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幼儿时期是一个道德素质、行为和人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一个孩子就像一个种苗,必须长期培养,否则就会被损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行为习惯贯穿在生活和活动中去,"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真正会做。"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重要性。幼儿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得当,幼儿就得不到好的教育,更谈不上良好习惯的形成。所以,如何科学正确地引导幼儿,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可塑性强,是进行养成教育和训练的最佳时期。而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在几节课、几次谈话中得以完成,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培养过程。一、要用爱心对待孩子。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名教师要做好本  相似文献   

4.
杨婷婷 《学子》2013,(12):33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因此,游戏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与创造力,并且可使幼儿掌握一些知识技能,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在他们的游戏中,他们喜欢制作自己的玩具和工具。老师只要观察,在做游戏的儿童的面部表情就可以注意到,他们的态度是认真和聚精会神的。显然,幼儿自身就有对学习的本能要求,并不一定需要强行将学习的要求加给他们。一、对幼儿游戏教学的理解首先,作为现代幼儿教师,必须由正确的游戏观,教师对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就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教育契机。幼儿主体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幼儿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游戏本质确定的。一、丰富的游戏材料,促使幼儿多元化思维拓展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突飞猛进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不再让孩子枯燥地跟着老师说一说、做一做,而是引导孩  相似文献   

6.
甘波 《基础教育论坛》2015,(Z1):108-109
任何家长,不管其素质高低,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农村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时有些家长显得手足无措,或者当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或调皮捣蛋时方式简单粗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农村幼儿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人格放在首位,这才是孩子将来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幼儿阶段是人之初始,一切都正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教育时机,会使孩子终生受益。教育实践表明,3到6岁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幼儿园教育担负着重要责任,应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交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来给予儿童引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在幼儿时期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累。"可见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将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本文从家园合作出发,总结了成人指导幼儿践行《弟子规》时要注意的三个方面,旨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贾雯茹 《教育》2015,(6):12-15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言:"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这段话揭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对其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幼教也正向一个新的时代方向发展。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明确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的教育纲要。幼儿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第五教工幼儿园立足幼儿教育第一线,紧紧围绕《幼儿园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树立"以美立园、以美施教、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幼儿园"四个一"精神,即:"让每一处环境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闪光,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今,该幼儿园已成为和美的精神家园,为每一位儿童插上了成长的翅膀。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进入“小社会”的最初阶段,常规要求作为社会结构的基础,是幼儿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们一定要站在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常规教育,并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才能收到实质性效果。如果没有良好的常规,幼儿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教师也要花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幼儿从家庭进人幼儿园,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养成,凡是好的态度,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但作为家长、老师,最头疼的往往也是孩子的习惯问题,孩子爱顶嘴、爱吵架、不爱收拾玩具、不好好吃饭、不按规律作息、磨蹭拖沓、丢三落四、喜欢乱花钱、自私自利……说破了嘴就是不改,动了手还是没用,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个领域的活动之中。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抓住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一、教师要做教育的有爱之人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孩子身上难免有一些不好的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行为与卫生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过程,也是必经阶段;因而幼儿教师和家长们最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巴金也曾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则是其他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因而从小就应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笔者在本文中从"引领示范的作用、卫生制度的形成、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儿童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民间也流传过古语:"家财千万贯,不如教儿一个好习惯。"它告诫父母,应当从小就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家庭中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呢?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往往在他与人相处的言谈举止、文明习惯中就可看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无不在孩子的心里面烙下深深的印记。要真正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个现代文明人,  相似文献   

15.
由于独生子女的社会影响,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对儿童普遍采用"过度保护"的养育态度,导致现在许多儿童成为"问题儿童".幼教工作者要义不容辞地承担教育和保育的重任,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改变孩子的不良生活环境,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得到健康发展.下面以一个有语言发展障碍的幼儿为例,谈谈对这类孩子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真教育是师生心心相印的活动。的确,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沟通,就无法交流。我们对学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大声呵斥,不是严厉苛责,而是来自老  相似文献   

17.
正苏霍姆林斯基(1918一1970)是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也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18岁开始担任乡村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事业。他把自己的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孩子。他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他认为,"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决不能忽视孩子的个性。他主张,决不能仅仅把孩子关在"黑板的小世界"里,对孩  相似文献   

18.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这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从儿童抓起的必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过:"播下一个理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道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新晃县幼儿园通过开展幼儿礼仪教育课题为契机,  相似文献   

19.
周萍 《考试周刊》2014,(32):192-192
正"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幼儿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期,应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要继续培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是对幼儿实施做人的基础教育,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成长的需要。一、关注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纲要》提出:"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  相似文献   

20.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地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