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实现条件定位于经济上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政治上的以普选制为基本特征的议会民主制。列宁在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实现条件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认为以普选制为特征的议会民主制度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条件下,必然受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支配,难以改变其阶级实质,只有在经济上实行公有制,在政治上实行以议行合一为基本特征的苏维埃制度,才能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奠定基本的政治经济前提。 相似文献
2.
王仲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
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后,考茨基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小册子,大肆吹嘘资产阶级民主制,大谈“纯粹民主”、“全民民主”,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进行了恶毒攻击。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保卫苏维埃政权,推动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由老牌修正主义思潮流变而来的,它不仅对当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也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最后精神防线,对其进行深入地批判并肃清其影响,是理论战线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2)
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对立和斗争是人们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民主社会主义发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本无市场,曾销声匿迹四十多年。近些年来,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攻势的加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放弃科学社会主义旗帜,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迅速泛滥起来。这股思潮的泛滥引起了理论上的混乱,不少人对此产生了糊涂认识。有人认为民主社会 相似文献
5.
任维德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1)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没有高度的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不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善国家机关和各项制度,确保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必须把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国家制度。文章认为,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加强民主的主体建设和客体建设,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8.
资产阶级学者一般将民主等同于政治民主,很少将经济民主纳入民主的范畴。与之不同,大多数的市场社会主义者都将经济民主作为建构未来社会模式的关键,而将经济独断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靶标。相比以政治不民主为切入点的批判理论,市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不民主的批判颇有新意。但是,市场社会主义批判的创新之处也是其软肋所在,即对经济民主抱有过高的期待。没有政治上层建筑作为后盾,单纯的经济民主难以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超越。 相似文献
9.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党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就是民主,即用民主的方法,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旗号再冠以“民主”的美名,对于曾经饱受法西斯蹂躏和封建专制压迫的人们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因此,在当今变幻不定的国际政治风云中,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得以泛滥,并迷惑了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与马克思主义对抗的一 相似文献
10.
凌锐燕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106-109
列宁晚年围绕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根据当时俄国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理论成果。列宁晚年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对民生与民主问题的思考上,这些卓有远见的探索至今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周宏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4,18(5):7-10
列宁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原则和方法,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对资产阶级哲学、政治学和宗教等意识形态进行创造性的批判.同时对装扮成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进行充分的解蔽.列宁批判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革命批判精神,对我们面对当代意识形态情态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和列宁对不可知论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徐志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和场合,都对不可知论作过深刻的批判,其中尤以恩格斯和列宁的批判更为糟彩和系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扭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以及列宁在《唯物主... 相似文献
13.
严蓓蓓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7-61
十月革命胜利初,列宁持实施巴黎式的人民直接管理的思想,在以后的实践中演进为由党领导人民进行管理的思想。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他持建立"铁的政权"即强有力的政权的思想,在以后的实践中演进为加强法制和依法办事的思想。苏俄历史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后,列宁发现并批判了机关工作的官僚主义,主张"收拾"官僚主义者,他逝世前夕上述思想演进为改革和精简机关、节省开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宋才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0,(1)
一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说:“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形态的民主,就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它赋予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享有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15.
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批判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无知论是哈耶克社会主义批判的哲学基础,它断言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存在或然性,不能把握全局性变化,也无法做整体性和中长期计划;自发的扩展秩序理论是哈耶克批判计划经济的历史观前提,也是无知论的理论延伸和提升,主要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自发性角度否定计划经济的可行性;经济计算论据是哈耶克否定计划经济的直接经济学依据,认为由于取缔自由竞争的市场,导致社会经济无法核算成本,浪费和高成本不可避免。在这些理论中有科学的预见,也有时代局限和意识形态偏见所造成的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误读。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临终前口授、由秘书记录的几篇文章和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都是主要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而展开的,都蕴含着他们晚年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智慧和心血。可称为他们生平论述的压卷之作。两相比较,可以看出邓小平对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列宁和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探讨邓小平理论对列宁社会主义现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二十世纪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李宗楼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政权建设的实践中,明确提出国家政权必须通过法律来掌握、巩固和治理的思想,强调随着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管理权限的不断扩大,各种事务的增多和日趋复杂,愈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而“创立新法制”,完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切实遵守和执行法律,督促司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执行、监督法律中的作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朱大锋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5(3):9-10
从1922年12月到1923年3月,列宁为后人留下了《给代表大会的信》等八篇书信和文章,它们涉及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诸多方面,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体现出了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大胆创新,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郭洪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时代风云变幻莫测,国际间各种矛盾和力量的交互作用,导致了世界格局新旧交替,社会思想剧烈动荡的局面出现,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也面临着新的态势。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繁荣,特别是由于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当代社会主义在国际范围内转入低潮已是勿庸讳言的现实。随着这种低潮的出现,西方帝国主义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