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问题与困惑 时常会有家长来与我交流关于学生语学习方面的问题,他们说:“我的孩子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成绩怎么就是不见提高呢?”“我的孩子,读了不少书,作水平怎么上不去呢?”“我的孩子只要见到作就头痛,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南美英 《家长》2008,(4):8-10
孩子不看书,怎么才能让他喜欢看书呢?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些书,但大部分人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都不足。他们连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书、讨厌什么书都不  相似文献   

3.
一次家长会后,我班李欣的家长焦急地问我:“孩子的阅读水平怎么总不见提高呢?”我说多让孩子读点课外书,他更是两手一摊:“读啊,回到家就读,走着坐着地读,可一见试卷上的阅读题就没辙,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他这一番话,也使我想起了自己读四年级的女儿,她在家那可是叫“书迷”,可谓“书不离手”,可试卷上的阅读题、作文题历来失分颇高,班里这种现象也不在少数。问题出在哪儿呢?于是,我有意留心观察他们的读书状况,并经常和女儿交流读书心得。那些天我在家读一本杂志《特别关注》,上面有一篇名为《9号车厢》的文章,说的是一列火车多挂了一节9…  相似文献   

4.
每次作业发回去之后,我总会听到学生说:"哎呀,这里怎么会错呢?""真可惜呀,我少看了一个字。"……有的家长也常在教师面前说:"我的孩子怎么不懂读题呢?让他自己读就做不来,我帮他读,不用和他解释他也会做。""我的孩子为什么每次考试都考不好?问他有什么不懂不会的,他又说全都懂、全都会。唉,这孩子真是马虎。"……孩子和家长都会  相似文献   

5.
本书是以经典童话故事为题材,以精美大图为创作形式的图画书。希望孩子们能透过阅读发现文学的乐趣,鼓舞学习的热情。您可以怎么做呢?您可以:和他一起读:家长可以为孩子念读,并在念读的过程中适时地提问,激发孩子对故事发展的想象力,鼓励他主动阅读。为他找伴读:老师可以安排班级共读的时间,作为阅读教学的补充资料,配合教学主题为学生导读,或让学生共读与讨论。让他自己读: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鼓励孩子大声朗读或默读,增进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生们在瞬息万变的当下,手机、游戏、动画等以绝对优势与吸引力捆绑了孩子的手脚,课外阅读则成了玩游戏的交换条件:读会儿书我可以玩游戏吗?家长无奈妥协,读总比不读好。如此,课外阅读少,没有条件与阅读环境,再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枯燥无味的话,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就对阅读彻底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7.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说,“具备了阅读能力的孩子是优秀的”。每次与家长交流怎样使孩子学好语文时,我都会建议家长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家长却无可奈何地说:“家里的课外书买了不少,可孩子就是不愿意看,真是急死人了。”其实,家长们也深知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不惜血本为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课外书,从几元一本到几百元一本的,只要孩子开口总是尽量满足。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家里没那么几十本课外书呢?可是这些孩子就是不愿意读,难道真的书非借不能读也”?与此相反,在班级中却有这么一个孩子,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极佳,作文写得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8.
大文豪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也指出:"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他还说:"我把人类宝库中最优秀的图书给自己的学生们读."当前的新课标也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呢?  相似文献   

9.
正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知识的获得“三分得于课内,七分得于课外”,坚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课外阅读能让孩子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获得许多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一、营造一种浓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和氛围最能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是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能使课外阅读的启动和保持成为小学生个体的无意识行为,使其自然进入课外阅读的实践之中。为此,教师可利用学校阅览室开设图书阅览课,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摘抄自己需要的资料;建立班级图书交流站,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读物,共享课外读物;倡议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建立“我的小书屋”,买书、订报纸杂志,帮助和指导孩子藏书、读书。二、借鉴“休闲读”,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成人的“休闲读”是一种自…  相似文献   

12.
对于家访,有这么一种倾向:学生普遍将老师的“家访”与“告状”划等号;家长也认为必是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事,不然,老师何以登门拜访呢? 我接触到一个班主任,他的班上却出现了一股要求家访的热潮。为什么呢?原来他家访时采取的是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学生有了错误,他不马上向父母告状,而是亲近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午点又是苹果。 上一次吃苹果,我发现有好几个孩子的苹果没有吃完。让他们扔掉,他们却又显出一副舍不得的模祥来。等到家长来接孩子时,我特地问了那几位幼儿的家长,问他们的孩子爱不爱吃苹果,答案几乎都一样:“他可爱吃苹果啦!”“他在家一口气能吃完一个大苹果!” 问题在哪里呢?那天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块儿看电视。妈妈突然说:“谁愿意削个苹果给我吃?”我拿着苹果,又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明读对儿童作文水平提高的影响,所谓读就是从一定的“量”中,读出“质”来,悟出规律来.学会应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目前,课外阅读是不是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呢?据我校一次调查结果表明:20%家长不赞成孩子读课外书,26%的家长明确表示不允许看与学习无关的,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才支持看书的占46.78%,放任不管的占8.9%.赞成学生应当阅读部分优秀课外书的教师占30.9%,认为课外阅读于学生无益的占7.9%,认为课外阅读本身无碍,但学生不宜在学习阶段为此分心的老师占61.2%,“读书之乐乐无穷”竟然与孩子们无缘,岂不可叹。《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切中了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课堂语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弊端。著名的语言学家李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经说过:学习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其作用不可低估的。要加强学习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就必须有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佳佳读小学4年级。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暑假里,除了写作业,他还要读完妈妈给他买的10本中外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诗经》《基督山伯爵》《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沙恭达罗》……和佳佳的妈妈一样,在暑假给孩子列出名著书单的家长还有很多。然而孩子们却并不喜欢读这样的书佳佳说他最喜欢的书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我一看童话,妈妈就说我在看闲书。”佳佳一肚子委屈。长期关注儿童文学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谭旭东说:“许多家长都不太知道如何去指导孩子课外阅读,他们都以为读大部头的名著,读西方文学经典就对孩子好。对小学生…  相似文献   

16.
据专家们研究: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许多作家在谈到语文能力的形成时,无不提到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课外阅读,这是制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进行有效的阅读呢?一、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才会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得…  相似文献   

17.
作家出版社去年出版的《我们怎样学语文》一书很值得一读。该书收入的72篇文章,都是国内知名学者、作家、科学家、艺术家撰写的。这些谈语文学习经验的文章启示我们,要写好作文,必须重视课外阅读,一定要在课外多读些书。如新华总社前任副社长李普说:“我一辈子除了耍耍笔杆子,百无一能。而且所以还能做做这件事,全靠课外看书。”他说上好语文课虽然也重要,但他“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恐怕不很多。”著名古代文学理论专家王运熙也说:“多读作品”是他学好语文、学会写作文的主要经验。而且对他们的两个孩子他也是“让他们在课外多读多看各类作…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对一个孩子来说尤为重要,面对低年级孩子,该如何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更重要的是从“童年的精神储蓄”开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爱书、知书、用书的勤劳的小蜜蜂,吸吮着书的芳香,享用一生!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都抱怨孩子拿家长不当回事,有的家长甚至说:“他简直不拿我当人!”怪谁呢?谁让你做家长的自己不尊重自己呢?王晓春教授告诫您:家长自毁权威,将使家庭失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