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俊山 《甘肃教育》2009,(11):58-58
高中美术欣赏课是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与情感价值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建立正确的审美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如果说文化课教学赋予学生理性知识为多,那么美术教育则赋予学生更多的是美感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针对性和艺术性。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有很多作品可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借助这些作品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荣辱观。  相似文献   

2.
美术欣赏课是中学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每册教材都安排了一个甚至两个单元欣赏评述的内容。美术欣赏课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美术欣赏课是比较难把握的课业类型,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美术教学经验,对打破美术欣赏课的枯燥乏味进行探索,变换课堂的节奏,使美术欣赏课有了起伏和韵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初中阶段的教学更加重视。如今,国家和学校投入了大量精力到初中生的价值观培养中。若能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则不仅能够让学生缓解压力,锻炼身体,学习到一定的体育技能,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从而提高学生认知社会和自我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文章围绕如何更好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教育展开分析,以期能够提高价值观教育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与文化教育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国家不断深入施行教育改革,促进全面教育、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也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得到革新,情境教学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而情境化教学是一种立足于学生现实需求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如果能够更加熟练地得到运用,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将大有裨益。本文对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成为教学重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德育渗透切实可行,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本文对传统美德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及影响进行研究,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既可以积累大量美术知识、开阔自身视野,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艺术情操。教师要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掌握美术技能的同时,也能逐步实现个人修养的提升。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构建欣赏课有效课堂,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带领学生欣赏并深入分析美术作品,在启迪学生智慧、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也保证了初中美术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文章简述了初中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笔者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说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讲述如何通过在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欣赏课、绘画创作课以及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渗透思想教育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裴昌文 《学周刊C版》2019,(5):118-119
网络环境对当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造成很大影响,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初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的双面性特征,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环境优势,创新德育渗透工作,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想更加理性,能够在更加复杂的情境当中,养成并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60):151-152
美术欣赏课是初中阶段促进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重要课程,在美术欣赏课中,初中生经过对美术作品的不断欣赏,会逐渐产生对生活的热爱情感,同时可以让美术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文章分析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强化初中生的审美能力、提升美术欣赏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其推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帮助我国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渗透策略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1.
卢一新 《家长》2023,(28):156-158
<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已然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目标。在初中阶段,美术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美术欣赏课更是落实美育的关键路径。美术欣赏课知识含量高、内容深广、美学价值浓厚,更具有探究价值,有利于在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与审美水平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僵化与死板,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建祥 《考试周刊》2012,(33):177-178
优秀的美术作品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若干个方面出发,结合相关案例,就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当中美术欣赏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职业院校中的学生来说,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的情感认知、价值观差异性的认知、美的特征和美术表现出的多样性形式的认知,还有美术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贡献方面的了解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于当代青年人文素质的提升方面的作用也极其重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一定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笔者在本文当中,分析了我国职业院校美术欣赏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升美术欣赏教学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孙园园 《考试周刊》2013,(41):174-175
伴随着我国初中教育的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教师应引导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发现作品中的美学价值,从而形成一种与其年龄相符合的价值观念。加强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是一项重要课题。文章针对美术教学现状,研究了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以期为教育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更多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初中英语课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1)课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语言教育是较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初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重在英语课堂中巧妙地渗透或者融合道德教育到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思想素材。因为初中阶段是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英语教师可以找出更多有益于学生  相似文献   

16.
初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求改变与发展已成为必然.而中国画教学的教育目的同样是为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初中美术欣赏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美术欣赏课应该具有生动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改变传统美术欣赏课只注重美术作品创作分析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美术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其他课程赋予学生的多是理性知识的话,那么美术赋予学生的则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感的心.初中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的学生对美术有着强烈的兴趣,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一重要特征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学中体现得较为突出.虽然美术课所占课时较少,但只要善于挖掘初中美术课程中的素材进行间接德育,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学美术欣赏课作为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课程,其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视听冲击,激发他们参与作品欣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欣赏教育以及进行人文渗透教育等方面来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初中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与此同时,在初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美术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主要针对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对初中美术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