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是一类全新的电解质.因为具有质轻,黏弹性好和稳定性好等许多无机电解质和有机溶剂电解质不可比拟的性能,所以在电池、电解水、有机电合成、化学传感器等领域都有应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IR、DSC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PVB+LiClO4+PC组成的聚合物 电解质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作了初步的研究。本实验制备的聚合物电解颀在2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由Pt/PVB+LiClO4+PC/Li组成的测试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3V(vs.Li^+/Li),并随时间延长而减小。聚合物电解质阳极过程的稳定性受到阴离子氧化电位的限制,在0~4.2V(vs.Li^+/L  相似文献   

3.
在均匀的交流电场作用下,应用布朗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两端锚定的柔性和半柔性的单链聚电解质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链段的位置随交流电场的变化表现出类似于磁滞回线的滞后效应,随着交流电的频率减小,这种滞后效应运渐消失,成为一条单一的曲线。本项目针对两端锚定的聚电解质随交流电场变化的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文献中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绿色聚合物聚天冬氨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并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绿色聚合物,具有阻垢、缓蚀、分散、螯合、保湿等多种功能,在化肥、农药、工业水处理、金属切削液、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学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着重介绍了聚天冬氨酸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并对聚天冬氨酸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于有序介孔氧化硅(MCM41)粒子的孔道内外表面,制得表面PMMA接枝的MCM41复合粒子(MCM41-g-PM-MA)。进一步利用增塑剂碳酸丙烯酯(PC)与所得的MCM41-g-PMMA共同对PMMA基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改性,通过溶液浇铸工艺制得PMMA基复合型聚电解质膜。着重考察了MCM41-g-PMMA填充比例、MCM41表面PMMA接枝以及温度等因素对上述体系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高倍透射电镜(HRTEM)、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分析结果表明:PMMA已成功接枝于MCM41粒子的孔道内外表面。交流阻抗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较改性前的MCM41填充体系,MCM41-g-PMMA填充的PMMA膜具有更优的离子电导率,同时具有更佳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6.
7.
目前胜利油田Ⅲ、Ⅳ类油藏和聚合物驱后油藏总和约为7亿吨,资源丰富,成为今后化学驱的主阵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挖潜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研究其微观驱替规律,有利于油田现场的应用和推广。本文详细分析了聚驱后二元驱的驱油效率、波及效率对剩余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首先通过偶联剂3-丙烯酰基氧基丙基三氯硅烷对SBA15表面进行预处理,随后通过所得SBA15表面的丙烯酰基与α-二亚胺钯催化剂1进行成环反应,将催化剂1共价负载于SBA15孔道表面;进一步在乙烯压力1 atm和35°℃下催化乙烯在SBA15孔道表面接枝聚合,获得表面超支化聚乙烯(HBPE)接枝的SBA15(SBA15-g-HBPE);分别通过热重分析(TGA)、红外光谱(FT-IR)、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对改性前后SBA15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所述工艺可实现HBPE在SBA15孔道表面共价接枝,接枝后SBA15仍保留完整孔道结构。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所得SBA15-g-HBPE对聚氧乙烯(PEO)基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改性作用,与改性前SBA15相比,SBA15-g-HBPE填充体系具有更优的离子导电性能,当填充15 phr的SBA15-g-HBPE8h,所得PEO基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室温离子导电率较未填充体系提高近43倍。  相似文献   

9.
李菲菲 《内江科技》2012,(8):128-129
高含水老油田依靠聚合物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幅度约为6%~10%,聚驱后仍有50%~60%左右的原油滞留地下,具有进一步挖潜的物质基础。本文选取孤岛中一区Ng3北部为试验区,研究了聚驱后物性变化、剩余油分布特点。设计了预交联体+二元驱油体系,在聚驱后油藏既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又能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矿场试验数据表明,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油体系能够显著降水增油,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赵春  潘建平  陈璟 《科技通报》2012,28(4):125-127
复合聚类算法是在改进的单连接算法和基于距离的聚合算法的基础上叠加形成。改进传统的单连接算法可以缩短数据聚合的时间,而基于距离的聚合算法则可以增大结点规模,满足数据量大、复杂度高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聚类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聚集的准确率和缩短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