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文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考试说明》对社科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胡德海先生创建的教育学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学理论研究方面极有影响.从胡德海代表作《教育学原理》入手,注重文本,参照口述,可以把握其教育思想的两个核心问题:什么是教育学和什么是教育,其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  相似文献   

3.
从2013年部分考区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情况来看,呈现这样几个特点:1.从选文看,论述类文章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文章选择以关注现实社会、关注文化传统、注重人文精神为主要原则,内容涉及文艺学、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各个方面,往往反映某一个领域的最新动向,展示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具有鲜明的新颖性和时代性。2.从考查内容看,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面相当广泛。《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能力层级(B理解;C分析综合)、六个能力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学体系特点之蠡测张正君语文教育学是教育学分支学科里边的“新生儿”。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中国教育百科全书》等工具书,都找不到它的名字。1987年7月,朱绍禹先生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育学》被称为建国以来第一部以“...  相似文献   

5.
霍松林先生从1951年开始,在国内没有任何专门文艺学著作的情况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经典论述为指导,从总体上进行构思,尔后列出提纲,逐节编写讲义。1954年,其撰写的《文艺学概论》被选为交流讲义;1956年,被用作函授教材;1957年7月正式出版。这标志着先生文艺理论体系的确立。《概论》公开出版之前及之后,先生还通过论文、专著修订等形式,对文艺活动过程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从而使其文艺理论体系更趋充实和完善,同时风格也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6.
霍松林先生从1951年开始,在国内没有任何专门文艺学著作的情况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经典论述为指导,从总体上进行构思,继而列出提纲,一节一节编写讲义。1954年,其撰写的《文艺学概论》被选为交流讲义;1956年,被用作函授教材;1957年7月正式出版。这标志着先生文艺理论体系的确立。《概论》公开出版之前及之后,先生还通过论文、专著修订等形式,对文艺活动过程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从而使其文艺理论体系更趋充实和完善,同时风格也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7.
第一节阅读鉴赏准备社科论文的阅读鉴赏准备阅读鉴赏社科论文,应做好如下一些方面的准备。一、了解社科论文的相关知识科学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范畴。社科论文,通常指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文化学、伦理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相关的文章,它以研究和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内容。社科论文,一般分为介绍性的社科论文和探究性的社科论文两大类。介绍性的社科论文侧重于知识的介绍,内容多为对事物发生、发…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主要刊登文学、语言学、艺术、法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社科类研究性论文。主要栏目有: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吴文化研究、现代汉语研究、比较文明与比较文化学、高职教育研究、环太湖区域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从《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上读到左鹏先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问题的新思考》一文(该文同时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1998年第4期上,以下简称《新思考》),很受启发。文章采用从实然到应然的推断方法,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  相似文献   

10.
马亚鹏 《师道》2015,(2):41-42
乔际平先生生前是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物理学科教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乔际平先生自"文革"结束后,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物理教育研究工作,尤其是建构了符合物理学科特点的物理教育学体系。《物理教育学》、《物理学科教育学》、《物理教育心理学》等著作集中体现了乔际平先生的教育思想。据笔者考证,乔际平先生和续佩君教授合著的《物理教育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以物理教育学为书名的专著。乔际平先生系统考查了我国物  相似文献   

11.
桂芳 《学语文》2004,(6):28-28
2004年全国卷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选录的篇目是现当代文学巨匠茅盾先生的散文《大地山河》,其文意境阔远,人文自然相得益彰,出题者在情感上偏爱所选文章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该大题在设题语言、难易梯度及参考答案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正>“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是恩师王炳照先生在22年前《写在陈元晖先生〈中国教育学史遗稿〉出版之前》一文的主标题,现作为这篇书评的主标题,是想表达两个方面的情结。一是对“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情结。正如王炳照先生将自己的文集同样定名为《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中国当代教育论丛”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时所言:“将文集定名为《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实际上是我的老师陈元晖先生的一贯追求,  相似文献   

13.
袁志勇《<教育>探源》一文(载《北京教育》一九八二年第一期),题前加有“小典故”,文末注明“(汉·许慎《说文解字》)”,为南京师范学院等六院校合编的《教育学教学参考资料》第一分册所选录。文章认为:“教育”的象形字是“(?)”。今翻查许慎的《说文解字》,发现出入颇大。 关于象形字,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仍然十分关注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他们就当代国际比较教育研究的动向、中国比较教育在危机中的发展、比较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学会建设与学科发展、比较教育学课程的设置及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本报告以2007年教育类权威期刊《教育研究》和国内主要比较教育学专门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论文为依据,对2007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在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性问题、世界著名比较教育学家的比较教育思想、比较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建设、比较教育研究的人员和学术期刊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果。本报告以2009年全国教育类权威刊物《教育研究》和比较教育学专门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刊载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论文为依据,通过分析其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问题,对2009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论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6.
《明经世文编》第212卷,选入《欧阳南野文集》中的十一篇论文,并注明其作者为欧阳铎。今经核对,其所选文章,确乎均见于《欧阳南野先生文集》,但作者却并非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中外教育交流的加强,中外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呈现繁荣景象。笔者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的篇名中以“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材”并结合各国国名搜索,相关论文篇数大致如下:1980-1999年10余篇,2000年以来160余篇(包括硕士学位论文);关于著作,20世纪,王铎全、李稚勇出版了《比较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新世纪,大量历史教育学方面的著作对此多有论及,其中探讨较多的有余伟民的《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赵亚夫的《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李稚勇的《历史教育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李稚勇、周仕德、陈新民的《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等。  相似文献   

18.
张少康先生最近出版的《文艺学的民族传统》一书,作为“新时期文艺学丛书”之一种。书中的文章都是著者从已经出版的多部学术著作中精选出来的,有的部分作了新的修订。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为文艺创作论,下篇为文艺思想史论。这两部分正是著者数十年来学术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上篇代表了他构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的成果,下篇体现了他清理中国文艺思想史的成就。本书上篇即文艺创作理论部分共选入6篇文章,分别论述了神思、感兴、意境、形神、风骨、体性等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关键理论问题。其中,《神思——中国古代的艺术想象论》、《感…  相似文献   

19.
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先生此文发表于1903年11月2日《新民》,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关于赵文化研究的论文,距今已经100年了。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改革家,也是20世纪中国学界首倡“史学革命”的学者,他最早用近代资产阶级史学观点阐释中国历史。这篇赵文化的研究文章弥足珍贵,谨以此文纪念赵文化研究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20.
程亮 《今日教育》2006,(11S):44-45
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先后就读干河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师从瞿葆奎先生研修教育学。多年来,一直倾心干教育学原理和领导教育学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颇有学术影响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著有《教育文化学》《教育通论》《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碎思》《教师如何做研究》等,编有《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等。他谦谦为人、孜孜治学的风尚,深得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同仁的尊重和欢迎。兹述其为学心得,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