民队伍。这是复杂的制度、社会经济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外省大量流民产生主要在于封建贵族官僚地主强占农民土地、赋税徭役繁重等;河南本地流民的主要成因在于明政府赈济制度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19.
赋税是封建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中国古代进行了多次赋税制度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三次改革是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这三次改革不仅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后世的赋税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借古鉴今,研究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探究其发展规律与历史得失,对当今社会税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理论综述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农村金融缺口产生的原因、非正规金融的演变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我国农村金融缺口是正规金融功能性缺失和国家长期金融抑制政策共同作用的产物。金融缺口产生了获利机会,而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对这一利润机会的理性回应;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金融制度变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仅仅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是一个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基础演变引发国家对金融制度重新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