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晶月  李莉 《成才之路》2010,(12):87-87
在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有几个典型的妇女形象,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妇女形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上流社会的贵族妇女,另一类是下层劳动妇女。她们处在不同的时代,隶属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抗争方式,但却有着同样的共同归宿。  相似文献   

2.
《旧约》是一部人们早已熟稔的宗教经典,它的文学价值,也已有定论。然而,关于《旧约》的妇女形象及其意义,人们的认识似乎还有待于深入。在《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了众生之母──夏娃。此后,旧约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就频频出现,如传说中的撒拉、罗得的妻子、利百加、拉结、罗得的妻子(《创世纪》),摩西史诗中法老的女儿、米利暗(出埃及记》),史传文学中的喇合(《约书亚记》),隐多珥女巫、米甲、亚比该(《撒母耳记》),示巴女王、耶洗别(《列王纪》),小说中的路得(《路得记》)和以斯帖(《以斯帖记》)等等,这众多的女性…  相似文献   

3.
19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的俄罗斯学中,出现了四类具有叛逆意识及其行为的贵族妇女形象,即以达吉亚娜为代表的“妥协式叛逆”,以丽莎为代表的“逃避式叛逆”,以叶琳娜为代表的“英雄式叛逆”和以安娜为代表的“死亡式叛逆”。虽然她们选择的叛逆方式不同,力度不同,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潜在意识却是相同的。她们的觉醒、反叛和抗争,形象地反映了俄罗斯妇女独立运动从屈从到妥协,从逃避到成熟的艰难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一女性形象从走进作品的一刻起,就带有神秘的魅力,人们很难想象一部完全没有女角的作品。而西方妇女文学在其崭露头角之日,便将注意力高度凝聚于女性文学形象的塑造,描写处于不同时代妇女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已成为贯串几代妇女文学的一条重要脉胳。西方妇女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中期,至今已经历了三代的变更。英国的简·奥斯丁曾被推崇为在其作品中“第一次暗示了一种妇女意识的存在”。其后法国的乔治桑、英国的勃朗特姊妹的创作都被后人尊称为探讨女性的社会人生的佳作。美国的伊迪丝·华  相似文献   

5.
以对性别压迫和歧视的激烈抗议为主要特征的美国妇女文学,塑造了一大批具有独特性格的新女性形象。千百年来,世界由男子主宰,妇女形象由男子描绘。在传统观念中,妇女应该柔顺、贤惠、恰守好道,她们是生儿育女、传宗接成的工具和男人的点缀、而美国妇女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无疑是对这种勇于理想和想象中的妇女形象的一种纠正,对传统观点的挑战。透过历史的帷幕,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传统女性和女性观的实质。十七、十八世纪处于殖民地时代的美国,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生产活动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家里的分工大体上是丈夫从事种地等实体…  相似文献   

6.
妇女在文学上的解放,首先取决于妇女自身的解放;妇女自身的解放,又首先取决于社会对于妇女解放的程度。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苏联妇女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妇女独立地参加了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旧时的俄国,妇女在恋爱和婚姻上得不到自由,在社会上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她们不是被当作玩乐消遣的商品,就是备受奴役的工具。这种男尊女卑的不合理现象,除  相似文献   

7.
8.
俄罗斯文学史涌现了许多人物形象,如“多余人”、“小人物”、优秀妇女形象等,他们的存在丰富了俄罗斯文学史,而“新人”形象也占据着一席之地,值得关注.本文对俄罗斯文学史典型作品中的“新人”形象予以分析,全面分析“新人”形象的意义,揭示他们身上的共同特征.“新人形象的塑造,既继承先辈的文学传统,又有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平民知识分子在俄罗斯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更是19世纪俄罗斯思想文化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自然成为俄罗斯文学关注的对象。从文化记忆的角度看,也正是俄罗斯文学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使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逐渐由文学形象成为俄罗斯民众和社会的文化记忆。在俄罗斯平民知识分子的文学形象中,屠格涅夫塑造的巴扎罗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塑造的拉赫梅托夫等新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地下室人等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为俄罗斯社会的平民知识分子的文化记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11.
女性崇拜是俄罗斯文学有别于西方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受封建的宗法制度、传统文化和自身的经济因素等影响,在沙皇俄国,妇女一向处于顺从的、被支配的地位。从十八世纪末,俄国文学中的女性角色常常被赋予一种神圣的使命。她们不仅被视为大自然赋予的珍宝,更被视为家庭、甚至于俄罗斯存在的希望。达吉娅娜、卡杰琳娜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富于悲剧性的妇女形象,也是最富有人性光彩和魅力性格的典型。她们的形象随着苦难而增长,变得崇高而庄严。她们的灵魂没有被玷污,她们的内心无比渴望与上帝相接近,因此,在俄罗斯文学中,她们显出超尘绝世的自由和美丽。  相似文献   

12.
元杂剧的一般演出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因此有“末本”(男角主唱的剧本)、“旦本”(女角主唱的剧本)之分。翻开关汉卿的剧作集,就会发现“旦本”多于“末本”,在现存的十八种杂剧中,“旦本”就有十二种之多。而这些“旦本”戏大部分反映的又是妇女的遭遇,可见关汉卿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当代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堪称描写妇女形象的能手。他的姊妹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一棵烧不坏的灌木》,正是无愧能手之称的成功之作。前者通过电影,后者通过文字,译介到我国后引起反响,受到好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一棵烧不坏的灌木》都写卫国战争,但前者重在描述战  相似文献   

14.
杜甫诗歌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其中妇女形象占了很大比重,形成杜诗一大特色。杜诗中的妇女形象分为三类。1、劳动妇女形象。通过她们反映了社会动荡,人民疾苦。2、贵族妇女形象。批判她们的奢靡,反映社会不平。3、寄托诗人感慨之情的妇女形象。表现诗人的理想、操守,抒发人事沧桑之感。  相似文献   

15.
人类自从进入到以男性为中心的私有制的社会以来,女子便成了男子的私有财产、附属品。妇女除了受政权、族权、神权的支配以外,还要受夫权的支配,长期的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世界各国,凡属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关注妇女的解放问题。付立叶就曾这样的断言过:“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妇女的解放可以作为一般社会解放的尺度。”中国社会长期受着封建主义的统治,“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贞节妇道”等封建宗法思想、传统道德观,象条枷锁一样束缚着妇女的思想和言行,甚至不把妇女当人待。鲁迅说的对,在中国,“做女人大晦气,一举一动,都是错误的,这个也骂,  相似文献   

16.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总。它不仅广泛地反映了广大劳苦大众的生活与情感,而且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作为旧中国社会最底层、受苦最深的不幸者和在封建社会、封建礼法制度下作牺牲品的妇女,其个  相似文献   

17.
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分身现象属于一种"二重身"文学母题类型,该现象主要是基于"二重身思维",深度剖析精神学说。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分身现象往往是"一体双身",身影相分离,兼具一体两面性,寄寓着作家深邃的思考。本文将举例分析俄罗斯文学中的分身现象,希望能为文学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学一般被解释为作者才华的表现或者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文学自主性的吁求下,文学并没有获得独立自主权,而被语言捕获。如果我们陷于社会、作者、作品和世界的封闭的视野中,就难以对文学有突破性的理解。并且,这种分类预设了文学存在的独立形象以及它包含的四个领域的相对区隔。本文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入手,对福柯、巴赫金、巴特等人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在德勒兹文学机器思想的光束下,文学呈现出怎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农家女形象出现在西方近代文学中,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的破产、乡村的城市化、城市意识和城市生态伦理的熏染、女性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这些形象与社会为女性提供的现实和精神的生存空间,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评价语境相关联。其中有农家女命运的共性特征,也具有不同的民族特性和个体差异。这些形象以文学的方式记载和言说着女性解放的历程,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农家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理念的变迁和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0.
李白不仅作为一名诗人被西方文化所接受,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他身上被后世所赋予的神话传说和他的诗歌创作一起构成了西方文化所接受的李白形象。而在西方文学中,这一形象经过文学家们的想象和加工,更是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一面,本文重点分析了约翰·斯科特等18世纪至20世纪的西方诗人,以及盖伊·加夫利尔·凯等20世纪西方小说家笔下的李白形象。李白时而是个中国的好官,时而是个放荡形骸的艺术家,时而又是位东方的智慧哲人。在李白形象的变迁中,我们能看到的是文学想象的魅力和文化利用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