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英语中的告别语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阐述,就告别语的英汉差异所导致的各类交际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重点阐述告别语的英汉比较。  相似文献   

2.
“再见、晚安、慢走、拜”类日常礼貌语言之“道别语”“告别语”同胞类名的共生状态,反映了大学生语言认知应用现状,体现了言语交流中同胞类名错综复杂的语言生态实际。调研认为,对于“道别语”“告别语”的存续问题,可以采取术语原则、语用原则和包容原则等对策,引导、关注、推进“再见、晚安、走好、拜”类日常礼貌语言类名的存续与取舍。研究建议,使用“道别语”术语,称说“再见”等话语。学界应尽快确立“道别语”的称说地位,因为“道别语、告别语”同胞类名的历史性、生态性、大众性和随意性等,需要学术研究的参与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所谓“话题式”阅读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文本特点设计一个或几个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深入文本进行探究,以获得语文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重点突出、整体感强的特点,避免了零敲碎打的教学方式和沉闷的课堂氛围,使师生都沉浸于话题中兴味盎然,甚至高潮迭出,给阅读教学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话题式”阅读教学较好地实践了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肢解式”阅读教学的弊端而备受推崇。  相似文献   

4.
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近每一个学生,真诚的问候,认真的倾听,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需要爱,特别是游走在辍学边缘的学困生们更需要理解与关爱,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若能用五种心态面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一定会温暖每一个孩子稚嫩敏感的心灵,甚至会停住一些学困生辍学的脚步,并可能从此改变他们的一生。用爱心激励学生,用诚心引导学生,用细心温暖学生,用耐心关爱学生,用责任心善待学生。能带给学生们无限动力,让他们沐浴着幸福的师爱在校园里走过无悔的青春。  相似文献   

5.
张卫华  徐斌 《江苏教育》2008,(10):29-30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一直以来,纸质作业作为最主要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业已渐渐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江苏常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展翅高飞的雄鹰都不会忘记养育过自己的地方,我们怎么会忘记自己的故乡?”不久前,2001届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中毕业生、现在南京大学就读的仁增卓玛到常州探望母校时激动地告诉笔者:“当我取得进步和成功的时候,眼前就浮现出多年来老师悉心指导我的情景。常州西藏民族中学为我的人生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当初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和教育,我的梦想就不会成真。这份感激之情已不能言表,但我依然要说一句:感谢内地西藏班把我们培养成才,内地西藏班永远是我们温暖的家。”1985年,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公益广告“帮妈妈洗脚”曾打动了多少观众的心。因此,全国很多学校都布置了每周、每月或每学期“给妈妈洗一次脚”的亲情作业。这一活动持续至今,老做法遇到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取向——“感受性阅读”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但在诸多“感受性阅读”教学的课堂观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三无”:即无语、无为、无位。本文立足于感受性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三无”现象.进行探讨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方立新 《教育》2008,(8):10-10
当今亚洲奥林匹克竞技场上,中国无疑是取代了日本的霸主。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这一成绩自豪,因为我们的国家有着屈辱的近代史,我们的民族曾被蔑称为“东亚病夫”。从这样的历史背景中走过,体育的符号意义大大超出了体育的运动强身本义,也就顺理成章。不仅如此,作为全民族的集体梦想,“振兴中华”让我们血脉贲张,  相似文献   

10.
王贝贝 《考试周刊》2010,(14):218-218
如何使课堂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一系列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尤其是作为中职学校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适值青春期,因而往往比较“叛逆”:活泼贪玩,因而“厌学”心理严重;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种种原因综合作用,使得中职学校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等一系列现象。当然,作为中职教师,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张娟 《学语文》2013,(1):46-47
铁凝的短篇小说大多以小见大,结构紧凑,通过描写一个或几个人物的生活片段或插曲事件,揭示当下时代和社会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或现象。《告别语》(《芳草》2011年第5期)只有短短四千多字,但极讲究故事的编织、结构的严谨、语言的洗练以及形象的鲜明,它传达的内蕴是深厚的。在一个经济和速度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与人情感交流出现严重匮乏,应该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值得提醒思考和警示的。  相似文献   

12.
徐芳 《家庭教育》2013,(11):37-37
11月最近天气突然冷了起来,虫二也似乎处于一种无精打采的冬眠状态,和他说什么都回答“知道了,好的”。但神情是不开心甚至是忧郁的。这次数学月考不理想,干脆把自己锁进房间,谢绝问询,一改以往喜欢沟通的样子。我和虫二爸讨论一番后得出一个结论:青春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有很多老师也在绞尽脑汁让自己的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低起点,小步走,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小学品德课存在很多问题:教学缺乏美的吸引、爱意的温暖,缺乏生活时空的表象还原与意象重构。抽象的说教和僵化的逻辑分析,使学生对品德学习失去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的动力。如何让小学品德课走进孩子的内心、温暧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身势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今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的世界里,了解其他国家的无声语言有助于促进交流,避免误解和尴尬。  相似文献   

16.
王春华 《江苏教育》2014,(17):48-4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帮扶的身份,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语篇,从而提高语篇教学的实效。在实践中,导读,就是要让学生有条理地自主阅读;导述,就是要让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朱维 《师道》2014,(11):21-23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以知识传授为第一要务,教法上多以讲述法为主,甚至有人提出,好的历史老师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故事讲述者。结果历史课堂往往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则沦为课堂上的“失语者”,扮演着被动听课、机械接受的角色。因此,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思考,大胆地通过师生对话、古今对话、中西对话等方式,在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促成学生个体的发展,使其摆脱历史课堂“失语者”的角色,就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18.
去年冬天格外寒冷,在这严寒的冬季里,却有一群大学生用他们的行动温暖了贵州惠水县打引乡民族小学孩子的心。1月22号,贵州阳光志愿者之家再次组织了一支九人的队伍前往贵州惠水县打引乡民族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相似文献   

19.
好的课堂评价语能激励学生奋进,甚至成就他辉煌的一生。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本文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评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李清 《师道》2006,(6):9-9
近日,贵州遵义市不少中学给学生发放了电影券,学生凭此券只需再花上5元钱,就可观看一部“高科技梦幻电影”。结果学生进场后才发现放的是恐怖片,而非他们预想之中的科幻电影。对此有学校称,发券鼓励学生看恐怖电影,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胆商”。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老师和校领导领到的是“贵宾券”,看电影全部免费。(2006年3月20日《贵州都市报》)报道中说,“高科技”电影的内容十分恐怖,让观看的学生们发出阵阵尖叫,甚至有女同学被吓得不敢走路,而电影券上并未说明它是恐怖片。可见这张电影券误导了学生,并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很显然,这张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