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新媒体传播环境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舆论传播的特征和影响,遵循新媒体传播的规律,寻找引导舆论传播的对策,使民间舆论走上理性传播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周峰 《新闻窗》2014,(4):75-76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中占具极大优势,它不仅方便、快捷且储存量大、成本低,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新媒体时代,记者要瞳得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优势,在网络的帮助下发现新闻线索,丰富采访手段,促进新闻价值和新闻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当前媒体融合是媒体发展的趋势,也是媒体平台发展的必然。在多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发展遇到了诸多障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在媒体融合时代下必须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根据时代发展的特色,寻找电视新闻传播所具有的优势,积极借鉴新兴媒体发展的优势,进而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带动整个媒体市场的发展。电视新闻传播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从电视新闻报道的选题,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再到电视新闻传播的渠道等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不断开拓,进而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冯千慧 《新闻传播》2022,(15):62-63
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基础,媒体形式不断更新,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以电视为媒介的新闻传播受到了极大挑战,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不断衰弱。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措施强化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本文基于上述分析,在对新媒体进行概述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面临的困境,以此为基础,结合电视新闻的传统优势和新闻节目本质属性提出提升影响力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智库舆论传播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库是当今世界影响政府决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智库要提高公信力并提升参与政策决策的程度,必须增强智库的舆论影响力,本文从分析我国智库舆论传播的现状出发,力求探讨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智库舆论传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在社会中的传播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对短视频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时代下,催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媒体平台,对于短视频传播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更好地在新媒体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短视频应勇于面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充分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结合短视频传播所具有的优势特点,不断优化短视频的传播结构,才能更好地提高短视频的传播水平,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短视频作品,从而推动短视频的长远发展。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传播中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短视频传播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特点,探究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应用启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做好电视与网络互动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形成协同效应,互相支持优化功能并扩大彼此的影响力。利用网络资源延伸新闻价值 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为单向.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模式为互动,那么,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模式将发展为多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新型媒体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也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新媒体时代当中,广播电视行业怎样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对于广播电视行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对于新媒体时代中广播电视内容传播方向的改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新媒体时代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互联网在不同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不同行业不断进行变革,其中新闻媒体也在寻找机会进行转型.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新闻媒体需要抓住新媒体的发展机遇,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从而推动传统的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已成为必然,这将给传统民间艺术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契机。产生并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民歌形式漫瀚调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当代社会要获得发展,必然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和发展趋势,适应受众的接受习惯,寻找最佳的传播策略。如何发挥视觉传播优势,增强传播效果;如何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在个性化定制和多样化发展上着力;如何利用新媒体内容分发的优势,扩大自身影响力是寻求漫瀚调传播与发展要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网络舆论在"后真相时代"中的失范现象。通过对个案的梳理分析表明,在后真相时代公众意见和网络舆论的表达路径和指向,具有深层次、多方面的生成根源,该过程深刻地体现了"后真相"时代中网络传播的情绪化、社交化特点,同时也暴露出网络舆论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信息失真、主体失落、非理性与群体极化、网络暴力与舆论审判等。对此,网络舆论的规范需要从媒体、个体、传播环境和传播技术多个角度进行切入,以实现网络传播的高效性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介的不断涌现给传统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传统报业纷纷寻找出路之际,"报网互动"实践应运而生. "报网互动"是指报纸与网络相互借力,网络吸取报纸的内容和资源,报纸借助网络的渠道和平台,两者相互作用,以扩展传播覆盖地域、扩大受众群体、提高报网用户的效益[1].从广义上来讲,这里的网络不仅指互联网,而且包括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相应地,网络新闻传播媒介不仅包括网站,而且包括广播、电视和手机等手持终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微博迅速崛起与扩张,成为目前传播速度最快、互动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新媒体。在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地方党报,面对新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与压力,只有积极寻找突破口,寻找纸媒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才能在这种竞争中相互借力,互为作用,从而达到双赢的目地。近两年来,三峡日报不仅在发掘微博有效信息、推动报博互动上做了大量的创新性工作,而且探索性地通过微博直播的形式,对重大活动进行直播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有力提升了地方党报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也带动了新闻媒体行业的革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建成的新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促进新闻传播的同时也提高了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新闻记者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和评论家,要学会掌握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这可以扩大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为新闻传播贡献自身的力量。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面临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根据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媒体从业者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时代,即便是农资品牌也绝不能忽视网络传播的力量,"新生代农民"跟他们的父辈截然不同,运用互联网媒体传播也是施可丰营销战役的重大举措。2013年4月,施可丰董事长解永军先生应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中国经济网、搜狐网、凤凰网、乐视网等十大门户网站邀请做了一次深度访谈。在本次采访中,记者们分别就施可丰研发同步营养肥的意义和价值,"品牌升级,政策升级,模式升级,科技升级"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核心的新媒体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并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如何在这个网络日益发展的时代里更好地发展,将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舆论竞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传统的新闻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传统媒体自身的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都有所下降,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等新媒体具有明显的传播力和社会引导力,然而新媒体在进行主旋律和正能量的传播中影响力有所欠缺。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我国应该要创新传统媒体,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形成完整的媒体传播体系,从而取长补短,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什么是"新媒体"?媒体是一个不断演化、具有很强自适应能力的传媒集群。因而,"新媒体"是一个有时间维度的概念,在人类传播史上,不同的发展阶段就有不同的"新媒体"出现。我们平时常说的"新媒体"实际上是指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媒体,即"网络新媒体"。"新媒体"是有明确的界定的,它应具有与以往媒体相区隔的独特的传播特征。比如说,交互性就是"网络新媒体"最重要、最富特色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王向愈  卢洁 《传媒》2017,(9):29-30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网络新媒体迅速崛起,使得地市党刊原有区域内垄断性的传播优势也日益弱化,其影响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保持和提升影响力,是地市级党刊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环境产生巨大变革,传播渠道多样化、舆论形态多元化,致使舆论反转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并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国老人在日碰瓷"事件为例,回顾舆论的演变过程,探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生产与传播机制,建议媒体、新闻从业者以及公众都应加强对自身的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