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乡的煎饼     
家乡的土特产很多,我却对煎饼情有独钟.(略过其他特产,直接写煎饼,干脆利落.) 家乡人做煎饼,是将小麦、玉米或豆子淘洗干净(所用的材料),调水磨成糊状,把糊浇在烧热的鏊(áo)子(一种特别的工具)上用薄篾片均匀摊开、烙熟,就成煎饼了(做法).煎饼薄脆松香,("薄脆松香"四字写尽煎饼的特色)不但老百姓爱吃,也令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就曾这样称赞煎饼:"圆如望月,大似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道出了煎饼轻薄如纸,色、香俱佳的特点.(宕开一笔,引用蒲松龄称赞煎饼的话,比直接称赞更有回味余地,更有内涵.这一段虽然简洁,却写了煎饼制作的原材料、工具、方法、特色以及人们对它的称赞和喜爱)  相似文献   

2.
家乡的煎饼     
家乡人做煎饼,是将小麦、玉米或豆子淘洗干净,调水磨成糊状,把糊浇在烧热的鏊子上用薄蔑片均匀摊开、烙熟,就成煎饼了。煎饼薄脆松香,不但老百姓爱吃,也令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就曾这样称赞煎饼:“圆如望月,大似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一语道出了煎饼轻薄如纸,色、香、味俱佳的特点。听奶奶说,从前没有电磨,煎饼糊都要在石磨上推。常常天刚亮,就要起来推,一推就好几个小时。现在好了,用电磨几分钟就磨出又细又白的糊糊,虽然如此,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忘不了那些石磨,因为它们记着家乡人的多少沧桑,多少深情啊…  相似文献   

3.
"小熊贝迪和弟弟吵了一架,一生气,他离开了家。贝迪爬上了一棵神奇的树,他饿了,树上就长出了煎饼。啊,这是一棵煎饼树!他冷了,树上就长出了毯子。啊,这是一棵煎饼一毯子树!他怕黑,树上就长出了提灯。啊,这是一棵煎饼一毯子一提灯树!这棵树真神奇。  相似文献   

4.
真假煎饼     
那天,爸爸带回来一盒煎饼,说是让我们尝尝。妈妈拿过煎饼,毫不犹豫地大快朵颐起来,而我看煎饼的样子就皱着眉头,只见那煎饼四四方方,薄薄的,白自的,上面还有许多细小的小孔,像极了卫生纸。“是煎饼吗?”我怀着疑问,拿过一张卫生纸,仔细比对,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  相似文献   

5.
家乡的土特产很多,可我却只对煎饼情有独钟。煎饼是我们苏北靠近山东那一片地方人们的主食。将小麦、玉米或山芋干淘洗干净,调水磨成糊状,把糊浇在烧热的鏊子上用薄篾片均匀摊开、烙熟。就成了一张薄脆松香的煎饼了。  相似文献   

6.
席波 《山东教育》2014,(7):117-118
在外地,一听说是山东人,人们自然就会与“煎饼卷大葱”联系起来。这次去上海,我特意从家里带了一包小米煎饼,分给朋友吃。湖北的方先生是把煎饼撕着吃的,边吃边点头:“香,真香!”  相似文献   

7.
——[煎饼人百科]——随着各种信息渠道的发展,许多人不再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让自己的关注点,浅浅地散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如煎饼一样薄而大。什么都懂,可又什么都懂得不深,这就是煎饼人的真实写照。——[煎饼人实例]——A"人们常开玩笑说,‘百度一下,你就什么都知道了;谷歌一下,你就知道得太多了’。"上海某培训机构职员曾柯觉得,现在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发达,不少人都懒得  相似文献   

8.
买煎饼     
谁知刚出锅的煎饼那么烫,我没走两步,它就烫破了塑料袋,掉在地上了。 当我从附近的一家商店出来的时候,突然有人上前跟我打招呼。一看,是那位卖煎饼的大伯。买煎饼@黄浩淼!324100$浙江江山市城南小学五年级  相似文献   

9.
我校附近的群众大部分用煎饼为粮食,生水为饮料。学生往往把煎饼藏在书包里,带到学校里吃,吃渴了就喝生水,学校里时常发现肚子痛的学生,如去年五月十九日那一天,就有六个学生肚子痛。我校虽然也在群众集会时谈过好多次,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群众说:“吃煎饼喝生水是我们的习惯,要扭转也是不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还不到四十的中年妇女,穿着破旧的衣衫,佝偻着身子站在学校大门对面的马路边,在一个煎饼摊前,给过往的行人做着煎饼。每次放学,我从煎饼摊前经过,都不敢正视那位中年妇女,因为我很怕她叫住我。刚放学,天就下起了小雨。我暗自庆幸:幸亏妈妈提前给我预备了雨伞。我和同学说说笑笑,走出学校大门。当我快步经过那个煎饼摊前时,不经意  相似文献   

11.
正杂粮煎饼是我们这里最受欢迎的一道风味小吃。我最爱吃的就是这杂粮煎饼。杂粮煎饼味道好,看相也好。暗黄色的大饼把绿色的香菜和大葱、金黄色的凹凸不平的薄脆、黄白相间的鸡蛋、香甜可口的甜面酱全包在其中。杂粮煎饼的做法十分简单。先舀一勺事先调好的杂面糊,倒在大大的铁鏊子上,然后用一个抹子,把面糊均匀地抹在鏊子上。这一"抹",可要技术,抹出的面糊既要薄,又要匀,还要圆。稍不注意,面饼就会有洞。所以,抹的  相似文献   

12.
家乡的煎饼     
我的家乡在美丽如画的海边小城——赣榆。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里的人们更是勤劳淳朴,开朗热情。家乡的特产很多,我却对煎饼情有独钟。家乡人做煎饼,是将小麦、玉米或豆子淘洗干净后调水磨成糊状,再把糊浇在烧热的鏊子*上用薄竹片均匀摊开、烙熟,揭下来就成了。我们这儿的煎饼又薄又脆又香,深受老百姓喜爱。  相似文献   

13.
“煎饼”这个语言符号序列,有时指一种饼类食品,如“我买煎饼”中的“煎饼”,这时它是词。有时指“煎出饼子”这一炊事活动,如“我去煎饼”中的“煎饼”,这时它是短语。“煎饼”是词时,属于词法学范畴。词法学是语法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词的构造如“煎饼”是由两个语素按动宾型构成的合成词;词的语法类别如“煎饼”是名词,能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词的变化形式如“煎饼”既不能象动词那样按AB AB式重叠,又不能象形容词那样按AA BB式重叠。作为词,“煎饼”指一种特定的饼子,由高梁等谷物磨成浆后摊成。它的内部结构关系十分紧,难以扩展,连扩展为“煎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煎饼     
每次回老家,母亲都会给我做香喷喷的葱花煎饼。一说起葱花煎饼,没有比这更好听的名儿了。每当母亲做起葱花煎饼  相似文献   

15.
据《报刊文摘》6月23日报道:山东某县的一个市场经济考察团今年3月底踏上赴南方“取经”的征程。这个以县委书记、县长为领队、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考察团,出发前购买了100公斤煎饼,30公斤咸菜,25公斤大葱。他们一路上啃煎饼、吃咸菜、就大葱,喝白开水……  相似文献   

16.
小帮手     
姑姑非常忙,每天早晨一个人卖煎饼。我决定去帮帮忙。一大早,我赶到姑姑卖煎饼的地方。姑姑见我来帮忙,非常高兴,让我坐在一边收钱。买煎饼的人越  相似文献   

17.
我们学校的门口有一个煎饼摊,每天放学,那里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同学们说那里的煎饼馃子是全城最好吃的。然而,我从不曾光顾那里。不仅仅是因为我口袋里根本没有支付一个煎饼馃子的两块钱,还因为那是我早已经熟悉了千百次的味道。是的,那个每天在门口辛苦卷煎饼的女  相似文献   

18.
孙中华 《作文大王》2013,(12):12-13
我的家乡在山东枣庄。枣庄有三大名吃——菜煎饼、辣子鸡、羊肉汤。它们个个色香味俱全,可我最钟爱的要数菜煎饼。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现在不谈什么理想了,首先得活着。——山东泰安的"本科生煎饼哥",戴学士帽卖煎饼走红网络。"煎饼哥"毕业后曾多次就业,但社会实际与自身预期相距遥远。这个年轻人最终选择卖煎  相似文献   

20.
胃知乡愁     
《留学生》2006,(4)
从小到大,我都不是很贪恋饭店的美食。因为妈妈做饭很有一手,她总是变着法儿为我做各种美味的食品,酸菜鱼、粉蒸肉、牛肉汤、砂锅鱼头、烧卖、葱油饼……每当我和朋友去饭店,我总是忍不住要说"这个没我妈妈做的好","那个也没有我妈妈做的好",弄得大家恨恨地让我闭嘴。但这并非绝对。有的东西妈妈也做不出来。比如说以前南京大学汉口路上的煎饼包油条。我读书的时候,那条街非常热闹,一到清晨,排满了做早点生意的小车。做煎饼包油条的就有四五家。稀稀的面糊,用一种竹推子在热热的平底锅中推成一张薄薄的饼,打上鸡蛋,抹上酱,撒上葱花和各种小菜,最后再放上一根或两根油条,紧紧一裹,一个煎饼包油条就做好了,整个过程一分钟都不到。我最喜欢的,是一对年轻夫妇做的煎饼包油条。主妇面容清秀,一双手总是洗得干干净净,各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